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瓦爿墙内,触摸七千年的海风

朱世泰

<p class="ql-block">美篇号580106</p><p class="ql-block">踏入宁波博物馆,首先被王澍设计的“瓦爿墙”所震撼——斑驳的旧砖瓦与粗犷的混凝土交织,仿佛一座从大地中生长而出的建筑,既古老又前卫。这面墙本身,便是一部浓缩的宁波记忆:那些来自旧城拆迁的青砖黛瓦,每一片都承载着一段被时光掩埋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宁波博物馆是国家一级博物馆,展示宁波人文、历史和艺术为主,藏品涵盖史前河姆渡文化至近代的青铜器、瓷器、竹刻、玉器、书画等文物6万余件。</p> <p class="ql-block">馆内常设展览“东方神舟——宁波史迹陈列”以时间为轴,铺展宁波七千年文明长卷。最令我驻足的是战国羽人竞渡纹铜钺——青铜表面刻着四人驾舟竞渡的生动图景,水波荡漾,人物奋力划桨,仿佛能听见远古的号子声。这件文物不仅是艺术珍品,更印证了宁波作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之一的悠久海洋基因。</p> <p class="ql-block">战国羽人竞渡纹铜钺:国家一级文物,1976年出土于宁波鄞州云龙镇甲村。铜钺一面素面,另一面有“凤”字形纹饰,刻画了四人乘舟划桨的场景,是中国最早以“竞渡纹”为纹饰的文物之一,体现了宁波先民的水上活动和拼搏精神。是博物馆的镇馆之宝。</p> <p class="ql-block">继续前行,唐越窑青釉荷叶带托茶盏处挂着“展品出差”字样。从图片中看到釉色如湖水般温润内敛,盏形似盛开的荷花,托盘则如舒展的荷叶,整体清雅脱俗。这是唐代“秘色瓷”的代表作,曾为皇家贡品。捧起它,仿佛能穿越回盛唐茶席,感受古人“茶禅一味”的意境。是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p> <p class="ql-block">镇馆之宝:牙雕鹰首:出土于宁波市慈城镇八字村傅家山河姆渡文化遗址,以抽象化的鹰头造型展现了7000年前先民的高超手工技艺,也证明了河姆渡先民信奉崇尚凤鸟的习俗。可惜原件外借展示,看到的是文创馆的复制纪念品。</p> <p class="ql-block">宁波历史悠久,名人辈出,有王阳明、黄宗羲、虞世南、史浩;现代有:包玉刚、邵逸夫、童第周、屠呦呦。</p> <p class="ql-block">在“阿拉老宁波”民俗展区,老巷、当铺、药铺、戏台被一一复原。我坐在老茶馆的竹椅上,耳畔仿佛响起评弹的弦音;站在旧时钱庄的柜台前,仿佛能听见算盘珠子清脆的碰撞声。这些场景让冰冷的文物有了温度,也让我触摸到宁波人“务实、坚韧、重义”的精神底色。</p> <p class="ql-block">万工轿是宁波传统工艺朱金漆木雕的集大成者,制作需耗费约一万个工时。轿子雕刻精美,装饰华丽,数百个人物、虫兽、花鸟等图案栩栩如生,是浙东地区富贵人家嫁女的豪华嫁妆。是镇馆之宝之一。</p> <p class="ql-block">走出博物馆,回望这座由旧瓦新石构筑的建筑,我忽然明白:真正的文化传承,不是封存于玻璃柜中,而是如这瓦爿墙一般,将过往的碎片重新拼合,让历史在当代的土壤里继续生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