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四、访博山双寺、品一餐斋饭</p> <p class="ql-block"> 鲁东行的第三日,秋意正浓,山色如染。我们踏入淄博市博山区莲花山南麓,寻访两座隐于林泉之间的古寺——龙泉寺与正觉寺。龙泉寺始建于明永乐初年(1403年),因二孝女传说而得名的龙泉、珍珠泉曾名动一方,清泉映月,煮茶成诗,为博山旧八景之一“珠泉印月煮新茶”。然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地下水位骤降,泉眼枯竭,唯余明代重修佛殿功德碑静立荒草之间,诉说往昔荣光。2007年,古寺重建,占地四十余亩,大雄宝殿巍峨耸立,藏经楼飞檐翘角,一座沉静庄严的宝刹再度矗立于青山怀抱之中。</p> <p class="ql-block"> 与龙泉寺相邻不远处便是正觉寺。此寺肇基于东晋(公元317—420年),宋金之际重修,禅宗三祖僧璨、四祖道信曾于此驻锡修行。千年钟声回荡山谷,更因道信大师开创“农禅并重”之制,成为中国佛教改革的重要源头。所谓“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僧众躬耕自养,劳作即修持,田间垄上皆成道场。虽有言此制定于唐代百丈怀海禅师,然正觉寺实为践行此风之先声。历经十三载重建,自2002年始,终成今日三万余平方米之宏大规模。寺院不设门票,食宿全免,无商业之喧扰,唯见清风拂殿,梵音绕梁,素有“北方佛教净土”之誉。</p> <p class="ql-block"> 自龙泉寺缓步而出,不过十分钟,便至正觉寺山门。若说龙泉寺承载着岁月的厚重,正觉寺则蕴藏着秋日般的清雅与平和。寺院建筑线条简洁,气势恢宏却不张扬,白墙灰瓦间透出素净祥和之气。时近午时,秋阳温煦,我们随香客信众步入三楼斋堂。不锈钢碗筷整齐排列,如列兵迎宾,秩序井然。僧众列队持钵而入,诵经声起,低沉悠远,涤荡心尘。礼毕落座,义工轻步分餐:小米粥温润,米饭洁白,馒头松软,菜汤清淡,白菜豆腐朴素无华,却饱含山野本味。食量适中,不足可续,三轮添饭,皆随所需。饭罢,义工递来一勺“惜福水”,以汤冲尽碗底残粒,仰首饮下,点滴不弃。那一刻,秋光静照心头,忽有所悟:此餐不在滋味浓淡,而在敬畏五谷、感恩施予。平生首度用斋,庄严肃穆,心生敬意,竟未敢举起手机多留影像,唯将这一碗清粥、一脉禅风,默默藏入记忆深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