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我接着上一次的写作进行我的收获和感悟的分享。</p><p class="ql-block"> 《读道德经的女人“狠”智慧》这本书第五章标题是,天地不仁?放下情感内耗的“狠”智慧</p><p class="ql-block"> 第一部分告诉我们,“不仁”不是残忍,是最大的公平。第二部分阐述如风箱一样,保持内在的“空”与“动”。老子用“风箱”来比喻天地或说是我们的内在。那风箱是什么样子的呢?即虚而不屈,它里面是空的,但这种空不是软弱无力(不屈),而是充满了潜力。正因为空,才能够鼓入空气,能够产生风。动而愈出,即越是拉动它,产生的风就越多,能量源源不断。</p><p class="ql-block"> 由此而产生什么样的启发呢?我们女人啊,内心常常被各种情绪,担忧,他人的评价,过往的恩怨填满,就像一个塞满了杂物的风箱,是“实”的,是“堵”的,失去了原有的活力和创造力,导致无法真正看见当下的现实,也无法有效地进行“行动”。但是懂得“不仁”智慧的女人,她就敢于清空自己的内耗,保持内在的“虚”境。她也不让泛滥的情绪占据她自己所有的空间,不让别人的期待来定义自己。这种“空”,让她会看得更清,使她能够客观的观察事物,不被情绪滤镜所扭曲。还能让它容纳更多的东西,内心它是有空间的,能够接纳新的可能性,来应对变化,它的行动也是非常有利的,叫动而欲出。当她行动的时候,它的能量是聚焦的,纯粹的,能够产生强大的力量,而不是说被内耗拖垮,这种“狠”是敢于“留白”,不被填满的“狠”。</p><p class="ql-block"> 少说多做,“守中”是最高效的活法。</p><p class="ql-block">“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话说多了,往往就容易出错,容易耗散能量。我们喋喋不休的解释、抱怨、争论、八卦等等,这些都是在无形当中消耗我们的心力,那“守中”是什么呢?“守中”就是守住中心,守住根本,抓住我们事物的核心,不旁生枝节;或保持中正/适度,不走极端,不过度的反应;或守住内心的宁静,不轻易地被外界的言语或者纷扰牵着鼻子走。</p><p class="ql-block"> 懂得“守中”的女人,有一种沉默的力量。她不是不会说,而是选择性的进行表达。她知道什么时候该说,什么时候该沉默;什么时候该行动,什么时候该观察。她的话语精准有力,她的行动直指核心。</p><p class="ql-block"> 这种“狠”是“克制表达欲,聚焦核心”的狠。她明白,真正的力量,往往不在于你说了多少,而在于做到了多少,以及内心有多笃定。</p><p class="ql-block"> 第五章的智慧,不是说让我们变成冷血动物,而是让我们区分“共情”与“内耗”,给予理解和支持,但不让自己溺毙在别人的情绪海洋里,让我们学会拥抱客观现实,接受世界本来的样子,包括它的不完美和“无情”,减少不必要的期待和失望,守护内在的空间,像珍惜风箱的“空”一样,珍惜自己的精神领地,不让负面情绪和无效信息填满它,言语上简洁,行动上有力,把精力放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用结果来说话,而不是沉溺于口舌之争。</p><p class="ql-block"> 这种带着清醒和界限感的“狠”,最终会把我们从无休止的情感内耗和人际纠缠中解脱出来,让我们女人活得更轻盈、自主、强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