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9月16日继续鸭绿江之旅→珲春</p><p class="ql-block">清晨出发,沿着高速公路一路向东,指示牌上“防川”“珲春市区”的字样提醒我,已接近此行的目的地——这片位于中俄朝三国交界的边陲小城,正静静等待着被讲述。</p> <p class="ql-block">走过约三百七十公里的路程,眼前这座以盛唐为蓝本复建的古镇,红墙飞檐、彩旗高悬,牌楼前的灯笼在风中轻轻摆动,讲述着千年渤海国的兴衰。这里没有喧嚣的商业气息,让人不自觉放慢脚步,去感受那份久违的庄重与雅致。</p> <p class="ql-block">此地曾是渤海国都城八连城,曾四次接受唐朝册封,小镇以渤海国为背景,以唐朝建筑为主,效仿唐朝史实,充分展示了这一时期的绚烂文化。</p> <p class="ql-block">园中河水平缓,岸边绿树茵茵,一座红柱长廊蜿蜒于水畔,灯笼倒映在波光里,与水中的雾气交织在一起,如梦如幻。</p> <p class="ql-block">长廊深处,布幔随风轻舞,黄蓝红三色交织如节日的彩带。我缓步而行,身影融入这浓烈的色彩之中。</p> <p class="ql-block">另一侧长廊则悬挂着写满古诗的灯笼与灯牌,字迹遒劲,诗句清雅。走在这条路上,仿佛每一步都踏在文化的回响之上,心也渐渐沉静下来。</p> <p class="ql-block">广场中央那座红亭子格外醒目,飞檐下挂着成串的灯笼,亭身却写着“Cotti Coffee”。传统与现代在此奇妙交融,像是古人端起一杯拿铁,笑着看这世界的变迁。</p> <p class="ql-block">小镇不大,我们一行走马观花般流览一圈</p> <p class="ql-block">走进主体建筑的一层,宽畅的大厅仿佛是一个舞台,廊道上的灯笼次第亮起,暖光映照出木质栏杆的纹理。几位身着民族特色服装的老人坐在台阶上低语,笑声轻得像风。</p> <p class="ql-block">舞台中央摆着一面大鼓,鼓面绘着繁复图腾,流苏垂落,鼓槌静候一旁,一看就能认出这是朝鲜民族特有的鼓乐。几位穿鲜族服装的人正在调试音响,想必不久后便有一场演出。我想象着鼓声响起时的震撼。</p> <p class="ql-block">另一面鼓安放在暗光角落,木质鼓身泛着温润光泽,仿佛经历过无数场仪式,它不响,却自有力量。</p> <p class="ql-block">我站在鼓前,精气神十足,拿捏着敲鼓的动作让朋友帮忙入镜,眼睛看着前方,仿佛是在与鼓对话。背景里“司坊教”三字隐约可见,我不知其意,却能感受到一种庄严的仪式感。</p> <p class="ql-block">我高举右手,神情坚定,想像着自己就是那个敲鼓人!</p> <p class="ql-block">大厅里游人不多,只见一群身着朝鲜盛装的老人们聚在一起,和他们聊天后得知,渤海古镇每晚都在大厅里演出,而他们都是本地朝鲜族的退休老人,因为热爱自己民族的舞蹈,白天会聚在这里练舞,晚上将精彩舞蹈呈现给游客们。我拍下了他们习舞的过程。</p> <p class="ql-block">我被这欢乐的场面感染了,情不自禁的走进队伍中,随着欢快的节拍与他们共舞!当晚入住珲春一家酒店。</p> <p class="ql-block">9月17日防川旅游景区位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珲春市敬信镇,地处中国,俄罗斯,朝鲜三国交界地,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登高远眺可以饱览三国风光,从而拥有了“一眼望三国”的美誉。防川村也被称为中国第一村。</p> <p class="ql-block">龙虎阁是“一眼望三国”的观测塔。登上观景台,三国山水尽收眼底——中国的田野,俄罗斯的林地,朝鲜的村落,彼此相望,却又各自独立。站在这里,才真正体会到“边界”的意义:它划分土地,却无法隔断目光与思绪。</p> <p class="ql-block">天气越发阴沉,趁着还有一丝阳光,我在顶层拍下了这张图片,红色线条是通往边境的观光栈道。</p> <p class="ql-block">根据所拍的视频,我回去自己现学现编辑,把一眼看三国的具体位置标注出来。</p> <p class="ql-block">这张是展厅里摆放的图片,天气晴朗时,是会有这种效果的。</p> <p class="ql-block">花几个小钱得到两张旅游跟拍的照片,看着背景上蓝天白云也算是不虚此行。</p> <p class="ql-block">在现场打卡拍照很不容易,人挤着人,手机靠着手机,别说阴天,看不清远方,能把人影照周正也要等半天呢!</p> <p class="ql-block">三国边界来一张</p> <p class="ql-block">中朝边界来一张</p> <p class="ql-block">俄中边界来一张</p> <p class="ql-block">我们从观测塔下来,沿着木质栈道,往边境线方向走去,更近距离的去观看,前方横跨图门江上的是俄朝大桥。</p> <p class="ql-block">站在这里可以清楚的看到俄朝大桥,图们江水从桥下经过,汇入远方的日本海。每个中国人到这里旅游,不光是看这里的山水风景,更能深切的体会到历史的耻辱。宽阔而美丽的图门江发源于长白山,全长525公里,为中、俄、朝三国界江,它从这里汇入日本海。当年俄罗斯与朝鲜修建了一条低矮的铁路大桥,生生地载断了我们的出海口,造成我们若大个中国,居然没有一条自己的出海口而受制于他国,想到这些,我们不禁一声叹息!</p> <p class="ql-block">“中国·俄罗斯·朝鲜三国交界”标志牌下,我们驻足留影。我站在这里,没有激动,只有一种平静的感慨:世界很大,边界很短,而人类对和平的渴望,却无比漫长。</p> <p class="ql-block"> 来到顶层,我们就真正站在了三国交界的地盘上。</p> <p class="ql-block">我望着那片土地,忽然觉得,无论国界如何划分,江水依旧流淌,山峦依旧相连,人间烟火,本就相通。</p> <p class="ql-block">“土字牌”静静立在木台上,阴沉的天空下,它显得格外庄重。那块石碑,是中国边界的重要标志,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我走近细看石碑左侧竖着写有“光绪12年4月立”的字样,心中涌起一种难以言说的肃穆——有些石头,比人活得更久,也更懂得沉默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途中经过圈河口岸,每人15元可进入参观。</p> <p class="ql-block">中朝两国国旗在风中飘扬,我们站在国旗下合影。远处山脉连绵,铁丝网静静延伸,提醒着这里是国境。</p> <p class="ql-block">圈河一汀界河公路大桥上不断有游人参观,桥下江水缓缓流淌,连接着三国的土地。我们走在这座桥上,脚步轻缓,它是通道,也是纽带,更是和平的象征。</p><p class="ql-block">返程途中,我靠在椅背上,回想着这两天的旅程。从渤海古镇的唐风遗韵,到防川的三国交界,这片土地承载的不只是历史,还有边界之上那份独特的宁静与包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