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读书点亮我的人生</p><p class="ql-block"> 我十四岁那年,曾经准确的运用锥形体积公式估算过生产队的粮食,这使从小没上过学的老生产队长吃惊不小。他曾当着社员的面神秘的说:看过《三国》的人没有不知道的事,什么都懂,那么一大堆粮食他居然一看就知道多少斤,这小孩人小鬼大,以后了不得。</p><p class="ql-block"> 暑假的时候,趁社员们休息时有人就提议让我讲三国,内容竟然和他们在旧社会看“戏”的内容一样,社员们对我更是刮目相看。</p><p class="ql-block"> 我少年时期的业余爱好主要是阅读。这种乐趣得益于从看《三国演义》开始的。以后接着又看了《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封神演义》、《隋唐演义》、《前汉演义》、《后汉演义》等,从而一发不可收拾。姐夫是文革时期的“老三届”,就读于莱芜十一中。文革时期图书馆的古书被作为“封资修”的毒草被“造反派”焚烧一空。姐夫趁乱私藏了图书馆的《四大名著》等书。就是这些藏书,丰富了我的人生阅历,使我受益终生。</p><p class="ql-block"> 文化大革命期间就读初中的我(我们班是最后一个6年级,以后都是小学5年制,初中2年制),根本就学不到应有的文化知识,成天“闹革命”,三天两头的去帮生产队义务劳动,你就是想学也没人教你。</p><p class="ql-block"> 知识贫乏是一个方面,而且识字都不多,也买不到字典,《四大名著》都是文言文,老些字不认的,意思也就闹不明白。有一天发现我的同桌张军也在偷着看“古书”,可能也是他三哥从莱芜一中获取的,我就问他,大写字老些不认的。他就给我介绍,不认的就读偏旁,这样就对书中的大部分内容看懂了,再就是查字典。但是,不认识的字太多了,老查字典也影响阅读啊。所以,打那以后,我就吃着书中的“夹生饭”坚持了下来。同时也养成了“念字趴”的毛病。</p><p class="ql-block"> 有一次我在生产队给社员们讲三国,把夏侯惇(dun)读成了夏侯纯,以后我就下决心,不认识的字或模棱两可的字就查字典,改正了不少。到现在想想还觉着不好意思呢。</p><p class="ql-block"> 我参军之前,曾和乡亲们一块参加“战天斗地”、“农业学大寨”。山区学大寨可以造梯田,我们平原的地方就纯粹是穷折腾了。秋天还没等种完小麦,社员们就开始战略大转移“农业学大寨”了,对本来就很平整的土地“挖地三尺”,美其名叫“深翻整平”,实际上这样一弄,把生土都翻了上来,不但不增产,还要减产。用黄土垫砂荒开垦土地倒是增加了不少的基本农田。每年的“农业学大寨”一直持续到第二年春耕为止,一年到头把农民折腾的是精疲力尽!</p><p class="ql-block"> 当年的口号我还清楚的记得几条:“冰冻三尺,雪下一丈,寒风刺骨,不当败将”、“干到大年二十九,吃了水饺再下手”。在“农业学大寨”的工地上,可谓是人山人海,红旗飘扬,气壮山河!不管我随“农业学大寨”的大军转战到哪里,我的黄挎包里面总是装着古代小说始终是不离身的,只要一休息,我就躲在一边看书,不和其他社员瞎诌。 </p><p class="ql-block"> 晚上,劳累了一天的社员们,吃过晚饭倒头就睡,我就借着生产队里的煤油罩子灯“挑灯夜读”,书中的故事和故事中的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和我无声的交流到深夜,引人入胜。为了养足精神“战天斗地”,才依依不舍的合卷而睡。</p><p class="ql-block"> 多年来,读书已经养成了我戒不掉的习惯。记的有一个冬天,当时我们寨里南街生产大队住着公社的一个工作组,组长叫王文革,估计他这个名字可能是为了赶时髦后来改的。他带着工作组视察我们大队“农业学大寨”的工地,我看古代小说的事,不知是他发现了还是有人举报,结果在当天下午召开的批斗“历史反革命分子” 王振清的大会上,不点名的对我进行了批评:“有的小青年,年龄不大,不读毛主席的著作,抱着封、资、修的书每天在看,要不悬崖勒马,将成为“修正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接班人”,惹得很多人都为我捏了一把汗。</p><p class="ql-block"> 以后我再看书就比较小心,采取更加隐蔽的方式,我没听他的,并且感到他很好笑。</p><p class="ql-block"> 后来王文革进步很快,成了我们莱芜市的副市长(副厅级)。</p><p class="ql-block"> 通过阅读大量的历史古典小说,从而培养了我从小喜欢读书的爱好,丰富了在学校学不到的知识,从中吸取了大量的精神营养和懂得了做人的很多道理,也培养了我遇事思考的良好习惯,同时也规范了我的言行,受益匪浅。</p><p class="ql-block"> 到了部队后,正赶上打倒“四人帮”的年代,要求战士对《老三篇》倒背如流,对《毛泽东选集》进行通读,并且每读完一篇至少要写不少于500字的心得,人人还要争当学习《毛主席著作》的积极分子。最终我没有堕落成为“修正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接班人,是部队的大熔炉将我锻造成为了真正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哈哈哈,这都是口号,接班人哪有咱老百姓的事。</p><p class="ql-block"> 现在回想起来还觉得非常好笑,那个年代就是这样,瞎扯淡的事太多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