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走进江西省武宁具博物馆前的广场,天空灰蒙蒙的,云层低垂,却压不住人们脸上的笑意。我们一群人站在那座现代感十足的建筑前合影,外墙上的几何图案像一首凝固的诗,棱角分明又不失韵律。旁边立着一块介绍牌,写着“文明成果展”和“品古博文化”,像是在轻声提醒:这里,是过去与未来的交汇点。</p> <p class="ql-block"> 踏入馆内,一楼的生态秀展厅迎面而来。前言部分用温暖的橙色调铺陈开武宁的地理画卷——山川纵横、林海苍茫,这里是长江中游的生态绿肺。右侧的平面图清晰明了,像一张通往自然秘境的地图,引导着脚步,也唤醒了探索的兴致。我顺着导览路线缓步前行,仿佛已听见林间鸟鸣、溪水潺潺。</p> <p class="ql-block"> 冰川世纪石臼</p> <p class="ql-block"> 展厅深处,两枚鹦鹉螺化石静静陈列在浅色展台上,像是从远古海洋漂流而来的信使。它们的壳体盘旋如诗,纹理深浅交错,诉说着亿万年前的生命律动。标签上的字迹简洁,却让人驻足良久——原来,时间也能在石头上留下如此优雅的笔迹。</p> <p class="ql-block"> 三足香炉</p> <p class="ql-block"> 再往里走,一块恐龙蛋化石的介绍吸引了我。这是石笋湾蛋巢的遗存,十枚完整的蛋静静卧在岩层中,椭圆的轮廓温柔而坚定。蛋壳厚度精确到毫米,内部结构复杂,气孔如绒絮般不规则分布,仿佛还能感受到远古胚胎的呼吸。它们不属于传说,而是地球记忆的真实片段。</p> <p class="ql-block"> 铜铃</p> <p class="ql-block"> 另一处展柜中,一枚红褐色的恐龙蛋化石嵌在粗糙的岩壁里,表面凹凸不平,像是被岁月亲手打磨过。几颗圆形的蛋化石零星散布,光滑的表面与周围岩石形成鲜明对比。它不像标本,更像一段凝固的地质故事,讲述着生命如何在混沌中悄然孕育。</p> <p class="ql-block"> 周郎抚琴</p> <p class="ql-block"> 转角处,一个模拟鲁溪洞穴悄然展开。绿植攀爬在岩壁上,彩色布幔垂落,光影交错间透出几分神秘。几位参观者站在洞穴尽头,凝望着墙上的展示画。我也停下脚步,仿佛听见了远古先民在岩壁前低语,火光映照着他们的影子,文明正从幽暗中萌芽。</p> <p class="ql-block"> 绝色二乔</p> <p class="ql-block"> 穿过洞穴,矿物展区豁然开朗。透明隔间里陈列着各色矿石,粉的如霞,黑的似夜,白的若雪,每一块都带着地心深处的秘密。标签简明扼要,却足以让人想象它们在高温高压中结晶的漫长岁月。这些沉默的石头,是地球写给未来的情书。</p> <p class="ql-block"> 瓷盘</p> <p class="ql-block"> 洞穴内部由层层叠叠的岩石构成,灯光从顶部洒下,勾勒出橙灰相间的肌理,宛如大地的年轮。站在这里,仿佛能触摸到地球的脉搏,听见地壳运动的回响。这不仅是展览,更是一场穿越时空的沉浸之旅。</p> <p class="ql-block"> 书法</p> <p class="ql-block"> 一块雕刻精美的石柱础静静立于展台之上,花纹繁复却不显繁冗,透出古代匠人的匠心独运。黑色标识牌上的文字简短,却让人肃然起敬。背景中那幅古地图,仿佛在低语:每一根梁柱,都曾撑起过一个时代的屋檐。</p> <p class="ql-block"> 模型</p> <p class="ql-block"> 一面展览墙静静伫立,左侧是山峦与瀑布的壮景,右侧则是云雾缭绕的蜀王卓地与大别山。书法文字题于画旁,笔力遒劲,意境悠远。山水画点缀其间,自然之美与人文之思在此交融,仿佛一幅流动的画卷,缓缓展开武宁的灵秀与厚重。</p> <p class="ql-block"> 农舍</p> <p class="ql-block"> 关于朱家山的展板前,我停下了脚步。照片中的山峰巍峨,云雾缭绕,绿意盎然。文字讲述着岳飞斩叛将的往事,那座位于罗源乡与靖安交界的险要之地,曾是南宋军事要冲。历史不再只是书页上的字句,它就在这山峦之间,回响不息。</p> <p class="ql-block"> 重建家园</p> <p class="ql-block"> 一幅自然景观图引我驻足:小溪从岩石间跃下,形成一帘清瀑,植被葱茏,生机盎然。岩壁上刻着红色汉字,阳光穿过树叶,斑驳地洒在水面。那一刻,我仿佛闻到了湿润的泥土气息,听见了水珠坠落的轻响。</p> <p class="ql-block"> 浩月</p> <p class="ql-block"> 湖边双塔静静矗立,米黄塔身映着阴沉的天光,红顶如焰,在绿树环抱中显得格外沉静。湖面如镜,倒影模糊了现实与梦境的边界。这景象不似人间烟火,倒像是从水墨画中走出的遗世独立。