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第793篇文章</b></p> <p class="ql-block"> 拾人牙慧:【释义】牙慧:指说话中流露出的漂亮言辞。形容捡了别人的只言片语而自诩。【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东晋的殷浩学问很好,又能说会道,深受欢迎。他有一个外甥,名字叫韩康伯,十分聪明,口齿伶俐会说话,看似像舅舅,因此,韩康伯很得殷浩的欢心。也许是得到舅舅夸奖太多了,于是自以为聪明,对事物不能深入了解和钻研,韩康伯渐渐养成了一种好夸夸其谈的习惯。虽然什么都不会做,但装着样样都懂。为此,殷浩对外甥很不满意。有一次,殷浩看到韩康伯在和别人闲谈的时候,那种手舞足蹈的样子,以及言语之间流露出的那种自鸣得意的神情,心里不舒服,感觉到不快。事后,殷浩对朋友说:“康伯自以为得到了我的真传,其实,他连我牙后那么一点智慧都未拾得。”(拾人牙慧)</p> <p class="ql-block"> 昨天晚上,我在学习的时候,首次接触到“拾人牙慧”这个四字成语故事,起初不理解其中的意思,即使看了释义和成语内容,也觉得没有太大的意义,险些放弃深入研读了这个成语。但“牙慧”二字的字眼,让我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普通人头脑简单不多想,可能会产生误解为“牙齿有智慧”,可是牙齿长在嘴巴里并无智慧可言,真正有智慧意义都是嘴巴说出的语言。后来,我才明白“牙慧”是怎么回事,实际上是指从别人言谈中,漏出的零碎见解,并非“牙齿有智慧”或完整的“智慧语言”,“拾人”看似是收拾别人说的话,结合典故,才知并非简单“拾起智慧语言”。而从成语典故和故事情节进行深层解读,能帮助学习的人提高自己认知、理解深层内涵,进而践行学以致用、举一反三,将成语运用到日常的生活、工作与学习中,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智慧,这便是我以个人的水平,解读这个成语的核心思路与出发点。这个解读只能够代表我个人观点,因为水平有限,个人智慧不高。所以不敢代表他人的解读观点。</p> <p class="ql-block"> “拾人牙慧”这个成语的核心,就是套用他人话语,尤其,是偏爱套用有学问智者的言论,这类人不是自身水平低、文化浅,而是懒动脑筋,盗用别人的成果占为己有,专学他人话语,学习有进步,问题不大,关键是会断章取义,在外面夸夸其谈,不知道前因后果,这样更体现自己没有真才实学,所说的话既非自己的思维内容,也非自己的独特见解,只是借他人言论装懂的样子,因此,它是个明确的贬义词,专门批评这类没有真才实学、靠复述他人言论度过日子的人。放到现代来讲,这就是等同抄袭他人作品,抄来的文章即便是文字华丽通顺,也因没有个人观点与见解而毫无价值,字里行间缺乏“灵魂”,作者如同被文字操控的木偶,写的不是自己的东西,作为读者的也没感到兴趣,自然无法取得真正的进步。殷浩揭穿外甥,不是不爱外甥,而是担心外甥没有学问而出问题、更害怕自己遭非议,更希望借此机会,督促外甥勤奋学习,真正掌握真才实学,不能一直停留在“拾人牙慧”的表面。为了提高对成语的认知,从成语核心内涵解读:它不是人们简单地捡拾别人的智慧,而是讽刺只会模仿不会消化的人。这就是韩康伯“什么都不会做,装着样样都懂”最真实的诠释。成语“牙慧”二字,用来比喻语言中漏出来的细碎片言片语,整个成语的背后强调,将学习得到的内容,一定要转化为自己的智慧为己所用,强化自己一定要独立思考——讲话也好,写文章也好,必须有自己发自内心的观点,不能照抄照搬,不能让自己成为“搬运公司”的搬运工作者,搬运者最终只能把别人的原创搬来作为自己的原创,这个成语讽刺那些复制粘贴、无个人见解的人。读书,学习,特别是写文章,最好不要复制粘贴别人的内容,这样对自己学习没有好处,影响自己的进步,总是活在别人的文字空间。成语“拾人牙慧”,深层次的解读,用现代先进科技来说明,在古代根本不存在“复制粘贴”别人的原创作品。抄袭别人的作品,好像很轻松,对自己也没有什么创作压力,但是谁能够想到这就是“毒品”,“抄袭”上瘾了,无法自拔,受到最大的伤害不是别人,而是自己。别人在创作中有进步,而自己即落后了,到头来学业无成,如果是论文抄袭被查出来,将会被撤销相关证书,形成了就业艰难,增加了就业的难度。应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养成原创的良好习惯,确保学业,就业顺利进展。</p> <p class="ql-block"> 别人的原创是发自内心去创作,源于如此,便是有他的灵魂蕴藏在字里行间,要是我们动用了别人的原创文字,别人自然而然会感悟到被人触碰了他的敏感处。如果我们将别人的原创应用在正能量的地方可能问题不算大,如果应用不当,将会对对方造成伤害。如果没有伤害,那么韩康伯的舅舅殷浩就不会跟朋友说明他的外甥没有得到他的真传,其实,这话对现代人也有一定的帮助。所以,不能够复述别人的创作观点,更不能够依赖他人的智慧成果,要一次再一次地强调:一定是自己的原创,用带有自己灵魂的文字去创作,不能够盗用别人的文字,占为自己的文字、作为自己的文章。最后最大的吃亏是自己,自己没有进步。这是这个成语的真实内涵和具有现代教育意义。</p> <p class="ql-block">作者:黄勇哲</p> <p class="ql-block">时间:2025年11月3日(星期日)</p> <p class="ql-block">作品创作地点:中国广州市</p> <p class="ql-block">作品全文共计:2012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