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代(三性工)

方大成

<p class="ql-block">这里是安庆市司空山路,原安庆电线厂位于路的旁边,现在是汽车培训驾校,今天环城骑行路过这里,我的思绪倒回至1975年前后,大概在10年时间里。1966年一71年建司做工,72年为了招工进厂转街道,在街道服务队主打泥瓦工,土石方工程,江边上下货物,工厂临时三性工等,曾去过纺织厂,染织厂,电化厂,水泥厂,电线厂,自来水厂干过,时间长短不一,得由厂方决定,掐指数来打工时长16年,12岁念四年级停学打工,人生没有一本毕业证书,为了生计历经多少辛酸?谁说的往事如烟?我的记忆如此清晰。</p><p class="ql-block">直到1981年都没推荐进厂,1982年经父亲单位撮合,(做牢21年79年平反回税务局)凭单位协调才进入区办企业,才算有组织有领导了,运气还好没留下遗憾,享受退休十多年啦,这正是,蹉跎岁月是过往,但愿夕阳慢落山。</p><p class="ql-block">回到那个年代,社会青年招工参加工作,都是由街道推荐,劳动局统一安排分配,由于僧多粥少,1972年1976年两次招工板上无名,当然不是本人表现不佳,而是家庭成分原因所至,余下的青年们还得等待招工时,还得继续劳作挑,抬,驮体力干活,每天晚上都要去街道问工,有时也安排人员去工厂做工,有临时工,三性工的情形,三性工是哪三性呢?临时性,辅助性,替代性,临时工只用口头对接安排,三性工其实也是零时工,但需有一纸介绍信,去用人单位工劳或生产部门报到,手续也不规范,没有合同薪资约定,劳保用品,防暑降温也是有别的,但干的时间相比要长久点,无论怎样大家还是愿去工厂的,至少不会日晒雨淋,劳动强度也小不少,较为稳定不用天天问工了。</p> <p class="ql-block">安庆电线厂我干了2年之久,几栋平房车间规模小,办公室,厨房,洗脸房均为草房,辅助设施及其简陋,曾上过新闻报导获得好评,记得厂长钟#武,生产组长丁#生及很多人姓名。</p><p class="ql-block">一起同去的有男女9位,男工拉丝,女工绞丝跟正式工一样的岗位,劳动强度小手上活,但油烟油脂污染严重,整个车间屋顶墙面地面,都是油渍没有干净的地方,拉丝要用油脂润滑降温,绞丝要用煤油灯吹气融化结线,一个班次下来满脸油污,脸像花猫看着好笑,工装手套全是黑乎乎的油泥,手上油洗都洗不清爽,大家差不多没一个能看的,今天的电缆厂看过真干净。</p><p class="ql-block">尽管不大称心还是坚持着,无论起风下雨三班倒,每天还得从家到厂单程走7公里,现在人估计坚持不住,真该为当年的自己点个赞!</p> <p class="ql-block">拉丝头道工序压延机,拉丝前先将铝竿从粗到细压尖,穿过模具放进模具盒,模具盒全是牛油润滑,用链条卡住铝尖挂在拉丝机转上即可。</p> <p class="ql-block">拉丝程序是,头道模拉后转2道模3道模,依次下拉至成品要求,后来盖了新厂房,进了一台8模一次成型拉丝机,那年应该算先进的了,干了2年多拉丝工,当年操作程序就是这样的。</p> <p class="ql-block">两张照片取自广告平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