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梨园红了。</p><p class="ql-block">       地上的红叶一片片堆积起来,像铺满大地的红地毯。树上的红叶一片片落下来,好似完成了一项重大任务,回归大地,安稳地歇息了。</p><p class="ql-block">      这是阳头升乡一户梨农的果园,深秋季节,正好赶上这片火红的美景,忽然想起唐代杜牧的一首诗《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此地不是枫林,此刻的心情应该是“停车坐爱梨园晚,霜叶红于二月花”。</p><p class="ql-block">      梨园红了,这只是眼前的美景,诗人遇见美景以景写诗,杜牧遇见枫林,写出了脍炙人口的《山行》,而我不是诗人,只能描述一些关于梨园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梨园在我的印象中,就是一片老金梨树。父亲讲起爷爷当年栽植老金梨树的故事,有一句经典梨树小诗:一棵老梨树,七股八个岔。想吃黄金梨,先开白玉花。爷爷栽植了二百多棵老金梨树,其实都是嫁接而成的。鸡叫三遍,爷爷就出发,来到大山深处,寻找野生杜梨树苗,爷爷带回野生杜梨树苗栽活后,来年春天再嫁接成老金梨树。我记事的时候,爷爷栽植的那些老金梨树已经枯枝败叶了。</p><p class="ql-block">      隰县梨果产业发展是改革开放之后的事,当时发展梨果,一半是红富士苹果,一半是酥梨。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发展果树周期长,不像种玉米,春天种植,秋天获利。有一句谚语:桃三杏四梨五年。其实,梨五年才刚刚开始挂果,初果期没几颗梨子。梨树盛果期在五年之后,十年左右的酥梨树像青年小伙子,干活有的是力气。隰县梨果产业真正选对路子是玉露香梨,果农习惯了酥梨,把酥梨换头,改成玉露香梨,一时半会有许多果农想不通,不情愿。午城镇习礼村老支书闫云海告诉我:发展玉露香梨,一开始困难重重,自己是村支书,带头“高接换优”,将自家二十亩酥梨换成了玉露香梨。多次宣传后,多数村民跟着干,也有人产生抵触情绪,将已经嫁接活的玉露香梨枝条拔掉,继续采用酥梨枝芽。玉露香梨挂果后,成效显著,产量高,价格高,当年在梨园出售,一斤玉露香梨就卖到七元。这时,拔掉玉露香梨枝条的果农后悔了。随着县委、县政府号召“主攻玉露香,八年达小康”目标,全县发展玉露香梨达到23万亩。</p><p class="ql-block">      我喜欢摄影,春天拍梨花,夏天拍梨果。隰县举办梨花节(后改为梨花季),我几乎每年都参加县里举办的盛大活动。万亩梨花盛开,是大自然赋予人间的一场盛大舞会。天是湛蓝的,花是清香的,洁白无瑕的梨花轻盈飘逸,将人间四月点缀的无限美丽。亲家是湖北人,孩子们结婚时正好是梨花盛开的时候,我先介绍了隰县小西天,后又介绍了隰县梨花节。亲家选择了去梨园看梨花。亲家说在湖北看不到梨花,没想到这里万亩梨花盛开,景色如此壮观。大家一起在梨园拍照,人与花亲密接触,心情是那么舒畅。几年后,隰县小西天因《黑神话.悟空》火了,亲家在微信里后悔那次来隰县没去小西天看看。</p><p class="ql-block">      秋天,我驻村帮扶采收玉露香梨,实地感受到果农的不容易。春天剪枝,施肥浇水,疏花疏果,套袋管理,梨花开时防倒春寒,夏天防冰雹,梨成熟时防大风。即使到了采收季节,也不容易。轻轻将一颗颗梨采收,然后将堆积成山的梨分拣,只有出售以后,梨农才松了一口气。此时,梨农将梨园空闲处旋耕,让劳累的梨树好好休息过冬。正是这个时候,霜降到了,梨园红了。</p>  <p class="ql-block">万亩梨园,美景如画,霜叶红于二月花。</p>  <p class="ql-block">  作者:石书民,隰县税务局退休干部,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爱好文学,喜欢摄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