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会晤之前,一场不为人知的存亡战,危害程度不亚于一场热战(资料来自网络《罗富强观察室》)2025/11/02

彭亮文(谢绝献花)

<p class="ql-block"><b>最近,中美举行了会晤,看似缓和了关系,局势已经平静无波,但其实背后的激烈博弈一直都没有停止过。前不久,国家安全机关披露了一起震惊全球的网络攻击事件——美国国家安全局(NSA)对中国国家授时中心发起长达三年的精密网络攻击,试图瘫痪“北京时间”系统。为什么美国要疯狂攻击“北京时间”,一旦让他们成功,又有多大危害?</b></p> <p class="ql-block"><b>我们先来说说,授时中心的重要性。在数字时代,时间就是国家主权的脉搏。你可能觉得“时间”不值钱,但国家授时中心的原子钟,误差 1 纳秒(十亿分之一秒),光线都只能跑 30 厘米。可别小看这误差,就比如说金融系统,微秒级误差会让高频交易系统紊乱,伦敦交易所曾因 0.3 秒偏差蒸发 430 亿美元;还有电力系统,毫秒级不同步可能导致电网崩溃,2019 年纽约大停电就是前车之鉴。以及国防安全,导弹制导差 1 秒,落点偏差 2.6 公里。东风导弹再先进,没了精准时间也只能是“睁眼瞎”。西安国家授时中心的“北京时间”,不仅服务国内,还为国际标准时间贡献 8%权重。一旦被篡改,全球金融、通信都可能连锁崩溃。这要是真被他们攻击得逞,对我们造成的损害不亚于一场小战争啊。</b></p> <p class="ql-block"><b>需要注意的是,这次美国披露的攻击过程,他们利用了42款特种武器,高强度渗透攻击。比如在2022年起,美方利用某境外品牌手机短信服务漏洞,秘密控制国家授时中心多名工作人员的手机,窃取通讯录、相册等敏感数据,并获取计算机登录凭证。这就是为什么国家要官方关键机构和单位人员必须用国产手机、系统的主要原因,美国在其科技企业产品中安装“后门”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然而有些人就是不信邪。</b></p> <p class="ql-block"><b>在之后美方通过窃取的凭证入侵内部网络,刺探系统架构,为后续攻击绘制“地图”。在做好破门、侦察阶段后,开始准备攻击,部署新型网络作战平台,启用42款特种网攻武器,针对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实施高强度渗透,企图窃取数据并瘫痪系统。但是美方一开始的刺探和入侵,就被国安察觉和掌握了,而且我们早就有准备。从铯原子钟到操作系统全链条我们都是自主可控的,还有不可破解的“量子密钥”,此外我们还有北斗卫星 + 光纤授时,多种方案并存,所以就算一种方式被干扰,其他照样顶用,美国的失败是必然的。</b></p> <p class="ql-block"><b>这次博弈属于是“时间主权”之争,全球只有中美能独立研制国家标准时间设备,而中国的授时精度已跃居世界第一。美国想通过攻击授时系统,达到三个阴险目的:瘫痪我们的基础设施、核心设备,不动一枪一弹就让社会停摆;窃取军事机密,导弹制导、卫星侦察都离不开精准时间,数据被盗等于国防裸奔;维持主导地位,从 GPS 到国际原子时,美国一直垄断时间话语权,他们是不会允许中国在这方面超越他们的。</b></p><p class="ql-block"><b>不知道这样的暗战还有多少,但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关键岗位别用境外设备,从芯片到操作系统支持国产技术,自主可控才是真正的安全。同样地,构筑国安坚固堡垒也需要全民参与。</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