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情系桑梓 聚贤朝阳——文旅推介会架起归乡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1月1日下午,沈阳中街兴隆大家庭一楼大厅,举办了一场以“朝阳花开,欢迎你来”为主题的朝阳游子归乡推介会。朝阳市文旅广电局联合沈阳市朝阳企业联合会,以“文旅+科技+乡情”模式,吸引近百余位在沈朝阳籍企业家及文化界人士共襄盛举。沈阳市文旅局也携手助推了本次活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文化引共鸣</p><p class="ql-block">马头琴悠扬启幕,三燕古乐与数字光影交织,牛河梁遗址、凤凰山佛塔等文旅宣传片轮播,瞬间点燃乡情。朝阳市文旅局长王永辉以“三分钟短片+三组数据”展现文旅新貌,介绍朝阳发展新变化和新机遇,诚邀在沈朝阳籍游子回乡赋能,常回家看看。</p> <p class="ql-block">联合会呼应共鸣</p><p class="ql-block">沈阳朝阳企业联合会会长于树先先生,代表沈阳发展的朝阳籍企业家做了热情洋溢意真意切的发言。回顾了联合会多年来的思乡爱乡助乡哺乡的心路历程,也展望未来对家乡快速发展的期许,同时送上了美好的祝福。</p> <p class="ql-block">数字拓商机</p><p class="ql-block">推介创新采用VR云游与实体沙盘联动,建平遗址AR考古、凤凰山5G滑雪直播等场景,让传统景区焕发数字魅力。发布的“游子惠旅专线”涵盖冰雪、地质研学等主题,获企业家点赞。</p> <p class="ql-block">情感促共赢</p><p class="ql-block">互动环节“手机揺一揺”,众多参与者获得幸运奖品。压轴交响诗画《朝阳花开》以声光电重现红山玉龙、化石群亿万年史诗,为活动画上句点。</p> <p class="ql-block">正如《诗经》所言:“凤凰鸣矣,彼于高岗,梧桐生矣,彼于朝阳”,这场融合传统与现代的文旅推介盛会,以文旅为纽带,为东北振兴注入新活力,为朝阳经济高质量发展带来新动能。</p> <p class="ql-block">以下内容为朝阳籍企业家周立军先生的原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凌水长歌处,燕都万象新</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致三燕古都朝阳的深情礼赞</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当第一缕晨光越过努鲁儿虎山的山脊,温柔地吻上大凌河的水波,这座沉睡了千年的古城便从岁月的褶皱里苏醒。朝阳,这方被时光厚爱的土地,每一寸泥土都藏着传奇——它是红山文化点燃的文明星火,是三燕王朝纵横的铁血疆场,是世界上第一只鸟振翅的苍穹,是第一朵花绽放的原野。当风掠过凤凰山的松柏,当浪拍打凌河的堤岸,所有的过往都化作深情的絮语,在耳畔轻轻回响。</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站在红山文化遗址的台地上,指尖触碰的是五千年前的文明温度。那些打磨光滑的玉猪龙,曲线里藏着先民对天地的敬畏;那些垒砌整齐的积石冢,沉默中诉说着部落的信仰。曾几何时,这里的先民在篝火旁起舞,用骨笛吹奏出对丰收的期盼,用彩陶描绘出对生活的热爱。他们或许不曾想到,自己手中的玉器会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符号,自己脚下的土地会成为“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曙光”。如今,当考古工作者拂去文物上的尘埃,我们依然能从那些斑驳的痕迹里,看见一个古老民族对文明的执着追寻——那是刻在基因里的坚韧,是流淌在血脉中的智慧。</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循着历史的脉络前行,三燕王朝的金戈铁马便在眼前展开。公元342年,慕容皝迁都龙城,也就是如今的朝阳,从此这里成为东北亚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那时的龙城,宫殿巍峨,市井繁华,驼铃声从丝绸之路的东端响起,将中原的丝绸、西域的香料、辽东的皮毛汇聚一堂。