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老友的"劈硬柴"之约

阿福

<p class="ql-block">久别重逢的欢愉,往往藏在一顿饭的烟火气里。2019年5月21日,我们这群退休近二十年的老同事,在顺风大酒店安排了一场既公平又风趣的聚会。没有包房的私密,却有大堂的热闹;没有谁做东,却人人心里舒坦——这便是我们知识分子圈里最时髦的“劈硬柴”。</p> <p class="ql-block">我们这群曾在上海光学仪器领域耕耘的老知识分子,如今虽步履渐缓,谈吐间仍带着工程师的严谨与幽默。从杨浦、青浦、梅川到松江,最远的车程近两小时,却无一人爽约。人到齐那一刻,仿佛时光倒流,当年共事的画面再度浮现。</p> <p class="ql-block">六年前的那场相约,至今想来仍清晰如昨,每一个细节都在记忆里闪着温暖的光。那天,我和爱人与吴科长是同时抵达大厅。吴科长从青浦赶来,足足坐了一个半小时的车程,这份守约的诚意格外动人。我们到的时候,已有半数人等候在那里,君子之约,从无爽约。稍等片刻,顾兰君缓缓走来,五十米开外我便认出了她;紧接着,鲁徐青领着徐德培也进了门。最后,从松江赶来的夏副所长和他爱人吴小庆也准时出现,两个小时的车程未曾让他们迟到分毫。十四人齐聚,一个不少。</p> <p class="ql-block">徐德培是我们当中最年轻的工程师,即便94年离开了上光所,他的心却始终牵挂着这里的人和事,热衷参加所有与研究所相关的活动,这份情谊着实难得。</p> <p class="ql-block">我爱人特意坐得离康泰老年公寓更近些,想探探这处我们聚会热议的地方究竟如何。</p> <p class="ql-block">吴小庆今年79岁,是我们这群人里唯一仍在拼搏的女老板,看上去依旧年轻有活力。她的爱人夏国鑫81岁,曾是上光所的副所长,如今住在松江的康泰养老公寓。吴小庆悄悄告诉我,她之所以选择这里,最看重的是救护条件,几分钟就能联系到医院,再也不用为突发情况慌神——想来是夏副所长曾有过两次突发昏迷,把她吓坏了。</p> <p class="ql-block">女同胞们拍了张合影,神态各异,十分鲜活:黄姐笑得开怀,陈姐故作俏皮,还有人戴着太阳镜出镜,老有范儿了。人群里就数吴老板和邵显最显年轻,连上光厂的杨厂长看了都连连称赞。</p> <p class="ql-block">男同胞们也不甘落后,凑在一起拍了张合照,八个身影里,我是年纪最大的那个。</p><p class="ql-block">郑全利特意脱下帽子,亮出他那新潮的平顶头,说这发型才花了36元打理。邵显笑着接话:“这生意以后我来做!”原来他们夫妻俩竟是彼此的专属理发师,两种爱好,两种风格,满是生活情趣。</p><p class="ql-block">张人龙属龙,今年80岁,可仔细一看也显出了老态,耳朵有些背,电话里根本听不清声音,联系他最好是发微信。我问这位往日的摄影天才,今天怎么不拍些素材,他坦言:“拍了也编不好,让我写字不行,编故事也不行。”这话听着实在,却让人忍不住惋惜,多好的摄影功底,竟渐渐搁置了。</p><p class="ql-block">鲁徐青是男同胞里的开心果,总是红光满面。以前我总在美篇里夸赞他,他却一句也没听见过——那时候他还是个“微信盲”,如今也早已与时俱进,学会用微信了。</p><p class="ql-block">夏副所长81岁,看上去正气凛然,实则是个“惧内”的人,遇事不敢自作主张。可吴小庆却说:“他有时候也会骂我,骂得我都哭了,可事后想想,他骂得都有道理。”想来夏副所长这是“大人不计小人过”的大智慧啊。</p><p class="ql-block">徐德培大概是我们当中最小的,有人说他才69岁,比我足足小了十岁余。以前从没发现他会生气,这次却见识到了:微信联系时,因为没说清聚餐地点,他突然光火,把我吓了一跳;聚餐时聊到中美贸易战,意见不合,他又像是生了气。不过老同事相处,有争有吵很正常,事后说开了就好。</p> <p class="ql-block">那边,郑全利和徐德培正聊得起劲,说着三十年前做结构CAD的往事,言语间满是对当年那份工作的怀念,也真切尝到了技术进步带来的甜头。那都是上世纪90年代的事了,自然没法和如今的技术水准相提并论。</p> <p class="ql-block">三个老太的狼狈相。</p> <h3>交流心得。</h3> <p class="ql-block">窃窃私语。</p><p class="ql-block"><br></p> <h3>好似绝密交谈,把头都遮啦。</h3> <h3>邵笑得前仰后翻。</h3> <p class="ql-block">镜头转到吴志红和顾兰君身上,她们正全神贯注地点菜。顾兰君突然抬头问:“点心一份四只,咱们十四个人怎么分啊?”大家都笑了:“这有什么好纠结的,互相调剂一下就好啦!”事后她们悄悄告诉我:“今天吃的是自家的,得节约点,以后你请客的时候再多点点!”</p> <p class="ql-block">饭桌上,小鲁又开始“挑事”:“你们不是说要让老夏请客吗?”明眼人都看得出,他是想把吴小庆“架”起来。果然,吴小庆站起身爽快表态:“我请大家去松江一日游,所有费用我来出!”这话一出,全场都沸腾了,小周最激动,连忙说最好周六就出发!</p><p class="ql-block">这些画面一幕幕在脑海中翻滚,那些欢声笑语、温情调侃,如今都成了无法挽回的珍贵历史。时光带走了岁月,却带不走这份深厚的老同事情谊,反而在记忆里沉淀得愈发醇厚。</p> <p class="ql-block">最精彩的莫过于结账时刻。745.5元,人均53.2元,最后定格在50元整。有人多付十元不找零,有人坚持补上五毛“零头”。照片真实记录下这个推来搡去找"零头"的场面。我小女问"啥叫找零头"那就是余下的几角几分呗。“找零头”的推让成了最生动的温情戏码——年轻人不解,我们却懂,这是属于我们的体面与默契。</p><p class="ql-block">人生如旅,走到晚年,最珍贵的不是山河万里,而是仍有一群人,愿与你共坐一桌,笑着劈硬柴”。</p> <p class="ql-block">人生如旅,最动人的风景莫过于久别重逢。六年前的“君子之约”,没有繁文缛节,唯有老同事间的真诚与温情。谈及三十年前用CAD攻坚图纸的岁月,硬件局限虽令人唏嘘,开拓激情却依旧滚烫;夏付所长买蛋糕不敢报销的趣事,仍能唤起满座欢笑。餐桌之上,精打细算点菜,谈笑间纵论中美贸易战,那是属于上海光学仪器领域同行者的独家记忆,是岁月沉淀的知己情深。</p><p class="ql-block"> 六年后,重提当年贸易战话题,我们早己以“稀土牌”“港口对等关税”主动破局,从被动应对到塑造规则,战略升级的组合拳尽显大国底气。当年的争论也有了越来越清晰的答案,曾经的忐忑化作今日的解气与从容。重温这场“君子之约",既是情谊的延续,更是对中国的发展充满自信,毕竟国家的命运是我们唯一的依托。这才是永恒的命题。</p> <p class="ql-block"> 作者 徐福侯(1938~)</p><p class="ql-block"> 写于2025年11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