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在邯郸这座古老而繁华的城市中,有一条历史悠久的街道,名曰“邯郸道”。它不仅是连接城东西的重要通道,更是承载着千年历史与文化的载体。</p> <p class="ql-block">邯郸道不仅是一条普通的街道,更是文化的聚集地。这里曾是文人墨客挥毫泼墨之地,也见证了无数历史名人的辉煌与陨落。据记载,唐代大诗人李白曾在此留下“醉卧邯郸道,梦中飞上天”的佳句。此外,这里还流传着许多典故和传说,如“毛遂自荐”、“胡服骑射”等,这些故事不仅丰富了邯郸道的历史内涵,更使其成为文化爱好者的朝圣之地。</p> <p class="ql-block">战国时期蔺相如为化解与廉颇的嫌隙,在此巷主动避让车驾,促成将相和佳话。</p> <p class="ql-block">李景濂(1869—1939)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名进士,清末民初著名教育家、政治家和学者,曾任北京大学教授、国会议员,在政治、教育及文化领域贡献卓著。!</p><p class="ql-block">李景濂大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甲辰科进士,为三甲第150名。成为中国最后一名进士。李景濂一生教书育人、淡泊明志,在政治、教育、文学、史学、慈善以及发展家乡民族工商业方面做出巨大贡献。他一生桃李满天下,包括冯友兰、顾颉刚、朱自清都是他的学生。</p> <p class="ql-block">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慈禧太后及光绪帝逃命。次年,辛丑条约慈禧太后和光绪帝回銮。邯郸行宫为慈禧所建行宫之一,行宫为典型的北方复式四合院,前后南北两院,坐北朝南。前院接收朝拜、奏请、议事,后院房前植腊梅,环境幽静,为休憩之处。</p> <p class="ql-block">邯山书院(清代科举书院),古色古香的院落、碑刻上的校训,诉说着邯郸作为“太行山东麓文化重镇”的文教传统。</p> <p class="ql-block">邯山书院,始建于清朝乾隆十年(1745年)。在清朝时期,作为邯郸科举教育的重要场所,旨在为科举考试做准备,培养了大量的生员和童生。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推进,在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邯山书院被改为邯郸县立高等学堂,成为了邯郸创办的第一所改革后的新式学校,培育出不少知识分子。邯山书院被列为邯郸市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它不仅是邯郸历史文化的重要象征,也是邯郸文化和教育发展的一个缩影。</p> <p class="ql-block">“邯郸学步”记载于《庄子·秋水》,讲述燕国寿陵少年听闻邯郸人走路姿势优美,专程赴赵都邯郸学习。他刻苦模仿却未学会新步法,反而遗忘原有走路方式,最终只能爬回燕国。这则寓言讽刺了盲目模仿导致自我迷失的行为,强调独立思考。</p> <p class="ql-block">春满长街昂首过桥思学步</p><p class="ql-block">月明小巷同心报国鉴回车</p> <p class="ql-block">丛台全称"武灵丛台",据唐代颜师古《汉书注》记载:因楼台众多,"连聚非一,故名丛台"。据考证始建于战国赵武灵王(在位于公元前325年一公元前299年)时期,是为了观赏歌舞和军事演练而建,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史载当时台上有天桥、雪洞、花苑、妆阁等。因结构奇特,装饰美妙,当时名扬列国。现台上存有武灵旧馆、洄澜亭、据胜亭及许多历代名人碑刻。丛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传闻好事说丛台,</p><p class="ql-block">胜日登临霁景开。</p><p class="ql-block">丰岁人民多喜色,</p><p class="ql-block">高楼赋咏谢雄才。</p><p class="ql-block">襟漳带沁真佳矣,</p><p class="ql-block">雪洞天桥安在哉。</p><p class="ql-block">烟树迷茫间井富,</p><p class="ql-block">为筹元气善滋培。</p><p class="ql-block">乾隆庚午秋登丛台作御笔</p> <p class="ql-block">七贤祠,为明朝万历年间的"三忠祠"和"四贤祠"合并而成,是为了纪念春秋战国时期赵国历史上功勋卓著的七位贤人韩厥、程婴、公孙杵臼、蔺相如、廉颇、李牧、赵奢而建。邯郸碑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89年建成,现藏碑四十四块,其中尤以唐代魏博节度使何弘敬墓志铭最为珍贵,它是迄今为止全国出土的最大的墓志铭,被国家文物鉴定小组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p> <p class="ql-block">逛邯郸道,不是简单的“逛街”,而是与历史对话、与文化共情。青石板上的车辙、老墙根的槐树、茶馆里的乡音……每一处都在说:“邯郸,不止有成语,更有活着的过去。” 来这里,慢下来,才能读懂一座城的千年故事。</p><p class="ql-block">愿每一位到访邯郸道的游客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感动与收获。</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