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变化

荞肆.

<p class="ql-block">  长夏逝去,凉秋悄来。阳光收敛着,穿过树叶的缝隙,筛下斑驳的光影,提醒着我那年初秋与好友梅在老家漫步畅谈的情景。</p><p class="ql-block"> 梅说盐城地处苏北,交通不便。从南京来盐,坐大巴一路晃晃悠悠走了四五个小时,一路上要经过好多小乡镇,车子停来停去,坐得人腿都麻了。要是遇上雨天,乡下的小路还会变得坑坑洼洼,车轮子陷在泥里,得折腾半天才能继续走。</p><p class="ql-block"> 梅还记得,那年的老家,镇中心唯有一条石板路,凹凸不平,深深浅浅,承载着岁月的痕迹。每一块青石板,都像是一位老者,脸上刻满了故事。路旁的店铺门头早已褪色,招牌已经斑驳到认不出字迹,偶有几名蔫蔫的店员和零零散散的顾客。进到村子里,看到乡间小道,坑洼不平,车轮碾过碎石,惊起路边草丛里的蚂蚱。当时的她瞪大了眼睛,张大了嘴巴,一脸错愕的表情,我记忆犹新。</p><p class="ql-block"> 前阵子,我又一次去了趟老家。这一次,我又错愕了:只见一幢幢小楼拔地而起,农家小院白墙黛瓦,道路宽敞整洁。镇上的水泥路平平整整,大街上人来人往,车水马龙,热闹非凡,充满了活力与喧嚣。街道旁的店铺明亮宽敞,店员满面笑容,顾客川流不息。每一个角落,每一道光影,都弥漫着生活的热度和岁月的静好。对了,老家已变身省级特色田园乡村,周末游客络绎不绝。</p><p class="ql-block"> 暑假里,爸爸妈妈带着我乘高铁去上海旅游,早晨出发,午间便已在外滩漫步,昔日遥远的繁华变得触手可及。短短几年,盐通高铁飞驰而过,将盐城深度融入上海"一小时经济圈";盐丰、盐阜快速路贯通南北,市区到县城的通勤时间大幅缩短。下次梅再回来,可以直接坐高铁啦!</p><p class="ql-block"> 我们曾一起去过的黄海湿地,那片候鸟翩跹的净土,如今已是盐城最闪耀的"生态名片"啦。国庆期间,我再次造访湿地,这座被芦苇、滩涂与潮汐拥抱的"鸟类天堂",藏着让我热泪盈眶的治愈力﹣﹣当丹顶鹤在湿地的晨曦里觅食,白鹤翩翩起舞,当白鹭、大蓝鹭、灰鹭、野鸭等在暮色里剪出金色的轮廓,自然的史诗级浪漫,就在我的家乡上演。</p><p class="ql-block"> 家乡的变化,是国家强大和人民努力的共同结果。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甚至自己肩负着历史的使命与未来的责任。</p><p class="ql-block"> 我将珍惜当下,努力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为家乡和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我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家乡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