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11年2月6日星期天兔年正月初四,阴。</p><p class="ql-block">       老爸的老家在离平南县城20公里外的思旺镇。老陈一家在桥头的一家米粉店吃了早餐,买了几箱水果和一斤平南特产鱼腐,形状类似豆泡,里边裹着剁碎的鱼肉。9点钟来到了思旺镇的亲戚家。</p><p class="ql-block">       一块块菜畦错落有致,葱郁的蔬菜们尽情舒展着身姿,有的叶片鲜嫩欲滴,有的茎秆挺拔昂扬,像是在进行一场绿意的竞赛。远处的龙眼树郁郁葱葱,为田园添上一抹深绿的底色。几座建筑在朦胧的天际下若隐若现,与眼前的田园形成了独特的城乡交融画面。微风拂过,菜叶轻轻摇曳,仿佛在诉说着这片土地的质朴与生机,土地浸润着农耕的烟火气,满是宁静与惬意,勾勒出平南乡村独有的田园诗意。</p>  <p class="ql-block">       这片田园如同一幅质朴的乡村画卷。近处长满嫩绿作物的田垄整齐排列,像是大地的绿色琴键,其间还夹杂着各类蔬菜,叶片在微风里轻轻晃动,满是生机。</p><p class="ql-block">       不远处的水田,或蓄着水,或留着稻茬,在天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后方错落着新旧交织的房屋,灰砖红墙间,有树木点缀,还能瞧见人影,满是乡村的宁静与劳作的暖意,将田园的质朴与生活的气息融合得恰到好处。</p>  <p class="ql-block">  这处乡村景色,因一棵苍劲的古榕而充满了岁月的厚重感。古榕枝干粗壮如虬龙,肆意向四周伸展,繁茂的绿叶织就成巨大的绿伞,将阳光筛成斑驳的光点。树干上系着的红色祈福带,在微风中轻轻飘动,寄托着村民的祈愿,也为古榕添了一抹灵动的红。</p><p class="ql-block">       旁边的黄砖老房,灰黑的瓦片错落铺就,墙上的十字形窗洞颇具特色,与古榕相依相伴,仿佛在共同讲述着乡村的古老故事。远处还有另一棵形态相似的古榕,连同散落的屋舍,在这片土地上勾勒出一幅宁静而富有底蕴的乡村图景,处处浸透着时光的韵味与乡土的温情。老爸就是在这里长大的,读书学习,后来到桂平参加高考,考上了广西师范学院(即现在的广西师范大学)物理系。</p>  <p class="ql-block">       大榕树代表了村落的古老,树上贴了不少祈福的红纸。这棵古榕的树根,是岁月与生命力量的绝佳呈现。它的根部虬曲盘结,形态各异,有的如兽类盘踞,有的似波纹荡漾,表面布满了深浅不一的沟壑与凸起,还附着着斑驳的苔藓,尽显沧桑古朴。</p><p class="ql-block">       红色的祈福纸点缀在树根之上,鲜艳的色彩与深沉的灰褐树根形成强烈对比,既添了几分灵动,又饱含着村民的虔诚祈愿。旁边的黄砖老墙与之呼应,共同勾勒出乡村特有的古朴韵味,每一处纹理都似在无声诉说着古榕历经的风雨,每一丝褶皱都藏着乡村的岁月故事。</p>  <p class="ql-block">  大榕树下有村民或闲坐交谈,或休憩劳作,烟火气在古榕的庇护下悠悠弥漫。远处的树木与屋舍相映成趣,古榕的沧桑、乡村的质朴与生活的暖意融为一体,令人感受着乡村的静谧与绵长。</p>  <p class="ql-block">       村里陈姓家族的祠堂-伯雄堂。这处陈家祠堂颇具岭南乡土特色,明黄色的砖墙在蓝天的映衬下格外醒目,屋顶覆着青绿色的瓦片,屋脊上双龙戏珠的陶塑栩栩如生,红褐的龙身与鲜艳的珠饰,尽显古朴中的灵动。