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这世上,有许多看不见的线,划定了关系的疆域。师生,夫妻,手足,亲朋……每一条线都像地图上清晰的国界,告诫我们何处该止步,何种情感才算“得体”。可我这半生,似乎总在不知不觉中,踏过这些线,走入一片片地图上未曾标明的、温暖而丰饶的旷野。</p> <p class="ql-block"> 下午,我一个人来临沧。当开车经过彩虹桥时,深躲云层的阳光突然照在桥头的酒店,外墙及窗户全都染成暖金色。此时的我是那么地想念那些为了进我的课堂不辞辛苦远道而来的孩子!我想起那个去大理时买了顶帽子却不知道讲价的孩子;我想起那个在作文里写下“祁妈我爱您”的女孩;我想起那个上初二的小家伙羞涩又勇敢的眼神……</p> <p class="ql-block"> 在世人看来,师生之间,隔着一张讲台的距离。传道、授业、解惑,便是全部契约。一旦下课,便应各自东西。这是理应的“界限”。可情感哪里理会这等僵硬的东西?当一颗心真切地触碰另一颗心的战栗与渴望时,那种牵挂便如这桥下不息的水流,早已按耐不住澎湃至远。别人眼中清晰的“师生”界线,于我,早已在眼里温暖成一片雾霭。</p> <p class="ql-block"> 也有人说:“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古老的谚语像一枚冰冷的印章,试图定论世间大多数姻缘。它划定了一条现实的界线:利益与风险共担的限度。起初,我也单纯地以为爱是风花雪月,是并肩看夕阳的缱绻。直到体检报告单上出现令人心惊的词汇,直到今年所遇的种种坎坷,方才惊觉,那条界线之下,是深渊。</p> <p class="ql-block"> 也正是在这深渊的边缘,我窥见了自己那颗最决绝的心!我可以为枕边这个许下一生誓言的人,燃尽所有的光与热,乃至生命;我可以为那个喊我“妈妈”的人,毫不犹豫地挡在任何灾厄之前。这种“越界”,超越了生物自保的天性,悖逆了明哲保身的世故。它很傻,很天真,却是我能为“家”这个字眼,写下的最锋利的注脚。这条界,我越得心甘情愿,越得向死而生。</p> <p class="ql-block"> 关于兄弟姊妹,我们出生在同一个巢里,羽翼丰满后,便飞向各自的天空,筑起新的窝巢。社会惯例告诉我们,兄弟姐妹,成了“亲戚”。各有家庭,各有利害,中间理应有一条名为“分寸”的界线。可为什么,听闻他们遭遇困顿,心就会紧紧绷住,寝食难安?为什么出嫁这么多年,我仍称哥哥的家为“我家”,弟弟的家为“我家”,而我的家在他们面前我总说“我们家”!因为我们的血脉,是地下深埋的根茎啊!表面各自开枝散叶,地底却早已缠绕共生。他们的痛,是我的痛;他们的难,是我的难。这不是负担,而是生命底色里自带的、无法切割的一部分。这条基于血缘又超脱其上的界线,我越得理所当然,越得无怨无悔。因为我们曾共享生命最初的温度,这种联结,早已刻进骨子里。</p> <p class="ql-block"> 对于那些熟人、亲戚乃至朋友,有时我能清晰地感觉到那份“利用”———言语里的算计,行事中的功利。理性的界线在亮起红灯,警告我止步。可我却常常选择做“糊涂人”,欣然踏入不公平的陷阱。就如2023年我经历的那件事,其实轻而易举就能识别,很多人在利益面前是不分对错不讲立场的!我并非不识人心诡谲,只是宁愿相信,他们每一次的开口,背后或许都藏着一段不忍言说的窘迫。我越过那条精明计较的界线,不是软弱,而是选择。我选择看见算计之下可能存在的无奈,选择用一次“心甘情愿”的付出,去兑换一丝微弱的可能性——或许,这样能成为他人寒冷冬夜里的一根火柴。这种行为无关强弱,只是一种内心温柔的秩序而已。那件事过后闺蜜说,不要什么人都去相信,但也不要什么人你都不再相信!我笑着说:我还是我!</p> <p class="ql-block"> 人生海海,界限森森。而我,愿做一个永恒的“越界者”。用感情的真挚,去挑战关系的教条;用内心的良知,去重新绘制人与人之间的地图。这些越界,或许不合规矩,却合乎我心。它们让我平凡的生活,拥有了波澜壮阔的内在风景。界线之内,是安全与冷漠;界线之外,才是爱与慈悲的无垠之地。我愿永远流浪于此,此心安然,此身不悔。</p> <p class="ql-block">拍摄:弦续未央</p><p class="ql-block">出镜:弦续未央</p><p class="ql-block">文字:弦续未央</p><p class="ql-block">2025.11. 2 云南 云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