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叶

洲上廖歌

<p class="ql-block">这是一片橡皮树(印度榕)的肥厚绿叶,,它从深褐色的枝桠间转身的那一刻,便成了季节的信笺——椭圆的轮廓像被时光揉圆的玉,边缘裹着一层极淡的、近乎乳白的细边,是它从青涩走到成熟的勋章;叶面那道清晰的橙褐色主脉,如同一道温柔的脊梁,撑起无数细密的侧脉,像极了人生里藏在细节里的牵挂与支撑。</p><p class="ql-block">初时是嫩得能洇开晨雾的绿,连叶面上细密的茸毛都沾着露的凉,风一摇,那卵状的轮廓便晃着一身未褪的茸光。那时它不信“告别”,只贪念日光的软、晨露的甜,连中央那道橙褐色的主脉里,都裹着无遮无拦的蓬勃——仿佛生命本就该是向上的奔赴,是把每缕养分都酿成向外延展的、细密的侧脉触角,像我们年轻时总想着“向外闯”,以为远方才有答案。</p><p class="ql-block">后来蝉声沉了,云影斜了,它的绿一点点沉下去,像墨色在时光里晕开的层次:从浅翠浸成深黛,连那道主脉的橙褐都暗了几分,成了嵌在深绿里的旧丝带。表皮凝出薄而韧的霜,原本舒展的椭圆轮廓,也在秋凉里弯成妥帖的弧线,指尖抚过,能触到风的褶皱、雨的余温,还有某场骤寒刻下的、浅到几乎融在肌理里的细纹——那是它与世界对谈的凭证:原来“完整”从不是无缺,而是把磋磨织进纹路,让每一道印记都成了“活过”的注脚,就像我们总要在摔过跤、受过凉后,才懂“顺遂”从不是人生的常态,“扛住”才是成长的底色。</p><p class="ql-block">风再吹时,它没再攀着枝桠——不是无力,是把根须般的眷恋,折进了蜷起的叶缘里。此刻它在掌心蜷起,焦糖色的边缘蜷着半缕日的余温,指腹一碰,像触到秋的尾音:那椭圆的轮廓仍藏着初见时的舒展,只是深绿里浸了黄,连主脉的褐都软了几分。曾以为生命是向上的攀援,如今才懂,落幕是把张扬的脉络收束成温柔的褶皱,是让每一寸肌理都藏着“放下”的力量——承得住晴,也承得住霜;承得住初生时卵状的轻盈,也承得住离枝后蜷曲的从容,恰如人到中年,慢慢学会把“非要不可”换成“顺其自然”,把“向外求光”改成“向内寻暖”。</p><p class="ql-block">它只是一片印度榕的落叶,却把四季的密语、轮回的真意,都缝进了这椭圆的方寸间。我们总在追逐“永恒”,以为留住盛放的绿、留住向上的姿态,才算没辜负时光,可这片落叶偏说:所谓存在,从不是以“不变”为标尺,而是以“认真”为注脚——年轻时像它初绽时那样,尽情吸收阳光雨露,把每一寸脉络都养得饱满;成熟时像它深绿时那样,稳稳承住风雨,让每一道纹路都藏住韧性;离开时像它蜷曲时那样,带着余温与坦然,不纠结“为何落下”,只记得“如何活过”。</p><p class="ql-block">它曾是枝桠上最惹眼的绿,也终将是泥土里最沉默的养分——这多像我们的人生:不必执着于“永远站在高处”,重要的是每个阶段都活得“掷地有声”;不必遗憾于“终将失去”,因为所有的“告别”都藏着新的“开始”。哪怕只活一季,也要把每缕风、每寸光,都酿成独属于自己的、深黛浸黄的沉甸甸;哪怕最终归于尘土,也要把曾经的绿、曾经的暖,变成下一季新叶的养分。待它落进泥里,这页信笺便洇开了新的墨——下一季的卵状新绿,正从它的纹路里悄悄抽芽,就像我们走过的路、受过的暖,终会变成别人的光,变成岁月里生生不息的希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