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之光,永耀华夏:纪念毛炳权院士诞辰92周年

咏梅

<p class="ql-block">在人类文明的长河中,科学如同一束穿透迷雾的永恒之光,照亮了人类探索未知、改造世界的征程。而化学,作为科学的重要分支,更是以其独特的魅力,在物质世界的微观与宏观之间架起桥梁,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从古老的炼金术到现代的高分子材料,化学的每一次突破都深刻影响着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p><p class="ql-block">在华夏大地的科技星河中,有这样一位科学家,他以毕生的精力投身于化学研究,尤其是高分子化工领域,用智慧和汗水书写了一部部科技创新的传奇。他,就是毛炳权院士——一位在化学领域取得卓越成就的科学家,一位为国家和人民做出巨大贡献的杰出人物。</p><p class="ql-block">值此毛炳权院士诞辰92周年之际,我们怀着无比崇敬和怀念的心情,追忆他的一生,缅怀他的功绩,传承他的精神。毛炳权院士的一生,是“秉志报国”的一生,是“点石成金”的一生。他不仅在科学研究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更在精神层面上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他的一生,是对“科学报国”这一崇高理念的最好诠释,也是对我们这一代人的深刻启示。</p><p class="ql-block">让我们一同走进毛炳权院士的世界,感受他的人格魅力,学习他的科研精神,传承他的报国情怀。让化学之光,永耀华夏,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激励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p> <p class="ql-block">求学之路,奠定科研根基</p><p class="ql-block">1933年11月2日,毛炳权出生于广东省东莞市。成长于动荡年代的他,深知国家强大的重要性,怀揣着科技报国的梦想,踏上了求学之路。1952年,他进入大连工学院化工系学习,展现出了对化学的浓厚兴趣和卓越天赋。随后,他在北京俄文专修学校学习俄文,为前往苏联深造做准备。1954年,毛炳权前往原苏联莫斯科门捷列夫化工学院高分子材料专业学习。在苏联的学习生涯中,他全身心投入到专业知识的学习中,并积极到当地工厂实习,为日后的科研工作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1959年,毛炳权从门捷列夫化工学院硕士毕业后毅然回国,投身到祖国的化学研究事业中。</p><p class="ql-block">科研征程,铸就辉煌成就</p><p class="ql-block">回国后的毛炳权先后在成都工学院和化学工业部北京化工研究院工作。他长期从事烯烃聚合工艺和聚合催化剂的研究,为我国聚丙烯催化剂技术的发展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p><p class="ql-block">毛炳权参与研制成功的中小型间歇液相本体法聚丙烯装置得到广泛推广,为我国聚丙烯工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他研制成功的聚烯烃N型高效催化剂及聚合工艺,更是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该催化剂取代了进口催化剂,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确立了我国在世界聚丙烯催化剂领域的强者地位。1984年底,N催化剂研制成功,开创了全新的N催化剂体系。此后,N型催化剂相继获得5项外国的专利,并以1800万美元成功转让给美国Phillips石油公司,在Engelhard催化剂公司生产,在世界范围内出售,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p><p class="ql-block">毛炳权的科研成果多次获得国家及省部级奖励,包括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次)、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2次)。1985年,他凭借以炼厂气为原料的千吨级聚丙烯技术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993年,“聚烯烃N型高效催化剂及聚合工艺研究”获国家发明奖二等奖;2003年,“聚丙烯新型高效球催化剂的研究开发及工业应用”又获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2004年,他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截至2015年6月,他在中国国内外公开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为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理论依据。</p> <p class="ql-block">爱国情怀,践行报国之志</p><p class="ql-block">毛炳权院士的一生,是爱国报国的一生。年轻时,他曾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保家卫国。留学期间,毛主席看望留苏学生时发表的“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这一经典演讲,深深激励着他,让他梦想着有朝一日用学到的知识报效祖国。回国后,他将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科研工作中,为我国石油化学工业的发展贡献力量。</p><p class="ql-block">即使退休在家多年,他依然心系单位的发展。他说:“琢磨了一辈子这些方面的问题,现在让我停下来不去想,很难做到。”二十多年前,毛炳权回东莞考察,看到家乡工业起飞,便萌生了以科研助力东莞发展的想法。直到2019年生益科技成立院士工作站,这一想法才变为现实。他说:“东莞是我故乡,我得为她做点什么。”这种对家乡的深情和对国家的热爱,贯穿了他的一生。</p><p class="ql-block">育人精神,照亮后学之路</p><p class="ql-block">毛炳权重视化工领域的人才培养,他认为国家要强大,就必须进行工业化建设,科学非常重要,学生要掌握好知识,将来学成之后就能为国家服务。他关注年轻科研人员的成长,创立了“毛炳权青年科技奖励基金”,已授予88名科技工作者,很多获得者已成长为北化院各专业领域的中坚力量。他在北京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设立了“毛炳权院士专项奖学金”,用以鼓励同学们好好学习,以优异成绩报效祖国,服务人民。</p><p class="ql-block">精神长存,引领未来发展</p><p class="ql-block">毛炳权院士以其卓越的科研成就、深厚的爱国情怀和高尚的育人精神,成为了我国石油化学工业领域的一座丰碑。他的一生,是为科学事业不懈奋斗的一生,是为国家和人民无私奉献的一生。他所展现出的自主创新精神、团队协作精神和爱国奉献精神,将永远激励着广大科技工作者。</p><p class="ql-block">在毛炳权院士诞辰92周年之际,我们纪念他,不仅是缅怀他的功绩,更是要传承和弘扬他的精神。在新时代,我们要以毛炳权院士为榜样,勇攀科技高峰,为实现我国从化工大国向化工强国的转变贡献自己的力量。让这束化学之光,永远照耀华夏大地,引领我国化学工业不断向前发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