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滴水云厅规划展示中心

武智涛

<p class="ql-block">介绍临港地区的多处地点、当天行程安排,阐述临港对上海打造5个中心的意义及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情况。</p><p class="ql-block">·地点介绍:</p><p class="ql-block">·金龙湾:外观基本建成,内部装修中,可俯瞰滴水湖。</p><p class="ql-block">·北岛:滴水湖三大宝岛之一,是半岛,有对外开放的滴水云厅,为临港新城城市规划展示馆。</p><p class="ql-block">·西岛:提及但未详细展开。</p><p class="ql-block">·南岛:有洲际假日酒店,顶尖科学家论坛曾在此举办,由说话人1堂兄设计。</p><p class="ql-block">·朵云书院滴水湖店:被称为最美的滴水湖。</p><p class="ql-block">·地铁16号线滴水湖站:被北外交部推荐为中国最美地铁站。</p><p class="ql-block">·南汇嘴观海公园:上海版图最东南端,有司南鱼雕塑,类似“天涯海角”。</p><p class="ql-block">·行程安排:2点参观滴水湖北岛滴水云亭,因团队预约难,飞行影院可小程序预约,会播放两个宣传片。</p><p class="ql-block">·临港意义:由国家领导人谋划、部署、推动,是上海打造5个中心的重要区域,如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关键所在。</p><p class="ql-block">·航运中心建设:上世纪90年代提出港桥城理念,建成洋山港和东海大桥,2005年洋山港开港。</p><p class="ql-block">临港新片区的发展历程与现状介绍</p><p class="ql-block">主要介绍临港新片区从规划到成立的发展历程,涉及其特殊定位、区域变迁、洋山港协调,以及当下企业、建筑、场馆等方面的建设成果。</p><p class="ql-block">·重大政策:2018年11月5日首届中国国际博览会,提出给上海的政策任务,包括增设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p><p class="ql-block">·区域变迁:2009年南汇行政区撤销并入浦东,临港新城在滩涂上发展,2019年8月20日临港新片区正式成立,面积扩大。</p><p class="ql-block">·特殊定位:临港类似特区中的特区,有天然屏障,无铁丝网、关卡等。</p><p class="ql-block">·洋山港协调:洋山港行政区划属浙江,上海有管理权、港政权,税收属地化。</p><p class="ql-block">·建设成果:</p><p class="ql-block">·企业发展:特斯拉超级工厂创造临港速度,一年立项、建设、投产、产出。</p><p class="ql-block">·建筑设计:双子塔由贝聿铭设计,有独特风格。</p><p class="ql-block">·场馆设施:有上海天文馆、中国航海博物馆等,部分场馆难预约。</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走进这座建筑,仿佛踏入了一个未来世界的入口。流线型的银灰色外墙在阴云下泛着冷峻而沉静的光,大片玻璃窗像镜子般映出流动的天空与树影。门前那座雕塑静静伫立,上面的文字像是某种宣言,无声地诉说着这片土地的抱负。三三两两的人从前方走过,脚步轻缓,仿佛不愿打破这份宁静。我站在这里,感受到的不只是建筑的现代感,更是一种蓄势待发的力量——这里不是终点,而是一个起点。</p> <p class="ql-block">墙上的展板用最简洁的方式,讲了一个宏大的故事。蓝色与白色的搭配让信息清晰得几乎能被“阅读”而非“观看”。这里写着临港新片区的使命:以投资贸易自由化为核心,构建开放的制度体系;以产业竞争力为目标,打造面向国际的开放型经济。每一条政策背后,都像藏着无数个正在发生的故事——企业落地、人才涌入、技术突破。我盯着那些字,突然觉得,这不只是规划,更像是一份写给未来的承诺。</p> <p class="ql-block">一张泛着浅蓝调的地图铺展在眼前,像是从时间深处打捞出的记忆。松江、金山、奉贤……这些如今熟悉的名字,在图上静静排列,带着旧日的气息。编号“2”的区域写着“下沙”与“南汇县”,编号“4”则指向“东南海农场”与“果园”。它们不再是单纯的地名,而是这片土地生长的年轮。我仿佛看见几十年前的农人在这片土地上耕作,而今天,同样的土地正孕育着另一种未来——科技、产业、开放的浪潮正悄然覆盖昔日的田野。</p> <p class="ql-block">这张旅游地图像一本童话书的插页,充满趣味与想象。蓝色的圆形区域像一颗心脏,向四周延伸出航线、公路与景点。飞机飞过,轮船靠岸,卡通化的建筑笑盈盈地招手。左边的说明框用最直白的语言告诉你怎么玩,右边则细细列出每一站的精彩。它不只是导航工具,更像是这座城市在说:“来吧,别怕迷路,我会带你走遍每一个角落。”</p> <p class="ql-block">展板中央的圆形设计像一朵正在绽放的花,五片花瓣分别指向不同的方向: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先进制造、服务贸易、营商环境。每一片都写着“开放”,五片合起来,便是一个完整的生态。我看着这“五个开放”,忽然明白,真正的开放不是单点突破,而是系统性的重构。这里不只在建一座新城,更在试验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像搭一座桥,通向未知,却坚定无比。</p> <p class="ql-block">地图上的浦东新区像一幅战略沙盘,机场、道路、河流清晰可辨。那片被标注为“大治河以南、全港以东”的873平方公里区域,像一块被精心圈出的试验田。