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爱在旅途,更在坚守;爱在山河无言,更在气贯长虹。七十年风雨兼程,一代代四川石油人以血肉之躯铺就能源动脉,用忠诚与担当挺起了民族工业的脊梁。他们从巴一井出发,踏破荒岭,点燃火种,将青春与生命熔铸于大地深处,只为那一声钻机轰鸣唤醒沉睡的能源宝藏。他们是拓荒者,是战士,更是默默托举国家崛起的脊梁。</p> <p class="ql-block">从巴一井出发:四川石油人七十载征途,气贯山河谱华章。1955年,一声开钻的号角划破寂静山野,巴一井的钻头深深扎入四川盆地的红色岩层,也扎进了新中国能源史的开端。那一刻,不仅是技术的启航,更是信念的迸发。七十年来,一代代石油人以“我为祖国献石油”的赤诚,在千沟万壑中踏出铿锵足迹,用热血与汗水铸就西南能源屏障,让滚滚气流汇入国家命脉,挺起民族工业不屈的脊梁。</p> <p class="ql-block">奠基立业,艰苦卓绝启征程(1950s-1960s)。在百废待兴的年代,第一代四川石油人以“青石板上闹革命”的豪情,迎难而上。没有路,就肩扛背驮;没有设备,就土法上马。他们在硫化氢弥漫的险境中穿行,在复杂地质的迷宫中探索,用双手托起新中国首个天然气工业基地——圣灯山气田。这不仅是资源的发现,更是精神的丰碑。他们以血肉之躯叩问大地,用信仰点燃火种,为共和国工业注入第一股“四川能量”,在民族复兴的版图上刻下石油人的铮铮誓言。</p> <p class="ql-block">攻坚克难,气龙腾跃壮山河(1970s-1990s)。当国家建设呼唤更多能源,川东气田石油人挺进更深的地层,向“勘探禁区”发起冲锋。威远大会战硝烟未散,卧龙河、五百梯、大天池接连奏凯。他们在高陡构造中破局,在裂缝储层里寻宝,建成我国最复杂的天然气产输系统。川气出川,气贯千里,清洁能源如江河奔涌,滋养华中、润泽华东。这不仅是技术的飞跃,更是脊梁的延伸——他们以铁肩担使命,用气龙腾跃书写了民族能源自强的壮丽篇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开拓创新,砥砺奋进谱新篇(21世纪以来)。新时代的号角催人奋进,川东石油人勇闯页岩气“无人区”。在涪陵,他们攻克深埋高压、地表破碎等世界级难题,实现页岩气规模化商业开发,使中国成为全球第三个掌握核心技术的国家。安岳气田横空出世,探明储量创全国之最。四川,作为首个天然气年产量破千亿的省份,已成为国家战略能源支点。这背后,是无数石油人夜以继日的攻坚,是智慧与勇气的结晶,更是民族脊梁在科技前沿的巍然矗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不枉过往,更拓未来。七十年峥嵘,从巴一井的星火到千亿方大气区的璀璨,每一步都镌刻着奋斗的印记,每一程都闪耀着报国的光芒。这七十年,是技术突破的七十年,是产量跃升的七十年,更是精神传承的七十年。一代代石油人将个人命运融入国家脉搏,用青春诠释“苦干实干”,以生命践行“三老四严”。他们不是英雄的符号,却是最坚实的脊梁——默默支撑起一个大国的能源尊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历史照亮未来,征程未有穷期。站在七十周年的历史节点,四川石油人肩负新使命:保障能源安全,推动绿色转型,引领高质量发展。面对深层资源的挑战与能源革命的浪潮,他们正以开放之姿、创新之智、拼搏之志,在非常规油气、新能源融合、智能化转型中再启新程。从巴一井出发的油气长龙,正以更加磅礴的气势,奔向更加壮阔的未来——而那奔流不息的,不只是天然气,更是民族脊梁跳动的脉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