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话实说

品江和

<p class="ql-block">美篇昵称:品江和</p><p class="ql-block">美篇号:503185521</p> <p class="ql-block">  作序,似乎是国学大师、文坛泰斗、资深院士、社会贤达、当今名流、高级公仆们的事情,只有他们才有资格评价、褒贬、推介一部作品。对于《实话好好说》是不敢作序的,只能预先说几句藏在心里的大实话。</p><p class="ql-block">  荆州饮食王牌“聚珍园”在大清朝鼎盛之际号称“辽沈无双味,荆楚第一家”。以两湖鱼米之乡名菜佳肴“鲜鱼糕、千张肉、八宝饭”三道极品菜名冠天下,令食客惊绝。</p> <p class="ql-block">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p><p class="ql-block"> 不尚虚华,爱好诚信的荆州人民更珍视聚珍园的一品招牌菜“四喜狮子头”。此菜以鸡蛋大小的油炸鱼丸垫底,以“白鱼如切玉”的鱼糕作被,复以木耳、黄花、肝片、肚丝、腰花烹炒盖帽,装入硕大青花瓷碗内上桌。成了荆州人民婚丧寿庆、迎客欢聚、逢年过节宴席上象征吉祥如意的头道极品“头子菜”,被荆州人民冠以虽不雅但切实的俗称“杂烩头子”。  </p><p class="ql-block"> 历经<span>沧</span>桑岁月的雕凿,成了荆州人民认可喜爱的“杂烩头子”逐渐演变成了一句流行的俗话“杂烩头子”,具有包罗万象,荟萃精华,精雕细作,令人叹为观止之喻。如遇某人做了一件让人意想不到大快人心之事,或有令人称道叫绝之雄壮行为,必不约而同众口齐声惊叫一句:“杂烩头子”的,以示赞赏与褒奖。</p> <p class="ql-block">  细想起来,荆州的“杂烩头子”如深入融入化入当今社会,<span>犹</span>如大街之上林林总总的“全家福、大杂烩、一锅鲜、烧什锦”大菜,亦象东北的“大碗菜”、西南的“毛血旺”;乡下的“炖钵炉子”、城里的“鸳鸯火锅”;内地的“糊<span>辣</span>汤”、沿海的“涮海鲜”,而今风行祖国各地的“麻辣烫”一般,吸引众多爱好美味的食客。</p><p class="ql-block">  每每从梦中惊醒,睁开迷糊的双眼,望着漆黑黑的一片空间,脑袋里还在回放着“杂烩头子”的无穷魅力与诱惑。心里可惜,现在聚珍园名存实亡,百年老店只是一个空壳招牌。心里遗憾,再也享受不到幼年随母亲到聚珍园品尝关师傅绝技的福<span>分</span>了。</p> <p class="ql-block">  由此及彼,就有了把我多年来写的不成文、不入眼、不能登大雅之堂的粗文糙字,或曰“杂烩”的弄成一个本子或称“书”的东西,奉献给我的师长、朋友、同志、亲人们。</p><p class="ql-block">  必须申明:这个本子确确实实只能叫“杂烩”,实实在在与“头子”毫无因果联系。</p><p class="ql-block">  说是杂烩,名副其实。散文、随笔、游记、小说、报告文学、评论,以至打油诗词,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都在似是而非之间出现;亲身经历的,眼睛摄入的,耳朵捕捉的,脑袋思想的,以及心灵感受到的际遇、亲情、人生、世俗、百味,自认为都有虚中现实的情感流露。确实是碗一眼见底的清汤大杂烩。</p> <p class="ql-block">  说与“头子”无瓜葛更是神镜高悬。此本子中的某些文字虽也见过世面,上过奖台,然确系小子习作。没有顶尖的品牌产品,在当今人才辈出,有人高唱的盛世里,仍然是“狗肉上不了正席”。</p><p class="ql-block"> 对此,小子心知肚明。假如要梦想升格为“杂烩头子”,必须有蚕蛹化蛾,借羽飞天,以身求道之不死雄心,恐怕今生无缘。</p> <p class="ql-block">  古人教导:“自知者明”,辩证法引导:“自明者智”。这就是我敢于追求实说实话的本意。更是我不避浅陋,要将这些词不达意的文字用《实话好好说》表达出来的真实愿望。</p><p class="ql-block">  诚恳地希望见到这个本子的师长们、朋友们给我提出宝贵的批评指导意见。不胜感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