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三十载职场光阴,如一本厚重的书,一页页翻过。从初入社会时的意气风发,到如今已沉淀为两鬓的微霜与心底的从容。这些年,看惯了人来人往,潮起潮落,渐渐明白一个朴素的道理:人生在世,贵在“守度”。所谓守度,不是平庸,而是寻得那份恰如其分的淡然与安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民间那句“过劳者死”的老话,年轻时只觉是危言耸听,如今品来,字字皆是先人血泪凝成的智慧。它说的并非宿命的无奈,而是对一种生命规律的敬畏。这世间,仿佛真有一杆无形的秤,衡量着每个人的福分与承载。你端什么碗,吃什么饭,看似偶然,其中却交织着性格、见识与境遇的必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犹记母亲当年常对我们念叨:“孩子,只管内心向善,莫要硬跟自己的命拗劲。”她的话语温和,却带着泥土般的坚实,“地里的秧苗,硬要它长成参天大树,不但秧苗受苦,那块地也废了。”那时我很小,哪里听得进去,总以为人定胜天,亩产万斤。直到在职场中,亲眼见过有人将生命的全部心力,孤注一掷地押给名为“进升”的赌局,如扑火的飞蛾,最终灼伤了身体,也疏离了友情。我才恍然,那些超出自己筋骨所能负荷的重量,即便勉强扛起,带来的也未必是荣耀,或许是长久的隐痛。若你能扛五十斤,便莫去贪恋八十斤的风光,这并非怯懦,而是对自身边界的清醒认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同样令人叹息的,是那些过于“聪明”的某些人。他们将玲珑心窍全用于人际的脉络算计,于一啄一饮间都要占得先机。办公大楼的院落之地,在他们眼中便是纵横捭阖的战场。起初,他们似乎总能多分得一杯羹,不劳而获快人一步。然而,人算终不如天算。算得清的是眼前利害,算不清的是人心背向与长远福泽。当身边的真诚日渐稀薄,信任的桥梁摇摇欲坠,那费尽心机得来的便宜,反倒成了困住自己的牢笼。《红楼梦》里“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的喟叹,穿越百年,依旧警醒着世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走过半生,方才懂得,真正的智慧,恰恰在于懂得收敛锋芒,在于明白“大智若愚”的妙处。它是不去算计的坦荡,是不盲目攀比的安心,是挣不了大钱便安心挣基本生活费的踏实。各人吃着各人的饭,滋养着自己的日子,健康、平和、长久,这本身便是人间至宝。膨胀的欲望是吹向生命之舟的狂风,而知足的心,才是压舱的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如今,步入人生的下半场,一点也不羡慕那些口号喊得响亮、赚钱很多的人。我更愿倾慕那些走得最稳、笑得最久的人,我们平静享受那颗安宁、喜悦、充盈的初心。人生最好的境界,原来是“花看半开,酒饮微醺”。是以豁达,淡看名利场的云卷云舒;是以珍重,守护身心的康健;是以从容,行于自己认准的道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三十载春秋磨砺,最终教会我的,不是如何去争,而是如何安守自己的一方心田。在这方田里,劳碌有息,智慧有光,生命如静水深流,温润而绵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1月2日和大姐在北京通惠河畔散步时的感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