</p> <p class="ql-block"> 观望千年红豆树</p> <p class="ql-block"> 一只巨大的娃娃鱼标本在透明柜中安然静卧,深色皮肤泛着微光,四肢短小,尾巴修长。说明牌上写着它的学名与习性,我却更愿称它为“活化石”——这山涧中的古老居民,见证了无数季节更迭,依旧沉默地守护着这片水域。</p> <p class="ql-block"> 勤劳智慧 古朴淳厚</p> <p class="ql-block"> 玻璃展柜里,两只鸟类标本栩栩如生。一只羽色斑斓,如披霞光;另一只素雅沉静,似林间隐士。它们立于木桩之上,姿态自然,仿佛下一秒便会振翅而起。底下的文字讲述着它们的生态故事,而我,只想静静聆听那未曾消逝的鸟鸣。</p> <p class="ql-block"> 冬奥雄风</p> <p class="ql-block"> 模拟湖景的展区静谧如诗,湖水微澜,树木葱郁,几只鸟儿标本错落其间,或低首觅食,或展翅欲飞。右侧的信息牌轻声介绍着这片生态系统的奥秘。灯光柔和,布景细腻,仿佛一脚踏进了武宁的某处秘境。</p> <p class="ql-block"> 祈雨习俗</p> <p class="ql-block"> 仿自然景观的岩石上,红色汉字清晰可见,周围绿植层层叠叠,光影斑驳。站在这里,仿佛置身山林深处,风穿过树叶,带来远山的呼吸。这不仅是展览,更是一种召唤——回归自然,回归本真。</p> <p class="ql-block"> 林权制度改革的配套措施</p> <p class="ql-block"> “武宁书院教育”的展板前,我放慢了脚步。玻璃柜里陈列着一只白瓷杯和几件小物,朴素却庄重。旁边的展板讲述着古代学子的求学之路,笔墨纸砚间,是千年文脉的延续。那一刻,我仿佛听见了朗朗书声,从竹简间传来。</p> <p class="ql-block"> 文艺奖</p> <p class="ql-block"> 傩舞的展览令人眼前一亮。四张面具各具神态,或怒或笑,或威或诡,仿佛能穿透人心。旧照片里,舞者动作夸张,神情投入;现代照片中,队伍整齐,旗帜飘扬。展柜里的陶瓷器皿色泽古朴,像是曾参与过某场神秘仪式。这不只是舞蹈,是人与神对话的古老语言。</p> <p class="ql-block"> 中共梅友小组</p> <p class="ql-block"> 三尊文人雕像立于青山绿水前,手持书卷,衣袂飘然,仿佛在竹林间论道。展板上介绍着近代留学名人,他们的肖像与事迹并列,目光穿越时空,依旧明亮。他们是武宁的骄傲,也是时代浪潮中的弄潮儿。</p> <p class="ql-block"> 奔走抗日</p> <p class="ql-block"> “近代留学名人”展区以橙色为底,黄觉非、盛怀谷、张相、葛宣、李国珍五位先贤的肖像依次排开。他们的故事被娓娓道来——求学海外,归而报国。他们带回来的不仅是知识,更是改变乡土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 领导二次革命</p> <p class="ql-block"> “风云武宁”展板前,黑白照片记录着战争年代的烽火。士兵行军于雪野,村庄在战火中静默。文字低语着那段动荡岁月,没有煽情,却让人心头沉重。历史从不遥远,它就在这光影之间,提醒我们和平来之不易。</p> <p class="ql-block"> 茶室</p> <p class="ql-block"> 战争场景的模型令人屏息。两名士兵立于山丘之上,目光警觉,远处烟雾升腾,火光隐现。他们的姿态凝固在那一刻,却仿佛能听见枪声与风声。这不是虚构,是无数真实瞬间的缩影。</p> <p class="ql-block"> 军民乐园</p> <p class="ql-block"> 一幅黑白老照片挂在墙上,河流蜿蜒,屋舍依岸而建。几位参观者正凝神观看,有人举起手机拍摄。雕像静立,重现往昔生活。我站在他们身后,忽然觉得,我们看的不只是历史,而是自己来时的路。</p> <p class="ql-block"> 鼓房</p> <p class="ql-block"> 李烈钧的展板庄重肃穆。他身着军装,目光如炬,生平事迹一字一句,写尽革命风云。为推翻封建、建立共和,他曾奔走呼号。这位武宁之子,用一生书写了时代的担当。</p> <p class="ql-block"> 有水名修,有魚名修。天下有事,此地无忧。</p> <p class="ql-block"> 生态家居 特色产业 富民科技 和谐乐土</p> <p class="ql-block"> 一组雕塑再现古代市井生活:有人推车,有人挑担,还有人拉着孩童。他们的表情生动,动作自然,背景壁画描绘着街巷与屋宇。这不只是展览,而是让我们回顾历史、珍惜当代,也是集教育、旅游、休闲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场所。</p> <p class="ql-block"> 谢欣赏、再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