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幽探秘】皇家园林圆明园

笨笨的猫

<p class="ql-block">  图/文:笨笨的猫</p><p class="ql-block">  美篇号:60870132</p><p class="ql-block"> 推荐景点:北京圆明园</p> 2025年10月31日,北京圆明园。地铁穿行北京,从南到北来到圆明园,来一场穿越古今的旅行。这是一次寻幽探秘的旅程,这是一次北京皇家园林的窥园之旅。这座曾经辉煌全世界的园林在1860年遭受了灭顶之灾,一场大火让这座名扬海外的园林付之一炬。“下空回雁无忧弋,画水文鳞底用渔。”如今,在政府及民间资本的介入下,圆明园在废墟中,慢慢的恢复了一定规模的建筑,但依然无法复原当年的规模,更无法显示其恢弘建筑的魅力。 从正觉寺进入圆明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条小溪,两岸的垂柳在深秋越发的金黄。红色的铁桥,灰色的山石堆叠,共同编织了一幅山水画卷。正值深秋季节,河两侧的树木不再像初春的嫩绿,泛黄的树叶透着一股成熟美,让远道而来的游客欣喜若狂。“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走在甬道上,头顶的天空让人心旷神怡,早晨的晨雾早已散去,此时的蓝天白云让心情更加的明媚。 沿着河畔,我来到石舫遗迹,一艘石头垒砌的船体停靠在岸边。两侧的垂柳颔首弄姿,别有洞天。落叶堆积在水岸边,河水中斑驳的树影,让人感觉更加惟妙惟肖。“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通透的天气,让走路的过程中透着一股轻松,原以为的天气并没有出现。蓝天白云就是一路相伴,深秋的圆明园更有着一股深邃。或许当年的那把火烧的太干净,但随着国家的强盛,它正以崭新的姿态迎接万千黎民。 快到观澜堂,偶遇两只松鼠在树林中穿梭,嬉戏打斗。你争我抢,你追我赶,就两个斗鸡。我则站在甬道上,静静的观察。生怕走路的声音惊扰到它们。对面的山丘,白蜡、黄栌在深秋都开始竞相斗艳,就像那两只松鼠,谁也不输给对方。“松鼠跳跃林间乐,觅食嬉戏自逍遥。”当松鼠消失在树梢的时候,抬眼望见,那斑驳的树影,透着五彩的光,躲在城市的我们,也有了放松心绪的佳境。 继续向前走,“接秀山房”让我想起了“片石山房”,都说圆明园仿照全国各地的景色,在北京仿建。片石山房的创意据说是由石涛叠石,在扬州园林中占据着一席之地。虽然圆明园的接秀山房早已不在,但透过之前的记忆,可以想见,圆明园不愧是万园之园。时光穿梭,国家的强盛才是立足之本。人穷被人欺,国家穷就会被敌人打,惨痛的历史敲醒了我们的脑壳,无数先辈在战火中为我们打下如今的江山。 沿着福海岸边的甬道一直前行,两侧的游人渐多,尤其很多中小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参观游览。“长松落落敷广荫”,“柳汀时习射,松牖坐观书”。听着导游对景点的介绍以及老师对学生的敦敦教诲,忽然想起了那个段子:一个老师问学生,是谁烧的圆明园,孩子说,不是我烧的。老师请来家长,家长居然说孩子不会说谎,如果真的是孩子烧的,我赔。想来我们的教育或许真的存在问题,我年过半百,也是第一次到圆明园,真的不是我烧的啊。 “清晖阁前十三松,虬枝洁曲擎高空。”曾经诗句中的景象或许我们只能在诗意中慢慢体会。但时光终会修复心中的伤痛,但失去的东西早晚我们也要取回来。当年的东亚病夫已经脱胎换骨,国家的繁荣昌盛,让我们脊梁变硬。走在银杏大道,泛着金黄的银杏叶,让众多游客拍照留念。“满地翻黄银杏叶,忽惊天地告成功。”静静地守护在河岸,看着水中嬉戏的野鸭,心中更加的期待国家强大,让我们有本事,有能力取回本应属于我们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