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我出生于“江南煤都”,父亲16岁便进入安源煤矿当矿工,提着煤油灯躬身挖煤、用筐拖煤爬出矿井的场景,早已深深烙印在记忆中。萍乡因长期采煤,地下形成大片采空区,据央视网2003年报道,矿区地面沉陷达78.1平方公里,受影响居民近8.8万人,其中5.2万受损住宅居民需搬迁治理,见证了传统煤炭开采的艰辛与代价。</p> <p class="ql-block"> 此次新疆旅游,北疆准东煤田的露天开采景象让我大为感慨。这片位于准噶尔盆地东南缘将军戈壁下的煤田,绵延220公里、宽60公里,是“世界最大整装煤田”,更是新疆煤炭最大储备地,为中国能源安全筑牢根基。从资源分布来看,新疆98.4%的煤炭集中于北疆,准东煤田作为北疆能源核心,战略地位举足轻重。</p> <p class="ql-block"> 准东煤田的发现与开发始于世纪之交的地质勘探,1.3万平方公里的煤海打破了“将军戈壁无宝藏”的认知。其预测煤炭储量高达3900亿吨,占全疆17%、全国7%,单个煤层最厚80米、平均可采厚度43米,堪称天然“能源富矿”。早年间这里仅有小型煤窑满足当地取暖,随着国家煤炭生产力西移战略推进,逐步成为国家级煤炭保供基地,开启规模化开发新纪元。</p> <p class="ql-block"> 如今的准东煤田已告别传统开采模式,以高科技重塑开采生态。拜城县阿尔格敏露天煤矿中,10台无人驾驶矿卡昼夜作业,累计自动驾驶里程超1.9万公里,运输量达32.9万立方米,相当于130个标准泳池容量。矿区构建“空天地一体化”监测网,通过遥感卫星、无人机等设备捕捉0.1毫米岩层位移,提前72小时预判隐患;调度中心12米长LED屏实时呈现“数字煤矿”状态,3台远程操控挖掘机实现360度无死角作业,让矿工从“与死神赛跑”变为“与数据共舞”,彻底破解传统煤矿效率低、风险高的难题。</p> <p class="ql-block"> 依托丰富煤炭资源,新疆成为“西电东输”核心枢纽,“疆电入渝”工程实现能源跨区域高效调配。哈密三塘湖戈壁的能源基地作为配套项目,总投资547亿元,构建“风光火储一体化”布局,涵盖400万千瓦煤电、700万千瓦风电、300万千瓦光伏及配套储能系统。工程采用超超临界发电技术与深度调峰模式,电力通过特高压通道毫秒级传输,2000公里外的重庆数秒即可接收清洁能源。</p> <p class="ql-block"> 项目全面建成后,每年可减少燃煤消耗约60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1600万吨,总发电量将满足重庆数百万家庭用电需求。从准东煤田的智能开采到特高压输电,新疆煤炭产业实现了“资源优势”到“经济优势”再到“生态优势”的三重跨越,未来将持续以科技赋能绿色发展,为全国能源安全与“双碳”目标注入新疆力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