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我们到“巴蜀第一县”昭化古城游玩。这里作为著名古战场,在《三国演义》中,被描述为张飞挑灯夜战马超,老将黄忠、严颜勇退曹兵,姜维兵败牛头山的历史故地。</p> <p class="ql-block"> 古城至今已有2300多年历史,今日的昭化便是三国时的葭萌,是中国古代最早推行郡县制管理的县治地之一。三国演义中排名第二的单挑大战,张飞挑灯战马超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p> 葭萌驿、葭萌古关、天雄关岁月的沧桑,桔柏潭的江声,留下了杜甫、陆游等文人墨客的无数诗吟。 <p class="ql-block"> 古城依山傍水,嘉陵江、白龙江绕城而过。我们一行人浩浩荡荡进了昭化古城,逛商业街,参观县衙、考棚、文庙、君乐园等景点。</p> <p class="ql-block"> 我们走在古城大街上,仿佛穿越到2300多年前。</p> 青石板的街道店铺古色古香,家家门前挂着红灯笼,商业气息很浓,游人不多还算清静。 <p class="ql-block"> 城廓略呈四边形,现存四条大街,五条小巷,均用青砂石板铺成,呈鱼脊梁状。街巷之间“丁”字相连,城门不相对。古街两侧保留着较完整的明清建筑,多为穿逗木结构,小青瓦,具有古朴的川北民居风味。这是考棚巷。</p> 昭化古城留有迄今为止最为完整的科举考棚,为周边县(四川昭化、广元、青川、剑阁四县)童试及府试考场。 <p class="ql-block"> 这是费敬侯祠。为纪念三国时名臣费祎所建。</p> <p class="ql-block"> 这是敬侯祠介绍。</p> <p class="ql-block"> 为追寻三国名相之故事,我们又叩拜费祎墓。他是三国时期唯一一座保留完整的墓地,至今尚未发现盗痕。墓前碑铭是“蜀汉大将军录尚书事城乡敬侯费祎之墓”,尽管模糊不清,但还认得。</p> <p class="ql-block"> 第二站古城文化地标:昭化文庙。这是昭化文庙中的灵星门。</p> 昭化文庙始建于宋代,曾历七次改建。原建筑大都被毁,现存大成殿为明代建筑。 大成殿是歇山顶,飞檐斗拱,青瓦花脊;殿内塑孔子及四弟子塑像。 <p class="ql-block"> 我们在此行叩拜之礼。</p> 看过不少文庙,但觉得昭化文庙还是很齐全,很有特色。真是“德配天地”之地。 <p class="ql-block"> “万仞宫墙”是“万世师表”的崇高地位。</p> <p class="ql-block"> 文庙彰显昭化文化底蕴深厚。</p> <p class="ql-block"> 幽幽古城墙是悠悠古城的标志。</p> 汉代的古城墙和明清时期的古城门、八卦井、龙门书院等古建筑保存完整。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阮仪三教授考察昭化古城时对古城建筑评价为:八字门头,立架垂拱,青石柱础,木柱玄栋;三面围廓,门扉窗棂,雕琢精良,图饰古朴,有商贾豪宅,存历史故事风情。 可惜,如今人气不足。 <p class="ql-block"> 这就是八卦井。</p> 这是老的昭化县署。 这是昭化乐楼。 位于相府街与南门巷交叉处的“剑刀坝君臣园”,是三国时期刘备操练士兵的地方,因每天剑飞刀舞而得名“剑刀坝”。园内矗立着刘备、张飞、马超、黄忠、庞统、魏延、费祎、姜维、霍峻、关索、鲍三娘等11尊曾在昭化战斗、生活过的蜀汉将领石像,漫步于竹林间,仿佛进入了时光隧道,与三国英雄们不期而遇。 昭化古城是三国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和迄今国内保存最好的唯一一座三国古城。公元211年,刘备入川后在此创建根据地,广收民心,操练兵马,屯积粮草,最终成就蜀汉帝业,而包括严颜退曹军、姜维兵困牛头山等许多著名三国故事也都发生于此,因此又有“蜀汉兴,隆中谋,葭萌起”之说。 我们在古城住了一晚。由于昭化古城是古蜀驿道上的重要郡县和水陆交通枢纽,自秦汉以来一直商贸发达,文化繁荣,曾以“白日里千人拱手,入夜后万盏明灯”繁盛一时,当地民间还流传着“到了昭化,不想爹妈”的民谣。 <p class="ql-block"> 我们第二天才离开昭化古城。</p> <p class="ql-block"> “沿山树色来窗外,彻夜江声落枕旁。”这是古代诗人对昭化古城依山傍水美丽景色的感赞。昭化古城位于世界奇观剑门蜀道之上,苑如绿色苍龙盘旋于崇山峻岭之间,古蜀道两旁翠云廊,形成了一道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绿色长廊。在此开车有点胆战心惊,亲们今后来时也要格外小心为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