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高驰议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铁线铸魂 素笔写乡</p><p class="ql-block">——王同兴钢笔画的艺术坚守</p><p class="ql-block">与精神张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高驰</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作为鲁迅美术学院装潢专业的后学翘楚,王同兴教授以四十余载执着坚守,在钢笔画领域开辟出独树一帜的艺术天地。这位深耕北方大地的创作者,将笔锋嵌入黑土肌理,用理性的线条编织感性的诗意,践行着“素语写心境”“线条化乾坤”的创作箴言,成为当代钢笔画坛的重要标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钢笔画的艺术魅力,在于以极简工具承载极丰内涵,这一点在王同兴的作品中得到极致诠释。他以写实为根基,却不止于形似的复刻:北方乡村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在精准的线条勾勒中兼具质感与温度;斑驳的土墙、疏朗的林影、静谧的田垄,看似杂乱的景致经他匠心排布,化作层次分明、气韵贯通的画面。每一根线条都饱含力道与韵律,或刚劲挺拔,或舒缓灵动,既勾勒物象轮廓,又传递情感浓度,尽显铁线铸魂的深厚功力。</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创作主题始终锚定北方自然风貌与乡村生活,是王同兴艺术表达的鲜明标识。他生于哈尔滨,长于黑土地,对这片土地的情感化作笔端的不竭灵感。作品中没有刻意的雕琢,却在细节处见真章:窗棂上的霜花、墙角的枯草、田埂上的车辙,这些充满生活质感的元素,让画面自带浓重的乡土气息与人文温度。这种源于生活的创作,使他的钢笔画超越了单纯的风景再现,成为对北方地域文化的深情礼赞,对质朴生活的诗意回望。</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从鲁美求学时的艺术启蒙,到执掌哈尔滨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的育人实践,再到斩获多项钢笔画大奖的创作成就,王同兴以始终如一的热忱与坚守,让钢笔画这一传统艺术形式焕发新生。他的作品既是对线条为魂的艺术回归,也是对当代乡土美学的生动诠释,其艺术实践不仅为钢笔画创作提供了宝贵范式,更彰显了一位艺术家扎根大地、坚守初心的精神品格。</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这些钢笔画作品展现了王同兴教授极为扎实的写实功底与对北方自然风貌的深情刻画。他的线条细腻而富有生命力,每一根线条都像是在讲述一个故事。无论是乡村的小屋、茂密的树林,还是冬日的雪景,都被他以精准的笔触和丰富的层次感呈现出来,让人仿佛能感受到画面中的空气和温度。</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他的作品中,细节处理尤为出色。比如树木的纹理、积雪的质感、地面的光影变化,都通过钢笔画特有的技法表现得淋漓尽致。这种对细节的执着,不仅展示了他深厚的绘画功力,更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王同兴教授的钢笔画不仅是技术的展示,更是情感的表达。他用线条勾勒出北方乡村的宁静与美丽,让观者在黑白的世界里感受到温暖与力量。这些作品不仅是艺术创作,更是对家乡、对土地的深情告白。</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王同兴教授以钢笔画为媒介,将北方大地的魂魄定格在黑白之间,用线条的韵律与质感,书写出一曲动人的乡土诗篇。他的艺术实践不仅丰富了当代钢笔画的表现语言,更以真挚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为观者打开了一扇通往北方乡村的心灵之窗。</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议者:高驰</p><p class="ql-block">鲁迅美术学院教学督导,泰国曼谷吞武里大学教授硕博导师,日本新潟国际艺术学院客座教授,字号设计国家教科书主编,全国文创设计产业联盟副主席,中华老字号国潮数字产业园顾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