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祖国河山锦绣美如画,历史文化厚重悠深,古迹名胜数不胜数。</p><p class="ql-block"> 我们退休以后,闲空时间多起来了,趁还走得动、走得开之际,我们乐意到处走走、看看,观赏祖国大好河山,观赏厚重悠深的历史文化遗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本美篇,记录的就是我们在河南省安阳市探访一些名胜古迹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 安阳市,位于河南省最北部,是河南省辖地级市,豫晋冀三省区域性中心城市。</p><p class="ql-block"> 安阳市,现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具有30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都;古称相、殷、邺、邺城、邺都、相州、彰德等,是早期华夏文明的中心之一,是甲骨文的故乡,《周易》的发源地,享有“中国七朝古都”之誉,我国“八大古都”之一;商王盘庚迁都,武丁兴商,我国古代首位率兵征战的女将军妇好,由奴隶拜相的傅说、研撰《周易》的周文王、春秋战国时期魏国巧治邺城的西门豹、赵国丞相蔺相如、窃符救赵的魏国信陵君、破釜沉舟的项羽、三国枭雄曹操、南宋抗金名将岳飞、清末民初的袁世凯等名人轶事层出不穷,久为传扬……</p><p class="ql-block"> 安阳市,文物古迹极为丰富。郭沫若先生曾经赋诗赞美安阳:“洹水安阳名不虚,三千年前是帝都,中原文化殷创始,观此胜于读古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2019年10月下旬,我们“自由行”旅游观光,来到河南省安阳市,饶有兴致地探访了一些名胜古迹……</p> <p class="ql-block"> (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殷墟,是我国至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并为考古学和甲骨文所证实的商朝后期都城遗址,商盘庚十四年(公元前1319年),商王盘庚将商都城迁于此处。自盘庚始,到帝辛亡国止,商朝共8代12位君王在此处统治了273年。这一时段,此处一直是商朝后期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中心。商朝覆灭后,此处逐渐沦为废墟。</p><p class="ql-block"> 殷墟,位于河南安阳殷都区小屯村,由殷墟王陵遗址、殷墟宫殿宗庙遗址、洹北商城遗址、后冈遗址、族邑聚落遗址、宗族墓地群、甲骨窑穴、铸铜遗址、手工作坊等构成,总面积约36平方公里。</p><p class="ql-block"> 殷墟,现为我国5A级旅游景区,我国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地、“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们慕名来到殷墟游览观光。</p> <p class="ql-block"> 身着红马甲的博物馆“文明使者•志愿者”讲解员,主动走近我们,免费提供“导游兼讲解员”服务,引导我们参观,热情细致地讲解,不急不徐,亲切平和,给我们留下颇好的印象……</p> <h3> 殷墟宫殿宗庙遗址大门门栅两边的装饰龙纹图,来自从殷墟发掘出土的青铜器具纹饰……</h3> <h3> 博物馆外草坪上摆放的青铜器“司母戊大方鼎”复制品。</h3><h3><br></h3><h3> “司母戊大方鼎”出土文物原件,高133厘米,长110厘米,宽78厘米,重875公斤,是现今为止发现的世界上最大最重的古代青铜器。</h3> <h3> 来殷墟博物馆参观学习的,有不少中小学生……</h3> <h3> 博物馆展览橱柜里的青铜酒具之一……</h3><h3><br></h3><h3> 殷墟出土的青铜器,约5000件左右,分为:礼器、乐器、兵器、劳作工具、生活用具、装饰品、艺术品等,形制丰富多样,纹饰繁缛神秘,反映了殷商时期特有的宗教情感和审美观念,达到了我国青铜时代发展的巅峰,在我国古代文明史上有极高的研究价值。</h3><h3><br></h3><h3> </h3><h3><br></h3> <h3> 博物馆展览橱柜里的玉器之“辈辈高飞”:大鸟背上驮着小鸟,揹着飞,意喻:辈辈高飞……</h3><h3><br></h3><h3> 以青铜器、玉器为代表的殷墟文物表明:殷商时期的手工业空前发达,不仅门类齐全,而且工艺水平极高!