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青州偶园,位于山东省青州市偶园街中段东侧,是一座独具特色的古典园林。它不仅是江北地区现存为数不多的康熙风格园林,更因其深厚的历史背景和精美的园林艺术而享有“江北名园”之美誉。</p> <p class="ql-block">偶园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最初是明宪宗朱见深第七子、衡王朱祐楎的王府东花园,当时被称为“衡王府东苑”。清朝初年,衡王府被抄没,园林逐渐荒废。</p><p class="ql-block">直到清康熙年间,这座园林迎来了它的新生。它被赐予了青州籍的文华殿大学士冯溥,作为他的私家园林。冯溥将其命名为“偶园”,取“无独有偶”之意,一方面暗合他“告老还乡”得以与自然山水为伴的偶然之幸,另一方面也寄托了对皇恩的感激。此后,偶园便一直作为冯氏家族的产业,被称为“冯家花园”。经过历代的修缮与保护,如今已成为向公众开放的重要文化景点和旅游胜地。</p> <p class="ql-block">“幽岩”它是一个经典的月亮门,圆润饱满,如同一个画框。站在门外向里望,圆形的门洞恰好将内部的假山、古木、藤萝等景物“框”住,形成一幅活生生的、立体的山水画。这幅画的构图随着您脚步的移动而不断变化,步移景异。</p> <p class="ql-block">青州偶园,祈福并非一种宗教仪式,而是一种融入游览过程中的文化体验和情感寄托。每一块石头、每一座建筑、每一处山水布局,都被赋予了美好的寓意。</p><p class="ql-block">当您置身园中,触摸着明代衡王府的遗石,行走在康熙年间垒砌的假山上,您仿佛在与历史对话,也将自己对“福、寿、康、宁”的平凡而真挚的渴望,寄托于这片灵秀的天地之间。这,就是“偶园祈福”的独特魅力所在。</p> <p class="ql-block">“正韵诗社”作为茶室的名称,完美地继承了偶园原主人、文华殿大学士冯溥的文人气质。冯溥本人就是一位文人高官,他若在自家园中,必然常与友人门生在此吟诗作对。如今的诗社,正是对这段历史文脉的活态传承。</p> <p class="ql-block">“长廊荷水园”是青州偶园中又一个极具特色的景观区域。它生动地体现了中国古典园林中廊、水、植物相辅相成的造园手法。</p><p class="ql-block">这是一个结合了长廊、水景与荷花的经典园林组合。</p> <p class="ql-block">望春楼是一座用于登高赏景、休憩宴饮的景观建筑。在古代,园主在春日邀请友人,在此楼中举办雅集,饮酒赋诗,共赏春景。</p><p class="ql-block">望春楼的存在,完美体现了中国园林“景因建筑而显,建筑为观景而设”的原则。</p> <p class="ql-block">“佳山园门”</p><p class="ql-block">穿过这道月亮门(或洞门)。</p><p class="ql-block">是欣赏“福、寿、康、宁”四大奇石的最佳地点。</p> <p class="ql-block">四大奇石—宁石</p> <p class="ql-block">四大奇石—康石</p> <p class="ql-block">青州偶园的“福寿康宁”四大奇石是明代衡王府旧藏,由地方官员献给衡王朱祐楎(或朱祐杬)的寿礼,后经修缮保留至今。这些奇石未经人工雕琢,天然形成“福”“寿”“康”“宁”四字的形态,成为园林文化的代表。 </p> <p class="ql-block">四大奇石—福石</p> <p class="ql-block">四大奇石—寿石</p> <p class="ql-block">青州偶园的灵魂——“福、寿、康、宁”四大奇石。</p><p class="ql-block">这四块奇石是偶园的镇园之宝,为明清时期遗留的太湖石珍品。它们并非以具象造型取胜,而是完美体现了古人赏石 “瘦、皱、漏、透” 的四大美学标准,形态奇崛,空灵剔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佳山堂,位于山东青州偶园内,是清初文华殿大学士冯溥的堂号,亦为其在偶园中接待宾客、以文会友的核心建筑。堂前巧妙堆叠的假山与“福、寿、康、宁”四大奇石,共同构成了偶园的主体景观。