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难忘军旅三角戳,鸿雁传书抵万金。记得军旅时期,在我义务兵服役期经常鸿雁传书时,在信封上加盖的“义务兵免费信件三角戳”军邮戳。军邮戳,字模刻在五毫米厚的三角形铜板之上,铜板镶在直径四十一毫米、厚三毫米的铜板上,戳把是用直径二十毫米的钢柱制成,长六十三毫米。戳记的图案为双边三角形,边长三十六毫米,上方为五星“八一”,下方有“义务兵免费信件”字样。用红色印泥施盖。</p><p class="ql-block"> 77年前的1948年11月1日:中央军委颁发《关于统一全军组织及部队番号的规定》。部队所有信件传递,一律使用部队代号。</p> <p class="ql-block"> 明年就是我参军40周年,今天在整理旧物时,从书柜抽屉深处翻出一本泛黄的笔记本,那是我为国从戎,为国戍边胜利完成特殊使命,凯旋回撤时西藏军区赠予的一本红色“LS jieyan纪念册”。</p><p class="ql-block"> 时光飞逝,岁月如梭。笔记本内页已经随着光阴侵袭慢慢的泛黄,于是我想将从军的记忆故事填满。让一枚枚邮戳讲述青春年华,勾起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用我笔尖墨迹笔走龙蛇,它好似一把金钥匙,瞬间打开了我尘封多年的记忆。笔记本扉页第一枚邮戳,时间回到1986年10月30日,记得当年与我一样,一群满怀报效祖国,愿意献身国防和军队事业的热血沸腾的青年,通过各级审核和体格筛查。于10月31日,县人民政府征兵办公室批准我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11月11日离开家乡,我还记得那天清晨,天空中弥散着蒙蒙的雾,我们乡入伍的新战友乘坐乡社办厂“解放牌”卡车,前往县驻地县人民武装部报到集中。我与送别的父亲,在县武装部大院黄角树下换上崭新军装,顿感心跳如鼓,激情中与父亲简单告别。从那一刻起,我不再只是梓州大地的一个普通青年,而是一名即将奔赴军旅的陆军战士。这枚小小的邮戳,盖在当年为国戍边特殊执勤的纪念册上,虽小,却承载着我人生最重要的转折。</p> <p class="ql-block"> 笔记本里第二枚邮戳故事,那是新兵三个月刚刚结束时,就有一批战友被分配到祖国南疆边防服役,那个时候南疆边陲还有战事。我被组织留下,继续参加预提骨干培训。又三个月后学业结束,才随部分新战友离开了美丽的川北重镇广元,一路南下抵达川南重镇—著名旅游景点的乐山大佛附近的驻军某部队。我被分配到了有着“抗日英雄大刀团”、“群众工作模范团”称号的“两不怕”精神发源地部队服役。在这支英雄倍出的部队里,先后历任连队战士、通信员、营部军械员兼文书、团司令部保密员。期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组织;随部队奉命飞赴雪域高原,执行过共和国首次重大非军事行动的特殊使命,荣立战功一次。</p> <p class="ql-block"> 笔记本里第三枚邮戳故事,那是四十年后的九月。这个月是雪域高原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也是我完成为国戍边特殊使命凯旋回撤35周年。在这个特别特殊特有的日子里,我决定在九月里重回雪域第二故乡,寻觅当年为国戍边特殊使命时的记忆。站在我军旅启点的地方,中国历史上唯一女皇帝武则天故里川北重镇广元,站在废去的军营废墟上,秋风萧瑟,落叶飘零,手中拿着一封寄往雪域古城拉萨的一张明信片。信封上的邮戳是2025年9月9日,恰好是我完成为国戍边特殊使命凯旋回撤35周年的日子。我特意选了这一天,从军旅启程的地方再次出发,踏上一条回望之路——重回雪域高原•圣地古城之旅,去拉萨,去雪域西藏,去寻找那些年我们用青春年华,用脚步丈量过的信仰和使命担当。