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展厅的灯光柔和地洒在墙上,四幅黑色画框中的书法作品一字排开,每个字都像在呼吸——“飞”如离弦之箭,“腾”似奔马跃涧,“锡”厚重如矿脉深埋,“云”则轻盈流转,仿佛从山间升起的雾。这几个字不只是笔墨的挥洒,更像是我们云锡人精神的缩影:有力量,有速度,有根脉,也有远方。</p> <p class="ql-block">走进展厅深处,一幅巨大的建筑影像映入眼帘。浅色石材的外墙沉稳大气,台阶宽阔而庄严,两旁绿树挺立,红旗招展。正中央,“YT云南锡业”几个红字熠熠生辉,像一块烙印在时光里的勋章。那天虽阴云低垂,可那栋楼却仿佛自己发着光——那是我们每天走过的地方,是机器轰鸣的起点,也是梦想升起的原点。</p> <p class="ql-block">转角处一幅画让我驻足:一名工人正跪在泥地上抢修破裂的管道,水花四溅,他的背影却稳如磐石。没有豪言壮语,只有专注的眼神和紧握工具的手。这场景太熟悉了,就像去年冬天那场紧急抢修,零下几度的夜里,大家轮班上阵,直到最后一滴水止住。那一刻,我不是在看画,是在回望我们自己的身影。</p> <p class="ql-block">抬头望去,一张航拍图铺展在眼前:厂房整齐排列,烟囱如巨人伫立,道路如脉络延伸,远处群山环抱,薄雾轻绕。这不是冷冰冰的工业区,而是一座与自然共生的城。我曾站在山顶俯瞰这片土地,风从山谷吹来,带着金属的气息,也带着生活的温度——这里炼锡,也炼人心。</p> <p class="ql-block">一幅孔雀图静静挂在角落,雄雀开屏,羽色斑斓如彩霞落林;雌雀静立,朴素中透着坚韧。它们站在枯枝间,不喧哗,不争艳,就像我们这群默默耕耘的职工。美,不一定在聚光灯下;骄傲,也可以很安静。</p> <p class="ql-block">再往里走,两只仙鹤立于松下,一动一静,气韵悠长。松针苍劲,鹤羽洁白,仿佛时间都慢了下来。右侧题字遒劲:“松鹤延年”,可我更愿意读作“坚守如松,清逸如鹤”。在这条与锡同行的路上,我们需要的不仅是技术,更是这份沉得住气的定力。</p> <p class="ql-block">一张照片定格了塔吊下的身影:工人们在钢架上行走如履平地,蓝天作背景,阳光洒在安全帽上。他们不是在建造一栋楼,而是在编织一座城市的骨架。我认得其中一人,老李,他常说:“咱们焊的不是钢,是未来。”这话听着朴素,可字字有分量。</p> <p class="ql-block">矿井深处的画面让我心头一热:两位工友坐在岩壁旁,笑着说话,安全帽上还沾着碎石。那笑容真实得让人动容。井下千尺,黑暗包围,可他们眼里有光。那是对生活的热爱,对岗位的尊重,更是对彼此的信任。我们挖出的不只是锡矿,还有人与人之间最朴素的情谊。</p> <p class="ql-block">一群身穿橙色工装的同事站在“云锡1360基地”前合影,笑容灿烂,眼神明亮。他们不是演员,不需要摆拍,那一张张脸就是最真实的勋章。我仿佛听见快门按下时的笑声,听见他们说:“这是我们的战场,也是我们的家。”</p> <p class="ql-block">火花四溅的瞬间被镜头留住:一位工人手持锤钳,面罩后目光如炬,金属在他手下发出耀眼的光芒。那一瞬,我仿佛听见了锡液流淌的声音,看见了从矿石到精锡的蜕变之路。每一道工序,都是匠心的延续;每一次敲击,都在为“云锡”二字添一笔重量。</p> <p class="ql-block">一排印章拓印整齐陈列,红印如血,线条清晰。这些不是简单的符号,而是承诺的印记,是责任的落款。我忽然想到那些签在检修单、生产报表上的名字——它们或许不被看见,却支撑着整个系统的运转。</p> <p class="ql-block">一条小路蜿蜒穿过林荫,通向远处的红塔。树影斑驳,光影交错,像极了我们走过的路。从初入厂区的青涩,到如今独当一面的沉稳,每一步都算数。那塔楼静静守望,如同云锡百年来的坚守,在时光中不语,却始终挺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