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1.美丽的蜈支洲岛</b></p><p class="ql-block"> 海南的蜈支洲岛是一海中小岛,虽面积只有1.48平方公里,却是国家的5A级景区,素有中国的“马尔代夫”之称,是体会南亚风情的最好景区。“蜈支”据说是一种海中动物,无什么具体的涵义,我没有见过,也就信了。要想到此一游必须经过一湾宽阔的海面,坐大型的游船前往。时近中午,几经排队才坐上了去小岛的游船。海上风浪特别大,船像悠车一样地悠来荡去,颠簸得特别厉害。随着船的剧烈颠簸,引起人们不约而同的“噢,哎呀”的大声惊呼,甚至有些晕船和惊恐,非常刺激。到得岸边,人们都拥挤着在船员的搀扶下急忙跳下船,方松了一口气。</p><p class="ql-block"> 也许是大海的引力吧,人们不约而同地都沿海边走去。岸上乳白色的沙非常细,有人说像胭脂,有人说像面粉,是有些夸张,要说像糯米面粉还差不多,有些黏脚。海水湛蓝湛蓝的,靠近岸边的海水有些绿,这可能是海水深浅透射阳光不同的缘故吧?一些奇形怪状的巨石浸没在海水中,显露着狰狞的面目,像蹲据的恶虎,似貔貅的利爪,如张牙的猛兽......也有些圆润的巨石,但由于风雨海浪的日夜侵蚀,表面粗糙。人们也顾不得这些,纷纷蹚着沙和海水奔向嶙峋的怪石,以各种姿势照着相,与奔来的大浪玩笑着。我更多的是看岸边山上的风景,植被、绿树、栈桥、隐没在绿阴中的豪舍......这才是触目可及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青木棉树高大粗壮,大叶榄仁树如伞盖,高耸的酸豆树上方却长着很不相称的细枝碎叶,让人费解。嫁接的三角梅枝干爬得很高很高,甚至冲上依附的树梢,露出头脸,留下一片繁密的紫色和骄人的红色,非常耀眼。岸上的建筑各有特色,隐在树丛中,只有珊瑚大酒店得天独厚,巧夺天机,漏出她那秀美的身姿,诱人入内,但这并不是寻常人所能经常出入的场所,且有高崖所阻。回眸隔岸的建筑更是让人赞叹,两个相对的菱形大楼隐含着秘密,中间是一所摩天的大楼,这就是海南最知名的医院,是北京301医院的分院,信誉度极高。尤其导游讲起时的旁证博引让人信服。</p><p class="ql-block"> 为了更深层次地观赏小岛的别样风情,我离开了海边,走上了小岛的中间大道。这才是真正的绿荫夹道,一侧是1.5米高的绿油油的米兰树墙,鲜嫩鲜嫩的,密不透风,旁设高大的遮阳树,一侧是彩叶草(老来少)的花树墙,旁置有高大的巨椰,上面结满果实,让人望椰止渴。再向两侧则是漫天的原始林木了,绵密得让人不敢入内。这比海边的风景美得精致,美得含蓄、美得别样,美得从容,真的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继续深入,一个“石塘荷语”更有新意,池塘中喷泉迭起,一队大白鹅悠闲地在池中游着,周围是人工修整的特色的鲜花苑圃。这不仅是观荷了吧,简直就是一幅工致的水粉画。由此你不会想起骆宾王“咏鹅”的诗句和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吗?但得需等到晚上啦。倒是一个潜水的培训班及设施让人好奇,一群俄罗斯的女孩们有的在那里伸展着苗条的秀姿做着规范的动作演示着、指导着,有的在水中游着,也有的在凉棚里仰卧着......</p><p class="ql-block"> 只有在这里,珊瑚大酒楼才露出了它的真面目,高雅而阔绰。入口的通道两旁鲜花分层次地开着,让人流连。酒楼的南侧是一座楼式的停车场,通过透明的玻璃幕露出身影,简直就是一个车展的现场,门卫忠诚地守在那里让人扫兴,反正这也不是寻常人关顾的场所,管他呢!又继续向前走去。</p><p class="ql-block"> 在路的西侧一个疍家的自助餐饭店别具一格,分外地抢眼。在进入饭店路的两旁摆放着几百盆形状各异的大盆景,五颜六色的花缤纷在哪里,这可能是我在岛上见到的最精致的百花园了,遗憾地是没有继续深入其中体验一下疍族风情。