431平方公里的棕色区域则像是另一块拼图,静待组合。我盯着这些数字与边界,仿佛看见无数规划师伏案工作的身影,用笔尖丈量未来。这片土地,正被重新定义。</p> <p class="ql-block">墙上的三个圆形图表像三颗跳动的心脏:78项重点任务、138个典型案例、70个全国推广案例。它们不是冷冰冰的数字,而是改革的足迹。下方的文字讲述着与国际伙伴的合作,区域经济的增长,一个个案例像星星点点的火光,最终连成一片燎原之势。那句“发展成效”写得克制,可我知道,背后是多少个日夜的摸索与坚持。</p> <p class="ql-block">图表上的数据在说话:GDP年均增长、工业总产值翻番、投资持续攀升。右侧的累计签约项目数和总投资额像一条不断上扬的曲线,勾勒出临港新片区的成长轨迹。我读着这些数字,仿佛听见了建设工地上机器的轰鸣,看见了实验室里闪烁的屏幕,感受到一种实实在在的“增长极”脉动——它不再只是地图上的一个点,而是正在跳动的城市心脏。</p> <p class="ql-block">“施工图”正在变成“实景画”——这句标题像一句诗,写尽了从蓝图到现实的跨越。人才在涌入,学校在拔地而起,商业面积不断扩展,文体活动一场接一场。33所新开办的学校,91万平方米的新商业空间,500场文化活动……这些数字不再是抽象的统计,而是生活本身正在被重新塑造。我仿佛看见孩子们背着书包走进新校园,年轻人在新开的咖啡馆里谈梦想,这座城市,正一点点活起来。</p> <p class="ql-block">展厅中央的圆形屏幕像一只巨大的眼睛,凝视着这片土地的未来。左边是海洋与海岸线,873平方公里的区域被清晰标注;右边是城市肌理,绿地、建筑、道路如棋盘般铺展。弧形大屏上方,光影流动,木质墙面与顶部的圆形灯饰交织出温暖的科技感。站在这里,我感觉自己不是在看规划,而是在参与一场关于未来的对话。</p> <p class="ql-block">城市模型在展厅中央静静旋转,像一颗微缩的星球。背后的弧形屏幕播放着规划图,一位蓝西装女性的身影出现在画面中,像是这座城市的代言人。灯光柔和,科技感扑面而来,却又不冰冷。我绕着模型走了一圈,仿佛也走过了未来的街巷——那里有工厂,有住宅,有公园,更有无数人即将开始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协同长三角共建全球航运枢纽”——这句标题背后,是连续三年航线连接世界第一的数据,是集装箱吞吐量的全球领先。右侧的图表讲述着国际中转、集疏运体系、数字化服务的进展。我看着这些内容,仿佛听见了货轮的汽笛、集装箱的碰撞声,感受到这片港口正成为世界航运网络的心跳中心。</p> <p class="ql-block">绿色与智能,是航运的未来。展板上写着数字化身份认证、新能源技术研发、智能集卡运输——每一个词都指向一场静悄悄的革命。我不再只是看到船与码头,而是看见一艘艘零排放的货轮在数字航道中穿行,无人驾驶的卡车在港口间自动调度。未来的航运,不只是更快更高效,更是更清洁、更聪明。</p> <p class="ql-block">墙上四个板块并列而立:保税维修、加工制造、研发、展示+跨境电商。每一块都配有实景照片与说明,像在讲述不同行业的日常。我仿佛看见工程师在车间检修精密设备,研发人员在实验室调试新产品,跨境电商的订单在屏幕上不断跳动。这里不只是政策区,更是无数人奋斗的现场。</p> <p class="ql-block">电子屏上的“五个开放”案例滚动播放,每一条措施都具体而扎实。制度体系如何建立,创新生态如何培育,产业与营商环境如何优化——这些不再是口号,而是可执行、可复制的路径。蓝色的科技背景让这一切显得格外可信,仿佛在说:我们不是在空想,而是在一步步实现。</p> <p class="ql-block">“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几个大字在环形屏幕上缓缓旋转,下方的数据屏闪烁着智能航运、新兴产业、国际航运中心能级提升的关键词。整个空间蓝白相间,灯光冷峻而明亮,像一艘即将启航的飞船。我站在这里,仿佛听见了引擎启动的声音。</p> <p class="ql-block">展板分成了基础研究、转化孵化、金融支撑、应用创新、企业培育几个部分,像一条完整的创新链条。每个环节都有具体项目支撑,图文并茂,信息密集却不杂乱。我看着这些内容,仿佛看见一个想法从实验室走向市场,最终变成改变生活的产品。</p> <p class="ql-block">“智能新能源汽车——引领未来的智能汽车生态城”几个大字映入眼帘。显示屏上写着全产业链、全场景、全要素,展柜里陈列着零部件与模型。我走近细看,那些看似冰冷的零件,其实正拼凑出一个全新的出行未来——无人驾驶、绿色能源、智能互联,都在这里悄然生长。</p> <p class="ql-block">墙上的展板介绍了滴水湖高级金融学院、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国际再保险交易中心。这些名字听起来遥远,可它们就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每一所机构都像一颗种子,未来可能长成参天大树,撑起一片金融森林。</p> <p class="ql-block">“国际金融资产交易平台”“国际数据经济产业园”“新兴金融”——这些蓝色标题像一扇扇门,通向未知却充满可能的领域。每一块展板都在讲述一个关于数据、资本与创新的故事。这里不只是做生意的地方,更是新经济形态的试验场。</p> <p class="ql-block">“智能&赋能——绿色低碳示范区”几个字在蓝屏上格外醒目。左侧是发动机,右侧是储能装置,象征着能源的转化与储存。整个空间安静而有力,像在默默宣告:未来的动力,不仅来自燃烧,更来自智慧与可持续。</p> <p class="ql-block">“人工智能——创新增长驱动力”几个字在屏幕上闪烁,下方陈列着无人机模型与高科技设备。窗外的城市景观静静铺展,仿佛在呼应室内的未来图景。我看着这些展品,仿佛看见AI正在悄然改变每一座工厂、每一辆汽车、每一个家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