</h3> <h3> 博物馆展览橱柜里的刻有文字的龟甲壳。</h3><h3><br></h3><h3> 殷墟出土的有字甲骨约15万片。</h3><h3> 甲骨文,是我国汉字的前身,是世界“三大最古老的文字”之一。</h3><h3> 甲骨文的发现,不仅证明了古老的汉字是独立起源的,还提供了我国古代独立的文字造字法制,由此产生了“甲骨学”这门新的学科,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h3><h3> 甲骨文记载的内容很丰富,涉及了殷商的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的各个方面,对全面复原殷商社会史具有重要意义,被称为我国古代乃至人类最早的“档案库”。</h3><h3> 甲骨文记载的历史资料,将我国有文字记载的可信历史推前到了商朝。</h3> <h3> 博物馆展示的甲骨文范例</h3> <h3> 博物馆展览的考古发掘出的殷代车马坑。</h3> <h3> 妇好,是商朝第22位君王武丁的第一个王后,颇为能干,能率兵打仗,曾率兵征伐龙方,是商王武丁的“贤内助”,备受尊崇,其拥有的军功及政治地位,是其他王妃无法相比的。</h3><h3> 殷墟王陵区里的妇好墓,是至今为止发现的唯一一座保存完整的商王室成员墓葬,也是唯一能与甲骨文联系起来并断定年代、墓主及其身份的商代王室成员墓葬。</h3> <p class="ql-block"> (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安阳市辖的汤阴县境内的“羑里城”游览观光。</p> <h3> 进入“羑里城”大门,首先看到是:高大的周文王塑像。</h3> <h3> 祈祭周文王的大殿</h3> <h3> 周文王塑像</h3> <h3> 据导游介绍,大殿内的彩绘壁画,简述的是周文王的史迹:</h3><h3><br></h3><h3> 此图故事为:周文王的诞生。</h3> <h3> 此图故事为:周文王实施仁政,颇受百姓欢迎。</h3> <h3> 此图故事为:商纣王猜忌周文王,将周文王拘于羑里囚禁。</h3> <h3> 此图故事为:周文王力劝商纣王废除“炮烙”酷刑。</h3> <h3> 此图故事为:商纣王将周文王的一儿子杀害烹制为肉羹,逼周文王吃下。周文王得知肉羹是自己儿子肉身所做,强忍悲愤吃下;后来到荒僻处,将吞下去的肉羹吐出,吐出的肉羹变成兔子离去,周文王从此不再食兔子……</h3> <h3> 此图故事为:周文王寻訪贤良之士,幸遇八旬老翁姜子牙……</h3> <h3> 此图故事为:周文王率众起兵,讨伐残暴荒淫的商纣王……</h3> <h3> 周文王的部队推翻了商王朝的统治,建立了周王朝统治政权 …</h3> <p class="ql-block"> (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汤阴县城的岳飞庙游览观光。 </p> <h3> 跨进庙门,就看到了这组策划害死岳飞的5个奸人长跪着的铸铁塑像:</h3><h3> 自左至右:王俊、万俟𥜽、秦桧、王氏、张俊。</h3> <h3> 祈祭岳飞的大殿。</h3> <h3> 大殿里的岳飞塑像。</h3> <h3> “岳飞庙”里的忠贞人士塑像剪辑:</h3><h3><br></h3><h3> 岳云:为岳飞长子,自幼随父征战,屡立战功,后随父一起被杀害。</h3> <h3> 张宪:为岳飞爱将,作战骁勇,指挥有方,屡立战功,后遭诬陷,与岳飞父子一同被杀害。</h3> <h3> 岳银瓶:为岳飞小女,性刚烈,闻其父被害,欲赴朝廷申辩,因受阻而未果,遂抱银瓶投井而死。后世人因其死于父难,感其忠烈,称誉其为“孝娥”。</h3> <h3> 岳飞的四个儿子:次子岳雷、三子岳霖、四子岳震、五子岳霆。</h3> <h3> 岳珂:岳飞之孙、岳霖之子,官至嘉兴府知府,权尚书户部侍郎;是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曾上书朝廷,为其祖父岳飞申冤。</h3> <h3> 牛皋:岳飞得力部将,性勇猛,随岳飞南征北战,战功卓著。</h3> <h3> 杨再兴:原为曹成部将,与岳家军交战,被张宪擒获,后归顺岳飞,作战英勇,成为岳飞抗击金兵的得力干将。</h3> <h3> 陆文龙:《说岳全传》中人物,岳飞后期抗击金兵的得力干将。</h3> <h3> 何元庆:《说岳全传》中人物,岳飞后期抗击金兵的得力干将。</h3> <h3> 这副门联颇为耐人回味……</h3> <h3> 岳飞庙里展览室中展示的我国领导人观赏岳飞史迹的评说。</h3> <h3> 汤阴县城街头矗立的岳飞铜像。</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