瞄了一眼手机,归程的时间已到,只有不情愿地在绿荫大道上,在鲜花扑鼻的温馨中,在满眼的浓绿中,在一个又一个惊奇发现中体味着快感,恋恋不舍地向回程的游船奔去。心里感慨着国家5A级景区的名副其实,这才是与大海同呼吸的圣境,这才是最美的森林氧吧,这才是上天遗落的仙境般的人间天堂——美丽的蜈支洲。</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2.钻石级雨林景区——呀诺达</b></p><p class="ql-block"> 具有“钻石级雨林景区”之称的呀诺达是我国热带雨林景区的典型代表,国家5A级景区,方圆123平方公里。呀诺达直译是1.2.3的意思,导游告诉我们,一进入岛区就会听到“呀诺达,呀诺达”的招呼声不断,你回敬的声音必须也是“呀诺达”,但必须举起右手的食指和中指做剪刀状高呼,似乎就是“你好、谢谢”的意思。进入呀诺达必须坐观光车沿着盘山路走行6公里方能到达。沿途一侧是3米多高陡坡的石壁屏障,屏障上方长满着各种树木。另一侧是竹林护路,山谷的坡下渐次地长满着热带雨林和花树,一路奉陪着你,就是闭上眼也是满脑的绿色和扑鼻的花香。</p><p class="ql-block"> 下车后内导带着我们踏上高高低低的山路,一路介绍着热带的树木。麻将竹是过去制麻将的主要原料,竹质光滑细腻耐磨,让人醒目;鹧鸪茶树的叶是用来制茶的,蜈蚣藤治牙痛,叶子似北方的蟹爪莲一节一节的,揪下就可用;攀枝花又叫木棉树,苦楝树高大,上方却长着细小的枝叶,令人费解;过江龙能长700多米穿行在密林中,粗细不均,曲曲折折;黄葛榕千年古树让人称奇。不老松的树汁可止血;桂圆树树皮粗糙;桄榔树结得一串串圆形的小果子,十余串拢在一起垂吊着......后来我才知道,榕树也分大叶和小叶品种;白藤的茎浑身长着毛毛,最长可达600米,让人不敢惹。特别是重阳木最易遭雷劈,但却是越劈长得越旺盛,所以下雨天是无人敢靠近它的。箭毒木又称见血封喉,树干上长满着一只只眼似的疤在那里瞪着,让人望而生畏。特别是一对大榕树由于风力和地震的作用一人多高处却长在了一起,形成了能站两三人的洞,故称为夫妻树。所以一对对夫妻争抢着拍照。甚能有第三者被摄入,让人无奈。</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为什么上山后只说树而不言它呐,因我们是来游热带雨林的,自然是满眼的树木和藤蔓啦。遗憾的是我也只能记住自己感兴趣的几种,其他便不得而知了。这才是真正的热带雨林,时无雨,却雨森森的,湿漉漉的,看不到一丝的阳光。听导游介绍说,海南有4600多种植物,真是太神奇了,所以呀诺达就是这些植物的活标本园。其间还掺杂着一些有名或无名的花树,五颜六色的,就连盘山道的石墙上都用水泥砌成一个个窝窝,里面栽上小花,别具匠心。</p><p class="ql-block"> 山上的景物独幽,阡陌的小路高高低低的,曲曲折折的,有的用石头砌成,有的凿石为径,有的用木制成,鸟儿不多,只有山谷处住着一些人家和村落,多是苗族人,一展苗寨风情。导游还介绍说山上的野兽毒虫特别多,还介绍了防备的方法,不要我们乱走,这也许是过去的事儿了,也许是故意制造着悬念,我们一路什么也没碰上,真是虚惊了一场。下山的路有三种:一是坐观光车原路返回,让景观重现,二是步行,沿崎岖的山间小路下山,发现一个又一个新的秘密,三是坐高空滑索下山,非常的刺激。踌躇半晌,还是坐观光车舒服地下得山来,频频地举起右手,不管有人没人都喊着“呀诺达,呀诺达”以表谢谢。</p><p class="ql-block"> 我对呀诺达的最深刻感触有三:一这才是自然的美,原始的美,蓬勃的美,除了几处接待的公共场所,没有一点的人为造作,是环境保护的典范。二是热带不热,雨意浓浓,不雨常湿,动植物的百乐园,标本园,真正的钻石级雨林。三是人与自然的和谐,慢悠悠的生活节奏,休闲,相辅相生的人间天堂。再见了雨林,再见了“呀诺达”!</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3.天下第一湾——亚龙湾</b></p><p class="ql-block"> 号称东方夏威夷的亚龙湾,是一个东西两面高山所夹的宽阔海湾。