到达圣地拉萨古城,第一站我专程去了拉萨市西郊八一农场,那里有苹果园,有拉萨烈士陵园,有老十八军老西藏谭冠三将军墓园,那里长眠着曾经进军西藏为国戍边解放西藏建设西藏的英烈们。我献上了一束雪域高原上的雪莲花格桑花,在墓碑前肃立,默默的轻声细语念到:“亲爱的英烈们,我们没有忘记!祖国没有忘记!我们永远怀念你们!”返程时,我在拉萨河畔驻足良久,河水依旧清澈奔涌,就像当年我们唱着军歌,嘹亮的歌声久久回荡在拉萨圣地的每个角落,我们走过这片热情的土地时的热血江湖。</p> <p class="ql-block"> 翻开久违的笔记本,摊开放在膝盖上,纸页沙沙作响。左侧是我为这次重回雪域高原•圣地古城之旅的手写的行程安排,从9月9日启程,到9月22日返程,每一天都写得工整而认真,像当年为国戍边特殊使命时执行任务的作战笔记。右侧那幅“共和国首次非军事行动”行军图,仍清晰可见,红箭头划过地图上的祖国的山川重镇,仿佛还能听见电台里传来的指令声。那时我们在国防线上巡逻,一枚枚邮戳就是一次次任务的记忆标注,盖在封封信件上,也盖在热血沸腾的青春岁月里。如今再看这一张张图像,已没有当年的紧张,却多了一份沉甸甸的敬意——那是我们恰青春年华,守护祖国的安宁,当祖国忠诚卫士,做民族团结模范。</p> <p class="ql-block"> 笔记本里还有第四枚第五枚第五枚邮戳……不过,最有特别的人生转折的是那枚1986年10月31日的入伍通知书,如今已成了我一生最珍贵的收藏。纸张发黄,但上面的红章依旧鲜亮,像一颗不曾冷却的心。那天,县征兵办公室和县四套班子主要领导同志,在欢送我们入伍的新战友的大会上,语重心长的寄语:“去吧,祖国需要你们,国防和军队建设需要你们,家乡的父老乡亲盼望着你们早日喜传捷报。”我们带着这纸军令,背着背包行囊,坐上了开往军旅的绿皮军列。在慢慢的军旅征途中,车轮滚滚,走过了祖国大好河山,天府之国厉兵秣马,大佛佑我军旅行,彩云之南培训升华,山城红色铁血雄师,穿越过河西走廊,翻越过雪域高原昆仑山脉唐古拉山口,为国戍边特殊使命,每一声军列轰鸣都像在为我们加冕。如今我常常的想,那一路走来一路艰辛,经历过岁月里的风沙与春夏秋冬四季交替,为何从不觉得苦不觉得累?那是责任使命担当,那是因为心中有光,肩上有责,军旅人生背着的绿色挂包里,还揣着那一枚枚最初的邮戳,在我军旅人生之路,摔打磨练从未间断过,时常提醒着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如一的记住: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为何出发?剑指从胜利走向胜利,永远向前进,向前进!前进进!</p> <p class="ql-block">一本泛黄的《LS jieyan》纪念册</p><p class="ql-block">勾起了我的军旅记忆</p><p class="ql-block">匆忙而短暂的雪域之旅</p><p class="ql-block">追寻为国从戎的足迹</p><p class="ql-block">一枚枚邮戳讲述着</p><p class="ql-block">那一段段刻骨铭心的青春岁月</p><p class="ql-block">诉说着保家卫国的责任担当</p><p class="ql-block">为国戍边雪域亮剑的特殊使命</p><p class="ql-block">历史记载,告诉未来</p><p class="ql-block">党和人民不会忘记你们</p><p class="ql-block">共和国不会忘记你们</p><p class="ql-block">历史将铭刻你们的功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