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1921年5月5日,孙中山宣誓就职大总统职。</p><p class="ql-block"> 孙中山就职后,任命陈炯明为内务总长兼陆军总长,组织了军政府。</p><p class="ql-block"> 自桂系势力被粤军驱逐出广东后,陈炯明开始野心膨胀,把军政府视为眼中钉。陈炯明想独霸广东,与孙中山的北伐计划背道而驰。</p><p class="ql-block"> 1921年9月蒋介石在与陈炯明的商谈中,发现陈炯明竟然反对孙中山北伐的主张。他回到广州后,向孙中山报告了陈炯明的情况。(团结出版社孙继业著《伟人孙中山》第314页,第315页,第316页)</p><p class="ql-block"> 7-9月,粤军用短短3个月的时间,便统一了两广。统一两广后,孙中山决定出师北伐,实现统一全国的计划。</p><p class="ql-block"> 12月4日,孙中山带着一个警卫团到桂林组织大本营,共约4万大军,准备翌年春天正式出师北伐。</p><p class="ql-block"> 1922年4月,正当孙中山在桂林准备北伐的时候,陈炯明将孙中山的得力干将邓铿杀害。</p><p class="ql-block"> 蒋介石得知陈炯明杀害邓铿后,断定陈炯明必定叛变。他主张先讨伐陈炯明,然后再进行北伐,但孙中山还是想争取陈炯明支持北伐。</p><p class="ql-block"> 陈炯明除破坏北伐外,还从经济上限制和刁难,曾长达半年之久,不给军政府调拨一弹一粟。孙中山迫不得已,只好于4月21日免去陈炯明的内务总长、粤军总司令、广东省省长3项职务。(团结出版社孙继业著《伟人孙中山》第318页,第322页)</p> <p class="ql-block"> 陈炯明在解职当天,继续操纵其部下蓄谋叛变。4月22日晚,蒋介石谒见孙中山,建议消灭陈炯明的势力,以除北伐后顾之忧。但孙中山认为北伐时机不容错过。</p><p class="ql-block"> 到5月下旬,在江西前线,北伐军节节胜利。正当北伐军长驱直入之时,陈炯明的部将叶举率领50多营军队窜入广州,通电要求恢复陈炯明的职务,并到军政府闹事。</p><p class="ql-block"> 5月25日,蒋介石提出“先巩固后方,再图北伐”的建议。为了不影响北伐大局,孙中山做了一些让步,同意让陈炯明署理两广军务,并电令叶举立即奔赴原驻防处。为了稳住后方,他决定冒险回到广州,解决北伐后顾之忧。</p><p class="ql-block"> 6月1日,孙中山只带了少数卫队回到广州。有人提醒孙中山注意防患,免受陈炯明暗算,孙中山说:“我对陈炯明一直以诚相待,他怎么也不会害我的。”</p><p class="ql-block"> 孙中山回到总统府,给蒋介石发电:“粤局危急,请兄即来助我,千钧一发,至盼。”(团结出版社孙继业著《伟人孙中山》第322页,第324页,第325页)</p><p class="ql-block"> 为了感化陈炯明及其部属,孙中山再次致电陈炯明,要他“火速赶到总统府共商北伐大计”,又在总统府举行盛大宴会,宴请陈家将,可是陈家将们却一个都没来参加宴会。陈炯明回电敷衍说:现在军队已经不听我的命令了。</p><p class="ql-block"> 孙中山接到陈炯明的回电后,误认为陈炯明的话是真的,决定通过对陈家将施加压力,迫使陈家军撤离广州,重返北伐前线。6月12日,孙中山愤怒地谴责陈家军不听指挥,说:“以叶举为首的军队,擅自从广西全部撤回,拒不听从政府的命令。如果他们拒不服从政府命令的话,我也用大炮去轰他们。”(团结出版社孙继业著《伟人孙中山》第325页)</p> <p class="ql-block"> 6月14日,陈炯明密谋叛乱,推举叶举为总指挥。6月15日下午,叶举布置16日凌晨3时炮轰总统府的行动,决定不论是普通士兵还是军官,凡是捉住孙中山者,赏大洋20万元。</p><p class="ql-block"> 当日下午5点、傍晚、半夜12点,不断有人来报告陈炯明部队要在凌晨攻击总统府的消息,孙中山仍不相信。</p><p class="ql-block"> 到了深夜1点钟,在总统府附近已听到远处部队活动的嘈杂声和集合号声。卫士们一齐来劝孙中山赶快离开总统府。孙中山就是不愿意,卫士们强行给孙中山换上了一件白布长衫,戴上一副墨镜,提着一个药箱,装扮成医生的模样,两个卫士一边一个挽起孙中山的手,挟着他就要去。孙中山在安排卫队保护宋庆龄后,答应了卫士们的要求。</p><p class="ql-block"> 孙中山和卫士悄悄走在街上时,被叛军岗哨拦阻。卫士说他是医生,到病人家里去看急诊。他们看孙中山身着白布长衫,提着药箱,像个医生,才被放行。行走一段路后,又遇到叛军,他们几人态度从容自若,得以安然通过,来到码头。上舰后,孙中山亲拟电文,告各军陈炯明反叛,号召戡乱平难。</p><p class="ql-block"> 孙中山和宋庆龄先后离开总统府后,总统府被炮火击中起火。(团结出版社孙继业著《伟人孙中山》第325页,第326页,第327页)</p><p class="ql-block"> 17日早晨,孙中山下令各舰炮击省河沿岸一带叛军。命令许崇智迅速率领所部北伐军回师广州,平定叛乱。</p><p class="ql-block"> 6月18日,孙中山电告蒋介石:“事紧急,盼速来。”蒋介石接到电报后,于6月29日来到永丰舰。孙中山见到蒋介石后很高兴,对前来采访的外国记者说:“蒋君一人来此,不啻增加二万援军。”并将海上作战的指挥权交给了蒋介石。陈炯明闻之,惊慌地说:“他在孙中山身旁,必定出许多鬼主意。”</p><p class="ql-block"> 战斗一直持续。孙中山的舰队抵驻接近外国人租界的白鹅潭后,陈炯明想打又不敢打,不打又不甘心,就与其部下多方谋袭永丰舰。其中一水雷在距永丰舰几丈远的地方爆炸,孙中山镇定自若。</p><p class="ql-block"> 许崇智率领北伐军回师广州,7月9日与叛军发生激战。至7月29日,北伐军战斗失利,全线退却。</p><p class="ql-block"> 8月8日,孙中山得知北伐军回师失败的消息后,离开广州,后经香港,14日到上海。</p><p class="ql-block"> 由于陈炯明的叛乱,“二次护法”再度失败。(团结出版社孙继业著《伟人孙中山》第329页,第331页,第333页,第334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