沿着高岸的陡坡向下我们仿佛钻进了树洞,两侧的大榕树在上方手牵着手,不漏一丝阳光,气根如一层层帘幕垂着,欢迎着游客的到来,在树隙中站着各种陶瓷的海生动物礼仪队列,让人眼睛发亮。钻出树的洞,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片无比开阔的黄金海岸,渺遥间,两道山脊插入海中,连同金黄色的岸,形成一个大大的U字将这一方海包裹起来,形成了一片壮阔的海湾,这就是天下第一湾的亚龙湾。海水蔚蓝蔚蓝的,甚至有些发绿,一浪又一浪地扑向岸边。中间一个供给的栈桥深入海面百米,这是最近距离观海的平台,游人多会于此,但是要收费的。遥望大海,一望无垠,不远处,分层次地泊着各式舰船和小艇,让人眼馋,无法登上其中潇洒一回。如果还想刺激一下自己,可以坐冲锋舟在海上兜一圈。</p><p class="ql-block"> 在这个美丽的早晨做点什么呢,那最好就是观日出了。但大错矣,这里很难看到美丽的日出,因常年雾气很大,太阳总是被云雾半遮半掩着,像是蒙着一层淡淡的薄纱,又很像怕羞的新娘。岸边的沙很细,踩上去很舒服,不像鱼鳞洲的碎石沙有些扎脚,也不像蜈支洲的粉面沙有些黏脚。海水中没有一块岩石,除了海浪一平如展。由于是早晨,下海游泳的人不多,多是在岸边光脚蹚着沙和海水,湿软的沙上留下一串串清晰的脚印,却总是被前赴后继的大浪所淹没,抹平。人们争相地在海浪中照着相,被浪冲得东倒西歪,跌跌撞撞,尽情地释放着心中的快感。冲锋舟像野马一样奔袭着,浪花四溅。游客中也多掺杂着一些外国人,多是蓝眼睛黄头发的俄罗斯人,这也许是抵挡不住远东的恶劣天气而跑到这里休闲。一些穿着泳装的五大三粗的女人们,总是卷着舌唧唧喳喳地说笑着,甚而冒出几句生硬的中国话而大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崖岸边的植被相当的好,绿色掩盖了一切,一簇簇叶子似竹叶的野菠萝树上结满着青涩的果子,让人垂涎,因我尝过它的味道,不免有点条件反射。美人蕉宽大而坚挺的叶子似屏风一样立在岸边,格外地抢眼,像令箭一样挺直向上,听说它却是天下第一高草。一些丈余高的各种树和花掺杂在一起恪尽职守地护着岸,很是耀眼。岸边的船具并不多,多是一簇簇似蘑菇状的草亭子,下摆着躺椅或座椅,有的椅子前还放着办公桌,让人们休闲在那里,很是惬意。我坐在了那里,拿出小本子和笔,佯装作家的神姿拍了照而装相。还有几处海洋俱乐部的房子立在岸边,招待着特殊的游人和会员,其下摆放着闯海的船具。</p><p class="ql-block"> 海岸上最惹人注目的是矗立着的一块肥壮的巨石,上写着“天下第一湾”的红色大字,让人刮目。当然这是对亚龙湾的概括性说明,也是亚龙湾的天字招牌。那谁肯放过,虽是早晨,但争相拍照者甚众,甚至得排队。远望岸边的转弯处有些民房让人引起遐思,有几处的山顶上设立着特殊的标志,电视塔力压群雄地露出身姿。身后的一些高大的宾馆也不不失时机地彰显着独有的魅力,傲然地露出它们的秀美身姿,打扮着这美丽的海湾,相辅相成。</p><p class="ql-block">最使我惊奇的是岸边的沙滩上竞爬满着一片片的青藤,心形的叶儿绿油油的,水灵灵的,开着紫色的小花,让人喜爱,让人赞叹,让人怜悯,真是沙场上的斗士。也许有人要问,来亚龙湾一游你究竟要看点什么?我可以坦诚地告诉你,一要看湾,看那7.8公里的天下第一湾的空旷,大自然造物的鬼斧神工。二要看滩,那不离不弃的伴随海湾而来的黄金海岸。三看海,体味大南海的空阔无边,祖国幅员的辽阔宽广,看游人如织的快乐嬉戏和忘情,你也定会被感染和陶醉。四是看随之而来的亚龙湾勃勃生机的经济带,这是国际的最知名名片,引来投资者的趋之若鹜......</p><p class="ql-block"> 面对那苍茫的南中国海,波涌浪翻的大海,面对着天下第一湾的迷人景色和美好的传说,回想着海南和南海的过去、现在和明天,你会有怎样的情怀呐?还是好好看看眼前的一切吧,陶冶好自己的情操和激发爱国之志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4.