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永昌,字宗熙,作为第一届至第三届总理,他在三宝垄中华总商会中担任最高领导职务,负责商会的整体运营与管理,包括决策制定、成员协调及对外交往等。<br> 从第六届起,世界糖王、印尼首富、民国外交官顾维钧岳父-黄仲涵和郑永昌并列名誉会长。<br> <br><br> 以下是DeepSeek-R1关于福建省漳州市龙海浮宫镇华侨巨商郑永昌的综合介绍,依据其生平事迹、商业成就及社会贡献整理:<br>一、身世与早年经历<br><br> 籍贯与出身:福建漳州龙海浮宫镇美山村人,自幼家境贫寒,约1860年(清咸丰年间)赴印尼三宝垄谋生。<br> 商业起步:在印尼经营土特产贸易起家,逐步积累财富,成为19世纪末印尼知名侨商。<br><br>二、郑氏大宅:闽南建筑瑰宝<br><br> 建造历程:1884年始建,历时36年至1920年完工,耗资约100万两白银(一说10万两)。<br> 建筑规模:占地28亩,含主厝、护厝、厢房等共118间房,前后设大型红砖埕院,为闽南现存规模最大的清末古建筑群之一。<br> 艺术特色:<br> 红瓦青石基,燕尾脊高翘,融合闽南传统风格;<br> <font color="#ed2308">砖雕、木雕、石雕工艺精湛,被誉为“闽南民居艺术巅峰”。</font><br> 现状:2004年被列为龙海市文物保护单位,现为重要文化旅游地标。<br><br>三、社会贡献与政治荣誉<br><br> 公益事业:<br> 捐资修建家乡道路、桥梁、渡口码头,改善民生设施;<br> 赈济山东灾荒,资助公益慈善。<br> 支持国家:<br> 赞助北洋水师军饷,支援晚清海防建设;<br> 1892年(光绪十八年)被清廷赐封“中宪大夫”(正四品),特许戴花翎,光耀门楣。<br><br>四、商业成就与家族影响<br><br><div> 南洋领袖:</div><div> 曾任印尼三宝垄中华总商会首届总理,主导华侨商业事务。</div> 家族传承:<br> 后裔遍布印尼、中国及世界各地,仍维系宗族联系;<br> 家乡延续“大尪公出巡”传统活动,每三年举办一次,近年参与人数达4000人,彰显家族凝聚力。<br><br>五、历史评价与文化记忆<br><br> <font color="#ed2308">民间谚语称:“有永昌厝,无永昌富;有永昌富,无永昌才”,赞其财富与宅院及文采皆冠绝闽南。</font><br> 其宅院不仅是建筑遗产,更象征海外华商<font color="#ed2308">“落叶归根”</font>的文化认同,体现闽南侨乡的辉煌历史。<br><div><br></div><div> 《三宝垅中华商会三十周年纪念册》,以下是部分历史资料。</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