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要说足迹,不能不从人生起步开始,小学、中学、故乡是离不开的话题。我的足迹之一完成后,不得不从小学、中学、故乡的足迹搜索回忆及图片。一九六二年,随父调动工作,从青县县城迁往距县城四十华里之遥,大孝子木乡大孝子木村居住,一住就是十年。这在现如今是不可想象的,父从县城调动乡下,家属不可能随迁。那时物质匮乏,思想单纯,革命意志坚定,“愿做革命一块砖,东西南北任党搬”。</p><p class="ql-block">小学四年级在大孝子木村小学完成,从五年级开始,去大孝子木公社代庄子中心完小就读,至一九六六年完小毕业。升初中考试超常发挥,乡七十余名考生,考取县重点中学青县中学三名,君为其中之一。是为上天眷顾。后来因文化大革命教育改革,就地大孝子木农中读取初中、高中。要不说傻人有傻福命。文化大革命一路浩劫,“臭老九”越是人才越是学术权威,越是那里艰苦那里贫穷越是那里去,要改造洗刷灵魂。因此,幸运之手伸向我们,路遇小学、中学老师一览高手,语文老师兼班主任王江,物理化学老师童国瑞,数学老师房辉,都是当时全县教学响当当一流的中学教父,云集孝子木乡农中。犹如缕缕春风,伴着丝丝的绵绵的春雨,悄然刮进沟壑,心田暖暖的,天都变的巨蓝,空气变的轻爽新鲜!不一样就是不一样,师傅一出手就知有没有,没出一两个月,就振动了全公社的大地。从来没有见过这么精彩的讲台课堂,教育成为那时全公社天空中,最为精彩的那片云。这耀眼的一目,可是让全公社上下大开了眼界,新的教育风尚、理念和追求,蔚然成风,至今,仍然影响着这里的人们,可见文化之力量。但小水塘总容不下鲸鱼,随着文化大革命的没落,这个地方教育的繁华从此不在。</p><p class="ql-block">我们这一代是不幸的一代,砸烂十七年教育,教育是文化大革命受灾最严重的地方,荒废了一代人,又是最幸运的人,碰上了中学教育顶尖高手,要说学了点本事。就是这个时候。师父受苦受累受罪受委屈,弟子享受雨露一辈子受益。公道不公道吧。</p><p class="ql-block">这个美篇的亮点要属我与恩师童国瑞先生的信络了,毕业五十三秋无有谋面。美篇引起了师长的一顿夸奖,十分惭愧。老师都是护犊子的,弟子有一点点进步,都是一点夸两点,往高处夸,不往实事求是处夸,比自己的遇好都要兴奋异常。有人夸学生,比夸自己还高兴,要是有人说自己的学生不好,那可是遇上了“敌人”。古人把老师冠于另一名号师父,意为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是有道理的。只要学生好,只要子女好,一样的都是一个好字,还有一个是乐于无私奉献一切,不一样的是,给的不一样且不可替代,父母给了子女一个身体,老师给了学生一身的学问知识力量,一身的本事。为学生操的心,老师不一定比父母少,甚至要多的多;为了子女的成长,老师的作用和父母的作用是没办法可比的。这个地球上能燃烧着自己照亮着别人的只有教师,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过分两字一笔一划都不存在,到是再也找不出来再好的词句来概括是真的,谁能超过古人,我认他是神仙。有的人不认可“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说法,可见其浅薄。</p><p class="ql-block">我的这个老师可了不得,大儒大贤,一身的学术,超凡脱俗,一身的正能量,身内身外一尘不染,一身的干干净净,男人的所有角色,无不神仙般得到位。人之翘首,人之楷模!我也阅人无数,吾辈自愧不如,有比的上的可能也是了了!如此人才被埋没!天妒英才呼!</p><p class="ql-block">大孝子木中学空前绝后的时刻,做为每一个校友都应该感到莫大的荣幸和自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