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萍工笔花鸟画作品欣赏

三侯堂

<p class="ql-block">  樊萍是中国女艺术家,她的工笔画在当代中国画坛独树一帜,以下为你详细介绍其工笔画的相关信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个人简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樊萍,笔名宣廷,1956 年出生于山东淄博。她先后毕业于山东轻工美校、中央工艺美院以及中国艺术研究院名家班。她担任中国美协会员、北京国画艺术家协会副主席、山东当代工笔画院院长等多个艺术组织的重要职务,多次参加国际、国家、省级展览,37 次获奖,多件作品被国外收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艺术风格与创作理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多元化风格:她的工笔花鸟画风格演变清晰地反映了对传统深层次的继承与富有个人特色的创新,创作历程可划分为风格探索类、“兼工带写”类,以及工笔重彩与“黑白灰”学术创作类。这种多元化的风格尝试展现了她不满足于单一模式、不断突破自我的艺术追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兼工带写”技法:这是樊萍艺术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她打破了工笔与写意的传统界限,在保持工笔画精致严谨的同时,大胆融入写意的率真与灵动,形成了“工中带写、写中有工”的独特语汇。在她的笔下,静态的花鸟被活化为“有情趣、有生气,有着动态流向的生命表述”,传统工笔的细腻规范与写意的自由抒发得到了完美统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绘画特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色彩运用:樊萍在色彩运用上造诣非凡。她的工笔重彩作品“设色厚重、风情浓郁”,特别注重水与色的冲融变化,通过色彩的层层渲染与微妙对比,建立起自己独特的“笔墨语序”。“黑白灰”系列作品则以极简的色彩语言,“对接传统艺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线条表现:樊萍取中锋运笔,根据客体的转折向背呈现线条节奏变化上的抑、扬、顿、挫,以节奏和气息的调节带入到画面情境中。她不仅熟练掌握了工笔花鸟线描语素自身独立的审美性,同时又把这种审美性带到了新高度,基于情绪诉诸和绘画节奏进行艺术再认识和再创造,使线条成为一种有思想、有情感、有力量的人文表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构图方法:她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折枝花鸟画的构图方法。例如《鸽鸣林》,通过雨林地表某个流泉浅渚来展现蕉林禽鸟的自然栖息状态。画面取近、中景进行表现,蕉林繁而不杂,密而不乱,将前后、主次、藏露、虚实的物象关系演绎得紧凑和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代表作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她曾花费十年时间构思创作《百鸽祥瑞图卷》,在十米长卷画幅内展现形神各异的百鸽。此外还有《晨曦》《醉是繁花自在时》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