</p>         门楣上方“伯雄堂”的匾额庄重典雅,两侧楹联“业创姚墟万世家声丕振;派承颍水千秋俎豆长绵”,传递着家族的渊源与传承。木质门窗古意盎然,左侧窗棂的镂空花纹精致细腻,门前红绸点缀,更添几分肃穆与喜庆。大伯的儿子,也就是老陈的堂哥准备了祭祖的大公鸡和水果,路上还在村里的小卖部买了两串大鞭炮。陈家祠堂将建筑的工艺之美与宗族的文化底蕴融为一体,记录着家族的历史与荣光。  <p class="ql-block">  族谱。续二十代的字样表明这里的陈家历史悠久,逾越千年。</p><p class="ql-block">       伯光鸣辅国,忠恕立尚纲。居业文章大,积善万世昌。崇贤兴宗泽,实才振家邦。金珠昭良玉,荣桂兆安康。</p><p class="ql-block">        老陈在族谱上找到了自己的名字,当年考上北大,也算是为祖上增光了。</p>         摆上供品,燃起供香。向先人祈福。         影壁上的小香炉。天官赐福。  <p class="ql-block">       陈家祠堂的屋顶极具岭南传统建筑艺术韵味。青灰色的瓦片整齐铺就,纹理细腻,与上方的装饰形成鲜明对比。屋脊上的双龙戏珠雕塑尤为夺目,龙身以橙红为主色调,鳞片刻画细致,姿态矫健,仿佛正腾云驾雾,双龙中间的宝顶造型精美,红珠点缀其间,更显庄重华丽。</p><p class="ql-block">       屋脊设计将传统工艺与文化寓意融合,龙的形象象征着权威与祥瑞,雕刻彰显着工匠的精湛技艺,既展现了宗祠建筑的威严气势,又蕴含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是岭南宗祠建筑艺术中极具代表性的细节呈现。</p>         老陈点燃了万头大炮仗,袅袅烟火中寄托着对先人的追思与后世的祝福。         老陈和老爸老妈在陈家祠堂前留个影。         兄弟俩和老爸。         老陈兄弟俩及堂哥与老爸。老爸是七兄弟姐妹中最小的,堂哥今年70岁了,年纪和老爸只差两岁,却要管老爸叫叔。         伯雄堂旁的废弃土坯房是老爸小时候住过的地方,猪圈也还在,不过现在已经没人住了。有联云:金虎辞岁招财进,玉兔迎年接福来。  <p class="ql-block">       这处古屋满是岁月雕琢的痕迹。土黄色的夯土墙与斑驳的白墙相间,墙面上裂痕与剥落的痕迹清晰可见,似在无声诉说着过往的风雨。灰黑的瓦片覆盖在屋顶,部分瓦片残缺,露出底下的木梁,更添几分沧桑。</p><p class="ql-block">       几扇木质门窗古朴厚重,门上贴着的红色对联残片,为这古朴的建筑点缀出一丝鲜活的色彩。屋前杂草零星生长,与古屋的斑驳墙面相融,整体画面将乡村古屋的质朴与历史的厚重感交织,充满了时光的印记,留存着乡村的旧日风貌。</p>         郁郁葱葱的龙眼树。         另一家亲戚小楼前堆满了葛薯。“思薯一号”品种品位较高,口感较好,各种微量元素含量丰富,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厚爱,产品远销全国各地。  <p class="ql-block">       葛薯在平南县又被称为“三百捧”或“山葛薯”,其学名为豆薯。平南县内思旺、官成、介思、大新和大安等乡镇有大量种植,其中思旺镇是著名的葛薯生产加工基地,种植面积达1万多亩,年产量约2.2万吨。葛薯富含淀粉、糖类、蛋白质以及钙、铁、锌等多种微量元素,具有益气养阴、补脾益肺等功效。其肉质洁白、嫩脆、香甜多汁,可生食,如当水果直接啃食,也可熟食,用于炒菜、煲汤等,还能加工制成葛粉、葛薯糕点等。