这里曾是冯溥与名流雅士们诗酒唱和之所,是偶园人文精神的象征,承载着深厚的士大夫园林意趣。</p> <p class="ql-block">佳山堂(冯溥纪念馆)展厅内,清初大学士冯溥致仕归乡,筑偶园以娱晚年的渊源,揭示园林与主人的紧密联系。聚焦其藏书功能,彰显冯溥不仅是政治家,更是博览群书的文人雅士。生动勾勒出一处融合园林雅趣与书香底蕴的士大夫精神天地。</p> <p class="ql-block">青州偶园的松风阁,是一座极具特色的明代建筑。它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原为衡王府东花园的经典建筑,后由清初文华殿大学士冯溥重修。</p><p class="ql-block">其最令人称奇的,是它的无梁殿结构:整座建筑不用一木一钉,完全由青砖砌筑而成,工艺精湛,堪称一绝。阁名“松风”,源于当年阁周围植有苍松,风过松涛阵阵,意境清幽。此名也寄托了主人对北宋文人黄庭坚(曾作《松风阁诗》)等高风亮节之士的仰慕之情,是偶园内集建筑智慧与人文意蕴于一体的重要景观。</p> <p class="ql-block">青州偶园牡丹园的“鞓红”牡丹,是园内极具代表性的植物瑰宝与活态历史。它得名于古代官员佩戴的“鞓”皮带之色,花色为鲜艳的赤红色,是欧阳修在《洛阳牡丹记》中记载的珍品。此花在青州栽培历史悠久,其色正形端,被誉为“青州红”,不仅展现了牡丹的国色天香,更承载了从宋代延续至今的赏花雅趣,是偶园深厚人文底蕴的生动体现。</p> <p class="ql-block">偶园的荷花园,是园内一处独具水韵的胜景。夏日时节,池中莲叶接天,荷花映日,与园内的奇石、古建相映成趣。</p> <p class="ql-block">云镜阁,是青州偶园内一座临水而建的标志性景观建筑。其名富有诗意,取自“云影天光,水明如镜”之意,登阁可俯瞰园景,碧水、奇石、古木尽收眼底,与水中倒影相映成趣。它不仅是赏景的绝佳之处,更体现了古典园林注重借景与虚实相生的造园智慧,为园中一处清幽雅致的核心景观。</p> <p class="ql-block">存诚堂,为青州偶园内的核心主体建筑,亦是园主人冯溥当年处理政务、接待宾朋的正式场所。 其名取自“存心诚敬”之意,体现了儒家修身立德的思想。建筑风格庄重典雅,空间开阔,与园中的佳山堂、松风阁等景观互为呼应,共同构成了主人当年生活与社交的场景,是领略这座大学士园林规整与气度的重要所在。</p> <p class="ql-block">展览:</p><p class="ql-block">偶园的显赫身世青州冯氏为明清名门,仕宦不绝。其中,明代的礼部尚书冯琦与其祖冯裕、父冯子履等,以及清初的大学士冯溥,共同构成了“冯氏一家五人作官”乃至更多的仕宦盛况。偶园正是这一家族百年荣光与文化传承的见证。</p> <p class="ql-block"> “冯氏宗祠” ,是青州冯氏家族祭祀祖先、凝聚宗族的核心场所。宗祠是举行祭祖仪式、缅怀先人的礼仪空间,庄严肃穆,体现了传统的宗法制度与孝道文化。</p><p class="ql-block">· 祠内供奉着冯氏家族历代先贤,尤其会突出如明代礼部尚书冯琦和清初大学士冯溥这样的杰出人物。它见证了冯氏家族“一门多进士”的科举佳话和数百年的绵延发展。</p><p class="ql-block">· 作为北方地区保存较为完整的仕宦家族祠堂,它是研究明清时期青州地方名门望族历史与宗族文化的重要实物载体。</p> <p class="ql-block">“敬慎”与“端方”这两方园门石额,“敬慎”与“端方”共同构成了冯溥这位大学士的立身之本和为官之道。 他将这两个词刻于园中,是时刻提醒自己和家族子孙要恪守儒家的道德规范,以此传承优良的门风。</p> <p class="ql-block">偶园</p><p class="ql-block">· 古韵悠长:历史悠久,韵味深远。</p><p class="ql-block">· 名门遗韵:冯溥大学士家族所遗,承载士大夫风雅。</p><p class="ql-block">· 钟灵毓秀:偶园凝聚天地灵气,孕育杰出人物与文化。</p><p class="ql-block">· 底蕴深厚:丰富的历史与文化积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