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处日记:菊织半日秋梦

zmzg长乐

<p class="ql-block">昨夜微醺,沉睡如石,直至晨光漫过窗棂,枝头几声鸟鸣轻柔地将我唤醒。推开门,门槛边的小黑猫倏然起身,竖起耳朵,随即转身一跃,如黑色闪电般掠过栅栏,隐入薄雾之中。</p> <p class="ql-block">漫步至池边,锦鲤早已闻声聚拢。红白身影在水中缠绵交织,织成一匹流动的锦缎——哪还有半分“七秒记忆”的模样?鱼食撒下,水面霎时沸腾。水花四溅间,一尾金色锦鲤凌空跃起,划出优美弧线,完成了属于它的“鲤鱼跳龙门”。那一刻,整个清晨都被点亮。</p> 秋意正浓,2025上海菊花展已在共青森林公园如约启幕。赶赴这场一年一度的秋日盛宴,成了此时最不可辜负的雅事。天高云淡,气爽风清,若不在这样的好时节入园赏菊,仿佛便辜负了秋天的深情邀约。 从公园南门步入,桂花的淡香如轻纱拂面,沿路缓缓弥漫。行至西门,目光瞬间被主干道两侧的景致吸引——“精灵森林”主题景观跃然眼前。 在原有花境基础上,各色菊花巧妙点缀,松鼠探头枝头、奇幻蘑菇破土而出、精灵贝壳叶间闪烁,童话元素交织出一个灵动梦幻的秋日奇境。塔菊、盆景菊、树菊、球菊错落有致,与飘逸彩带、古朴竹屏相映成趣,节日的欢愉扑面而来。 <p class="ql-block">最令人流连的,莫过于原花艺馆区域的七组大型室外景观装置。这里紧扣“品金秋菊韵,享美好生活”的主题,依托森林公园葱郁的林背景观,将菊花艺术与生态之美完美融合。</p> <p class="ql-block">这些装置以竹编、藤编等传统工艺为骨,融入现代设计语言,呈现出秋日特有的艺术质感。生态环保的材质不仅赋予景观野趣与温度,更让每件作品都如从林中自然生长。穿行其间,仿佛步入菊花与自然共织的童话世界:一步一景,步步生花;一眼一韵,处处成诗。这既是一场沉浸式的园林艺术盛宴,也是一次与秋日灵魂的深度对话。</p> <p class="ql-block">《菊韵长卷绘金秋》——以飘逸彩带为轴,徐徐展开流动的秋日画卷。古典菊品如大型盆景菊、匙瓣菊、管瓣菊,与现代球菊、荷兰菊交相辉映,形成“高山流云,五彩相间”的壮丽图景。立体绿化墙与渐变色假山点缀其间,禅意盎然的山水意境油然而生,令人顿生“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悠然。</p> <p class="ql-block">《绚丽滨江》——砾石铺地,铁艺蝴蝶翩跹,各色菊花层层叠叠,再现滨江生态的独特风貌。圆锥菊挺拔如炬,蘑菇菊憨态可掬,七彩菊与欧美菊绚烂交织,共同勾勒出浪漫而富有生命力的江畔秋色。</p> 《魔幻森林》——以“自然奇境与人文诗意共生”为核心理念。入口处的铁艺彩虹拱门宛如通往秘境的通道,中央“魔法树”以悬崖菊与多色花卉堆叠出彩虹树冠,璀璨夺目。四周点缀的卡通精灵雕塑,与藤蔓、花朵、光影互动,构建出充满叙事感的童话空间,仿佛下一秒就有精灵从叶间跃出。 <p class="ql-block">《花窗叙韵,自然织章》——巧妙融合中式花窗意象与现代花艺语言。铁艺山体与镂空花窗形成丰富层次,光影斑驳,移步换景。中心巨型绿雕菊花傲然绽放,周围盆景菊、圆锥菊自然布局,色彩流转,传统韵味与自然律动在此完美交织。</p> 《森林中的童话秋色》——以竹构与藤编工艺打造野趣场景。曲径通幽,低垂的花帘、叶间隐匿的菊灯,让人仿佛走进安徒生笔下的秋日童话,每一步都踏在诗意的节拍上。 沿河岸前行,景观从“莫奈花园”的印象派柔美,过渡到“魔法河流”的奇幻灵动。水系蜿蜒,岸边以菊花为主调布置自然花境,彩叶覆膜的花艺船如漂浮的调色盘,悬浮花桶轻摇水面,光影与倒影交织,绘就一幅流动的水上画卷。 <p class="ql-block">置身此境,超凡脱俗的诗意悄然弥漫。恍惚间,想起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千古闲情——想来千年前的文人墨客,正是在这般澄澈秋光与烂漫菊影中,触碰到心灵最深处的宁静,留下无数咏菊华章。</p> <p class="ql-block">移步香樟广场的精品菊花展区,这里集中呈现了菊花的品种之美、文化之韵与生活之趣。</p> <p class="ql-block">500个来自世界各地菊花品种争奇斗艳:传统独本菊端庄典雅,多头菊繁盛热烈,案头菊玲珑精致,切花菊清秀挺拔,更有诸多新奇小菊令人目不暇接。文化科普区娓娓道来菊的历史底蕴,食用菊品鉴区则让游客在芬芳中品味秋日的甘甜。</p> 展台前人潮涌动,热闹非凡。几位手持长焦的“老法师”蹲守最佳机位,镜头稳稳对准盛放的菊花,或微调焦距,或静待光影,专注如进行一场仪式。一旁的老太太也不甘示弱,举着手机仔细构图,有人俯身贴近花蕊,有人蹲下与花平视,快门轻响间,不时传来“真好看”“这朵像绣球”的由衷赞叹。 <p class="ql-block">这些竞相绽放的菊花,仿佛被大自然打翻了调色盘:鹅黄花瓣裹着阳光,温润如古人书案上的蜜蜡;鎏金品种花瓣厚实,层层叠叠泛出绸缎光泽;粉菊娇羞如少女,瓣缘晕染淡淡胭脂;白菊则似初雪落枝,清雅脱俗,不染尘埃。姿态更是千变万化:</p> “绣球菊”花瓣紧密簇拥,圆润如球; “龙须菊”细长卷曲,风起时如发丝轻舞; “凌波仙子”花瓣平展舒放,宛如展翅欲飞的蝶翼。 微风拂过,花枝轻摇,一股清甜的菊香悄然漫来——不似玫瑰浓烈,不似茉莉甜腻,只带着秋日特有的清爽与微凉,吸入肺腑,仿佛将整个秋天的澄澈都涤荡了进去。快门的轻响与人们的低语、笑声交织,在花丛间回荡。 <p class="ql-block">镜头里的菊花,或清雅,或明艳,或摇曳生姿,织就出秋日的动人画卷。而赏菊之趣,因人间烟火的浸润,平添了几分“人淡如菊”的意境——那是时光淬炼的从容通透,是繁华落尽的静好清欢。我们读懂的,不只是流转的秋光,更是生命从绚烂归于平淡的深邃禅意。</p> <p class="ql-block">午后小憩醒来,独坐院中,心仍沉浸在共青森林公园那片菊花织就的秋日梦境里,迟迟不愿醒来。阳光斜洒藤椅,风中浮动着若有若无的菊香。此时,沏一壶茶再合适不过——恰巧《旅游天地》的周总寄来最新期刊,我迫不及待地翻开,纸页沙沙作响,如同推开一扇通往远方的门。</p> <p class="ql-block">耳边传来水沸的咕噜声,清亮温柔。温壶暖盏,投下老白茶,沸水缓注时,茶香便袅袅升腾,氤氲了整个小院。就这样,捧着茶,一页页翻阅杂志里描绘的世界:从广东茂名的小城高州到中国最美乡村婺源,从意大利帕多瓦的尤佳宁山区葡萄园到加拿大的枫糖工坊……在字里行间穿行,在图片光影中漫游,也算是一种无需行李的旅行。</p> <p class="ql-block">待来日腿脚利索,定要重新奔向山海。此刻,我已将生活过成自己喜欢的模样——有书可读,有茶可品,有酒可温。有时,我把自己想像成最近遨游太空的小白鼠,在微醺时光里,悄悄进行关于咸与甜、浓与淡的实验,试探生活的边界,延展人生的可能。</p> <p class="ql-block">在日复一日的平凡中,我学着把自己养得柔软。既能融入聚会时的热闹,也珍惜独处这份温柔的修行。深知繁华终会散去,长久的是与自己安然相对的时光。我愿不慌不忙,温柔以待每个寂静午后——听风、品茶、读书、发呆,安住于当下。</p> <p class="ql-block">在平淡的日子里,活得安稳、通透、松弛。这,便是我的“独处日记”——一场静默而丰盛的自我对话,一段与时光和解的温柔旅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