</p>  <p class="ql-block">       广袤的田地里,嫩绿的作物星星点点,孩童在田野上玩耍,大人在田里劳作,眼前的田园宛如一幅动静交织的农耕画卷。远处的房屋新旧错落,灰砖建筑古朴沉静,红砖楼房则带着几分现代气息,其间绿树成荫,与田园的绿意呼应。朦胧的天光下,乡村的质朴、农耕的辛劳与时光悠然融合,画面浸透着乡土的气息,书写着田园的日常。</p>         老陈十岁时跟着老爸老妈从百色回到这里过年,曾经在这座老楼上住过。  <p class="ql-block">  如今老家盖了新楼,这是一栋充满乡村生活气息的红砖民居。红砖外墙质朴粗犷,与白色的门廊、阳台形成鲜明对比。阳台的白色栏杆精致小巧,门窗上张贴的红色对联与“福”字,洋溢着浓浓的烟火气与节日氛围。屋前的泥土院落里,堆放着农具杂物,更显生活的真实感。一侧绿树葱郁,为建筑增添了一抹自然生机,也透着家的温暖与乡村的质朴。</p>  <p class="ql-block">  然后去看望92岁高龄的四姑,即老爸的四姐,给老人家封了个红包。鸿禧春联:竹报平安福寿长,花开富贵丁财旺。门上迎春接福、恭喜发财、合家平安、万事胜意、老少平安的红纸条寄托着淳朴的祈福之情。</p>         最后到六姑家,见到了六姑、姑丈及其子女,并吃了六姑孙子的喜宴。老陈给六姑送了个红包,却又收回了好几个红包。         农村的婚礼是热闹的,客人随来随吃,菜品也很丰盛,白斩鸡与扣肉是必不可少的。  <p class="ql-block">       这扇古旧的木门,是乡村民俗文化的生动缩影。门板上的门神年画色彩艳丽,武将形象威风凛凛,左侧门神旁的“日”字与右侧的“月”字,寓意着日夜守护。门上的红底黑字条幅,写着“出入平安”“迎春大吉”等吉祥语,传递着村民对生活的祈愿。</p>  <p class="ql-block">       色彩浓烈的门神年画,主体是秦叔宝的形象。画面以大红色为底,喜庆而庄重。秦叔宝头戴金盔,面容威严,浓眉倒竖,胡须飘逸。身上的铠甲纹饰繁复,金、蓝、绿、粉等色彩交织,甲胄上的兽头装饰栩栩如生,尽显武将的威武气势。他一手持剑,一手握刀,姿态雄健,仿佛正镇守门户。左上角的“日”字图案火焰环绕,增添了神圣感,右侧“秦叔宝”的题字清晰醒目。</p>  <p class="ql-block">       这幅门神年画的主角是尉迟恭,头戴绿金相间的头盔,面容威严,浓眉怒目,络腮胡与八字胡尽显武将的粗犷气势。他身披绿、红、金三色交织的铠甲,甲胄上的兽头装饰精致生动,腰间彩带飘逸,手持大刀与金鞭,姿态威武,仿佛正守护着门户。右上角的“月”字图案衬以祥云,左侧“尉迟恭”的题字清晰可见。两幅年画色彩浓烈,线条细腻,将传统门神的威严与祈福寓意展现得淋漓尽致,充满了浓厚的民俗文化韵味。</p>         婚宴现场充满了喜庆的气氛。佳年顺景富贵添,新春大吉丁财旺。         老陈一家大约下午两点离开思旺镇,赶回南宁。老弟可能是被老陈传染感冒了,身体不适,回南宁只能由老陈开车了。归途中遇见乡村日落的美妙一刻,为这段老家之行画上了一个完美句号。天边被夕阳晕染成温柔的粉橙色,一轮红日如宝石般悬在天际,将周围的云霞都镀上了暖金。近处的草木在余晖里勾勒出深浅不一的剪影,树木枝桠错落,草叶随风轻晃。远处的山峦若隐若现,与村落的屋舍一同沉浸在这静谧的暮色中。整个画面像一首舒缓的田园诗,把乡村日落的宁静与柔美,都藏在了这层层叠叠的光影与色彩里。<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