旭日的暖阳

Frank

<p class="ql-block">愿我无敌意、无危险。</p><p class="ql-block">愿我无精神的痛苦。</p><p class="ql-block">愿我无身体的痛苦。</p><p class="ql-block">愿我保持快乐。</p><p class="ql-block">近期,我们六和班同修相约早7点、晚10点在网上共修慈经,感恩辅导员传持师父慈悲,上周2、4、6早晚,师父带领我们如法修习,听师父教诲,我觉得自己从外到里,不知不觉中改变了许多。归纳而言:</p><p class="ql-block">1. 从“个体修”到“共修”的力量</p><p class="ql-block">在固定时间,与一群有着共同信念的学长一起,由有经验的师父带领,这种“仪式感”和“归属感”会极大地强化和深化修行的效果。我感受到的“从外到里”的改变,正是这种共修力量由外而内的渗透和转化。</p><p class="ql-block">2. 如法修习,建立正确知见</p><p class="ql-block">传持师父的带教,确保了我们不是在盲目地“听歌”,而是在“如法修习”。正确的次第,从对自己开始,夯实自爱的基础;正确的发心,理解“无敌意、无危险”不仅是愿望,更是一种强大的正念力量,能真正为自己和周围环境构筑起祥和的心理屏障;正确的理解,明白“无精神的痛苦”、“无身体的痛苦”并非指生活中再无磨难,而是指培养一颗在磨难中依然能够保持觉知、不被痛苦完全吞噬的强大内心。</p><p class="ql-block">3. “旭日暖阳”的内在体验</p><p class="ql-block">传持法师的讲解,就像旭日的暖阳包裹着我们,有学长说这是一个极其殊胜且准确的禅修体验,这说明慈心修习于我们已经产生了真实的身心受用。大家知道,“温暖”,是慈心(Metta)最直接的体感表征,是内心冰封的自我批判和紧张感在融化;“幸福”,是内心负面情绪被舒缓后,本自具足的安宁与喜悦的自然流露;“包裹”,感受到这种温暖感是周遍的、无死角的,意味着慈心念已经能够较好地覆盖全身心。</p><p class="ql-block">这一切的收获,最终都影响了我行为的改变和心性的转化。</p><p class="ql-block">曾经在会议中,我因为误解或者是和别的学长意见相左,情绪起来说话很冲,但争执中我忽然感觉到有一种力量让我止语,以前好胜的我不再说话,开始深刻反省。我觉得是修习慈经的浸润,让我渐渐从往日的串习中走出来, 待人接物更柔和,因为内心无敌意,外在的言行自然减少攻击性和棱角。面对逆境更从容,因为修习了“无精神的痛苦”,面对烦恼时,多了一份观照和空间,不再轻易被情绪卷走。</p><p class="ql-block">自我相处更和谐,因为真诚地祝愿自己“保持快乐”,学会了自我关怀和自我滋养。</p><p class="ql-block">愿我们将修习慈经这份“旭日的暖阳”持续保存在心间,并在日常的行住坐卧中,自然地流淌出来,温暖自己,也照亮身边的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