天涯海角</b></p><p class="ql-block"> “天涯海角”几个字也是有讲究的,按过去古人的理念是天圆地方,所以谓之“天之涯,海之角”,角就是方的意思啦。游天涯海角,体味椰风海韵是来海南旅游的一个首选项目,也常常能感受代表海南的一幅画,就是南海边的高高挺立的椰子树,这让人已融入记忆的深处。在来时的路上听导游说,游人是不能同时看天涯、海角石的,这样不吉利,总让人留有遗憾。但现在请风水先生在海边建了个七星阵,以震邪气、煞气、瘴气,中间还吊了一个大的水晶球,叫天涯海角星,则一切灾祸皆可免除,游人们也就坦然了。如果还不放心,归来时还要按顺时针的方向绕七星阵转一圈或三圈,则更为稳妥。虽此种说法,明知并不可信,但七星阵却实设在哪里,人们还都遵守着。</p><p class="ql-block"> 天涯海角是三亚南部的一片金色的海滩,进入景区的大门是一个小院,自然地安排着售票处和一些服务设施。购得票我们经排队顺着栅栏几经循环才能通过入口,沿着一片坡地奔向海边。两旁巨大的椰子树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下是一片低矮的绿色植物做陪衬,鲜花盛开,再往下就是一片金色的海滩了。海沙很细,距海边有几十米,海浪无休止地冲击着金色的海滩,着实让人兴奋。当然,最先映入人们眼帘的就是离岸边几百米远的“日月石”了,据说这是一对夫妻石,所以奢侈一点的游人都坐游艇到此一游,以体味千百年来夫妻不离不弃的感觉和祝愿,婚姻有如磐石一样长久。</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天涯石离入口还有几百米的距离,沙又很松软,很是难走。说来也怪,两次来天涯海角都是傍晚,也许是导游的有意安排,所以游人几乎是跑着或坐电瓶车前往。由于心情的迫切,也顾不得海中和岸边的巨石都是什么讲究,直奔“天涯”石而去。天涯石是一块几乎方形的巨石,从乱石堆里探出头立在岸边,远远地就能看到。“天涯”二字横刻在巨石的右上角,说是陈哲所写,下面平身处刻着“海阔天空”四字。由于人们慕名而来,都要以各种姿势留影以证明到此一游,所以乱哄哄地拥挤在一起争抢着,甚至还有争吵,等了好长时间才迫不及待地留下了影子,又急奔海角石而去。</p><p class="ql-block"> “南天一柱”是必经的一个重要景观,高6米,说是范云梯所写,人们称为财富石。爱财之心人皆有之,但忘了取之有道的叮咛,又是一阵乱哄哄地抢照。当终于看到“海角石”的身影时,它也是在右上角处写有“海角”两个红色的大字,说是王义所书。但天已接近黄昏,又是一阵乱哄哄的抢照,总算留下了影像,连大海都没能好好看看,而遗憾地返回了。又听导游说,天涯海角在唐宋时期是流放地,流放的人们就是不死在路上,也难逃海南的恶劣环境,满地瘴气,煞气、一片荒凉,真能回到大陆的能几人,所以冤魂缥缈弥漫。现在七星阵对他们给以收聚,历史给予正名,交通的便捷早让他们都找到了归宿和回家的路。</p><p class="ql-block"> 是啊,现在的海南呈现出的是一片祥和、富足和欣欣向荣的景象,几乎是人们向往的天堂、福地、旅游胜地和候鸟的群栖地,已今非昔比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赵国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赵国武简介:</p><p class="ql-block"> 赵国武,1947年生于吉林大安,曾任大安北铁路中学教导主任,中学高级教师。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诗词协会会员、国际中华诗词协会会员。自幼酷爱文学,自著文集3部、10人合集2部,还有50万字的作品待出版,有20余篇散文在各级刊物上发表,有100多首诗词发表在各级诗词杂志上,获多种荣誉称号。</p><p class="ql-block"><br></p> 图源:网络编制:渔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