<p class="ql-block">编者按:百岁坊·状元府百年望族,赵以炯家族的入黔始祖为赵洪美,赵洪美出生于湘潭,赵洪美的祖上居长沙府善化县,赵洪美入黔垣贵阳,先后在贵阳狮子桥,广东街等地经商,后到花溪今洛平公交车站酸汤堡置了两亩地耕耘,后感青岩古镇的人尚有仁义之风,迁青岩古镇背街居住,遂家于青岩,到赵以炯的祖父理伦公时,已经在贵阳的云岩区置有些产业,所以,赵湘洲、赵家蕙、赵以炯、赵以煃、赵以焕兄弟叔侄时,已经在贵阳的云岩区居住了,赵湘洲、赵家蕙兄弟居于永乐巷即今永乐路,赵以炯、赵以煃兄弟居于团井巷即今团结巷,赵以焕居连升台即今省府路。所以赵以炯素来以黔南赵以炯、贵阳赵以炯、丙戌状元赵以炯自称。百岁坊·状元府百年望族的故事,实际是扎根花溪青岩,发展到贵阳云岩,又走出贵州,回到贵州的故事,这就是中国人所说的落叶归根,最终又把文化留在了自己的故乡青岩古镇,这是中国传统士大夫精神文化的反映。</p><p class="ql-block">青岩古镇青岩城</p><p class="ql-block">青岩,在贵州方言中读为“青崖”,是明代贵阳府通往惠水、罗甸等地的交通要塞。</p> <p class="ql-block">青岩古镇,贵州四大古镇之一,位于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南部13公里。这里是贵州状元赵以炯和平刚先生的家乡。</p><p class="ql-block"> 明洪武十年(1378年),明朝开始在今镇北一公里处青岩屯兵建镇,称“青岩屯”。为军事屯堡 ,随后,许多移民也进入此地定居,形成了“青岩堡”。1572年,明朝在此设置青岩司,管辖七十二寨。</p><p class="ql-block"> 青岩城始建于明天启四年至七年,天启三年(1623年),青岩土司班麟贵守土有功,奏准在青岩堡南一公里建城,取名青岩城,以“控制八蕃十二司,即用为土守备,准世袭”。后其子班应寿于清顺治十七年(1660年)对青岩城进行维修,并在南门外增建一门,为定广门。城楼进深约四米,青瓦屋面。此次维修和扩建,不仅扩大了面积,而且形成了整座城镇的宏伟规模。</p><p class="ql-block"> 清嘉庆三年(1788年)青岩武举袁大鹏对青岩城重修石城,开四门。</p><p class="ql-block"> 今大部城墙留存,存南门定广门及北门。已修缮完好并复建城楼和东门西门。</p><p class="ql-block">青岩古镇四周城墙建设于悬崖上,有四条正街,26条小巷。青岩古镇的最近一次大规模修建是清朝咸丰同治年间。当时,全国爆发了农民起义,北有捻军,南方有太平天国。清朝刚经历鸦片战争,无力对付,于是允许地方招募团练以对抗农民起义。在这样的背景下,青岩古镇也开始出现团练。</p><p class="ql-block">1853年,青岩古镇的赵国澍弃文从武,散家财,组建起了团练。第二年,赵国澍开始修补青岩城墙。 </p><p class="ql-block"> 1855年,石达开带领西征的太平军攻入贵阳,开始进攻青岩。然而,青岩城十分坚固,赵国澍带领青岩兵民击退了石达开的六次进攻。最终,石达开放弃青岩,向安顺而去。清廷因赵国澍对地方防务有功,将之升为青岩镇团务总理、按察使衔等。</p> <p class="ql-block">山城之都·贵阳</p><p class="ql-block">贵阳,简称“筑”,古代贵阳盛产竹子,以制竹乐器筑而闻名,别称林城、筑城。</p><p class="ql-block"> 贵阳之名较早见于明(弘治)《贵州图经新志》,因境内贵山之南而得名,元代始建顺元城,明永乐年间,贵州建省,贵阳成为贵州省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p><p class="ql-block"> 贵阳城墙原为土墙。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在原土墙基础上改建为砖石墙。周1372丈,5门。</p> <p class="ql-block">明贵州城垣 </p><p class="ql-block">明天启六年(1626年),在贵阳老城以北修建了外城。初为土城,600丈,四门。</p><p class="ql-block"> 顺治四年,屠匪张献忠义子毁外城。顺治16年重修。</p><p class="ql-block">后贵阳城多次重修,内城总长周1234丈,翁城126丈,炮台10座,城门5。外城756丈,翁城26丈,四门。</p> <p class="ql-block">贵州古城,驿梅绘制 </p><p class="ql-block">1927年,时任贵州省省主席周西成为修建马路而下令拆除内城与外城之间的城墙。此为拆城之始。</p> <p class="ql-block">民国28年贵州城墙 1939年,日军轰炸贵阳,为了便于人员疏散,又拆除了不少城墙。 </p> <p class="ql-block">1942年地图 </p><p class="ql-block">1945年,贵州省省主席杨森下令拆除贵阳城墙,至1947年,城墙基本被拆完,仅余部分。今古城墙大概位置</p> <p class="ql-block">目前,在老东门和蟾宫桥附近还留有部分</p> <p class="ql-block">来源:百年城垣图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