慕容氏家族在这里励精图治,他们推行汉化政策,兴办学校,让中原文化与游牧文明在碰撞中交融。或许我们已无法亲眼目睹当年“控弦十万,带甲百万”的盛景,但从北票喇嘛洞墓地出土的鎏金铜覆面、银缕玉衣中,仍能想象出三燕贵族的雍容;从文献记载的“龙城之会”中,仍能感受当年王朝的气魄。三燕,不仅是朝阳的一段历史,更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进程中浓墨重彩的一笔。</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而当我们把目光投向更遥远的史前时代,朝阳便成了生命绽放的奇迹之地。在这里,古生物学家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鸟类化石——中华龙鸟,它的羽毛印痕清晰可见,仿佛下一秒就要挣脱岩石的束缚,飞向远古的天空。也是在这里,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被子植物化石——辽宁古果,它的根系、叶脉完整如初,仿佛还带着千万年前的露珠。“第一只鸟飞起的地方,第一朵花盛开的地方”,这句美誉不是凭空而来,而是时光对朝阳的馈赠。当我们凝视这些化石,仿佛能听见远古森林的鸟鸣,能闻到史前原野的花香——生命从海洋走向陆地,从爬行走向飞翔,从裸子植物到被子植物,每一步进化都在这里留下了清晰的印记。朝阳,用它的地质岩层,为世界讲述了生命演化的壮阔史诗。</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若说红山文化是朝阳的灵魂,三燕王朝是朝阳的风骨,那大凌河与凤凰山便是朝阳的血脉与脊梁。大凌河像一条碧绿的绸带,蜿蜒穿过古城腹地,它用甘甜的河水滋养了两岸的土地,也孕育了朝阳的文明。清晨,河畔的柳枝垂落水面,晨练的人们迎着朝阳慢跑,孩子们在岸边追逐嬉戏;傍晚,夕阳将河水染成金色,归巢的鸟儿掠过水面,渔舟唱晚的旋律在暮色中回荡。这条河,见证了红山先民的耕耘,见证了三燕铁骑的出征,也见证了如今朝阳的繁荣——它是朝阳的母亲河,更是这座城市不变的温柔。</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凤凰山则像一位沉默的守护者,矗立在古城之东。山间的延寿寺钟声悠扬,千年古松苍翠挺拔,北魏时期的摩崖佛龛历经风雨依然清晰。沿着山间的石阶攀登,每一步都能遇见不同的风景:春日里,山桃花漫山遍野,如云似霞;秋日里,枫叶红遍山谷,如诗如画。站在山顶的“望海楼”远眺,整个朝阳城尽收眼底——高楼林立的城区与波光粼粼的凌河交相辉映,古老的城墙与现代化的场馆和谐共存。凤凰山,它不仅是一座风景秀丽的山,更是朝阳人心中的精神地标,它用自己的沉稳与厚重,守护着这座城市的过去、现在与未来。</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如今的朝阳,早已不是历史书中的静态符号,而是一座充满活力的现代都市。红山文化博物馆里,游客们驻足凝视文物,聆听远古的故事;三燕文化产业园里,手艺人用传统工艺复刻着当年的器物;大凌河畔的湿地公园里,候鸟在此栖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座城市,既保留着“古都”的厚重,又洋溢着“新城”的朝气——老街上的传统小吃香气扑鼻,新城区的高新技术企业蓬勃发展;公园里的老人们聊着过往的故事,写字楼里的年轻人追逐着未来的梦想。</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当暮色降临,朝阳城的灯光次第亮起,大凌河上的桥梁化作流光溢彩的纽带,凤凰山在夜色中勾勒出温柔的轮廓。此刻,我仿佛听见了跨越千年的对话——红山先民的骨笛声、三燕将士的号角声、远古鸟儿的鸣叫声,与如今城市的车水马龙、欢声笑语交织在一起,汇成一曲属于朝阳的赞歌。</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这就是朝阳,一座被文明照亮的城市,一座被生命眷恋的城市,一座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处,永远充满希望的城市。它用红山的玉、三燕的风、飞鸟的翼、花开的香,还有凌河的水、凤凰山的绿,向世界诉说着自己的故事——那是关于文明、关于生命、关于传承、关于希望的故事,永远动人,永远崭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