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摄影&音乐|小林子</p><p class="ql-block">拍摄地点|深圳龙岗区鹤湖新居</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鹤湖新居,深圳的十大古村落之一。</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鹤湖新居位于深圳市龙岗区龙岗街道南联社区,由广东梅州兴宁客家人罗瑞凤于清朝乾隆年间兴建,历经罗家三代人,在道光年间整体建成,距今已有 200多年历史,是中国目前规模最大的客家民居建筑群之一。</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身为深圳人的我,鹤湖新居这个名字在耳边响过无数次,脚步却总被琐事绊住。今天终于下定决心,要去这座藏在城市里的客家围屋,补上这堂迟到了多年的“本地文化课”。</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走近鹤湖新居,最先撞入眼帘的是那道庄重的牌坊式大门,门楣上“鹤湖新居”四个楷体字,虽经风雨侵蚀,仍透着一股温润的力量。鹤湖新居正门前有一口半月形水塘,与围屋的方形布局相得益彰,遵循客家围屋传统风水学说选址,依山傍水,负阴抱阳。</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鹤湖新居中的龙岗区客家民俗博物馆为国家三级博物馆,因此遵循博物馆管理规范,每周一闭馆。步入大门在左边的服务台填写相关的个人信息后即可免费入内参观。</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跨过高高的门槛,眼前的格局瞬间开阔,客家人聚族而居的智慧在此铺展:百余间房屋沿中轴线对称排布,巷道纵横却井然有序,像极了客家宗族里严谨又温暖的秩序。</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穿过鹤湖新居的正门门厅,一座高大匀称、造型端庄的牌坊便映入眼帘。它为四柱三间楼式结构,三间之上均装饰着悬山屋顶,垂脊呈叠带式,戗脊为鱼尾式,古朴而典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牌坊上雕刻着的精美的人物、花鸟等图案,虽历经岁月沧桑,但仍能让人感受到昔日的精致与繁华。它静静伫立在围屋内,仿佛一位沉默的长者,诉说着罗氏家族的辉煌历史和客家先民对平安幸福生活的不懈追求。</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穿过大门,才算真正走进了客家人围起来的家园——它以“九厅十八井”为核心骨架,像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将几百间房屋织成规整又灵动的格局。</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待走到围屋的中心,才真正懂了它的好。四方的格局,把风、光、雨都妥帖收纳,既挡住了外面的风雨,又留住了家里的暖意。老一辈说,客家围屋是家的堡垒,可我觉得,它更像时光的容器——装着客家人的迁徙与坚守,装着深圳从前的烟火与从容,也装着我们这些现代人,在快节奏里弄丢的,那份慢下来的温柔。</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阳光透过天井洒下来,在地上织出细碎的光斑,风穿过巷道时,带着老屋特有的、混合着木料与岁月的气息,让人忍不住放慢脚步,生怕惊扰了这份沉淀已久的宁静。</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鹤湖新居的后院,是围屋内一片宁静而充满生活气息的所在。它是整个鹤湖新居最大的院子,方正如矩,仿佛是时光勾勒出的一方天地。</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檐角轻轻挑起,似在与头顶的蓝天低语。檐角的雕花虽染了风霜,却仍能辨出当年的精巧,龙凤缠枝的纹样里,藏着客家人对生活的热望。</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正对院门有几棵龙眼树,历经两百多年的时光,龙眼树早已亭亭如盖,浓密的枝叶遮挡住阳光,洒下一地斑驳的树影。</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鹤湖新居的后院有个炮楼,炮楼造型方正,向上略有收分,显得利落而庄重。墙面分布着不少葫芦形、方形的射击孔,孔洞不大却视野开阔,既便于观察院外动静,又能在防御时掩护族人,藏着客家人的生存智慧。顶端的女儿墙设有垛口,虽部分砖石已显斑驳,却仍保留着当年的轮廓,仿佛还能看到昔日族人在此守望、守护家园的场景。它不似前院建筑那般精致,却以朴素的实用主义风格,成为后院最有力量感的存在。</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鹤湖新居的侧后院,没有前院的规整庄重,多了几分生活的松弛感。步行其中,一阵阵桂花香扑鼻而来,沁人心脾,原来在墙沿边的大花盆里种植了一排桂花树,此时正是桂花盛开时节。</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侧后院的这口老井引起了我的注意,井口围着半旧的石栏,井沿被岁月磨得光滑,静静映着头顶的天光。传说这口井源自深圳梧桐山的泉水,饮之甘甜凉爽,养育了老围罗氏家族十几代人,与他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是他们的生命之源,是客家老国屋200多年古老历史的见证。</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两侧的走马廊层层叠叠,木窗格拼成的图案在阳光下投下细碎的影子,风穿过巷道时,会带着远处祠堂里香火的淡味,混着墙角老榕树的气息,我想起小时候外婆家的天井——也是这样,抬头能看见一方小小的天,耳边能听见邻里的絮语。</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鹤湖新居,不只是一座古村落,更是一本立体的史书,正门的庄重,上、下天街的鲜活和后院的宁静,都在诉说着客家先民的智慧与坚守;从半月塘的风水布局到炮楼的防御设计,从龙眼树的荫蔽到老井的甘甜,鹤湖新居的每一处都藏着客家人的生活哲学,也让我们读懂了深圳的文化根脉。如今它静静立在城市之中,让每一个前来的人,都能在青砖黛瓦间,触摸到深圳最温润的过往。</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原来,深圳不只有摩天大楼的霓虹,还有这样一方水土,藏着客家人的根与魂</p> 谢谢您的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