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秋游记② 香山-八达岭长城

新元

<p class="ql-block">  坡峰岭的秋韵尚未在心头散尽,午餐后,我们跟团乘大巴奔赴下一场秋日之约——香山。这座北京的标志性景区,既是金秋赏枫的顶流之地,更因曾是历代帝王的游憩行宫,沉淀下满径的古迹与厚重文脉。</p> <p class="ql-block">  这里的皇家御苑,让亭台楼阁间的每一缕秋阳,都映照着岁月留下的古迹余韵。</p> <p class="ql-block">  遗憾我们此行香山稍早,山间红叶尚未迎来最盛的绽放,漫山秋意仍显含蓄。唯有静心湖旁的那株,独自缀满艳红,在疏朗秋景中格外惹眼,便成了这“满山遍野一点红”的独特景致。</p> <p class="ql-block">  虽说香山红叶闻名遐迩,是世人追捧的秋日盛景,但于我而言,此行的重心始终是寻访山间镌刻着岁月印记的历史遗存。其中最让我心怀敬畏的,当属两处与伟人紧密相连的所在。</p><p class="ql-block"> 一处是半山腰的双清别墅。另一处则在紧邻北门的碧云寺内。</p> <p class="ql-block">  双清别墅。这座曾为清代皇家园林遗址的院落,因两眼清冽泉水得名,更因 1949 年的那段岁月被载入史册 —— 这里是中国共产党 “进京赶考” 的首站驻地,是毛主席当年居住和办公的地方,更是指挥解放战争走向全国胜利的 “总指挥部”。在这方院落里,毛主席在 181 天内起草了上百封电报,与朱德同志共同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吹响了 “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 的号角,亲眼见证人民解放军以摧枯拉朽之势占领南京,更挥毫写下《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的豪迈诗篇。简朴的屋舍、窗前的古树,仿佛仍在诉说着那段乾坤扭转的峥嵘岁月。</p> <p class="ql-block">  碧云寺内。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 1925 年逝世后,灵柩曾在此处的金刚宝座塔内暂厝四年,1929 年移灵南京中山陵时,这里被辟为安放其衣帽的 “孙中山衣冠冢”,寺内的普明妙觉殿也改建为孙中山纪念堂,宋庆龄先生亲笔题写的匾额至今高悬门楣。殿内的半身塑像、《致苏联遗书》的汉白玉刻文,以及陈列的生前遗著,无不镌刻着先生为推翻帝制、创建民国耗尽毕生的革命足迹。</p> <p class="ql-block">孙中山先生的水晶棺</p> <p class="ql-block">  这两处遗存,一处见证了新中国的奠基之路,一处承载着民主革命的先驱理想,皆是值得静心瞻仰、深切缅怀的精神坐标。</p> <p class="ql-block">✍10.23(周四)☀️ 第三天</p><p class="ql-block"> 吃了早餐,7点半我们随团队乘大巴奔赴延庆,奔赴那座镌刻着历史印记的八达岭长城。</p><p class="ql-block"> 作为明长城的精华所在,它以“北门锁钥”的雄姿蜿蜒于燕山深处,每一段城垣都藏着岁月的故事。缆车将我们送至北六楼,余下的路程便交给脚步与心跳。触摸着被百年风雨打磨得光滑的城砖,感受着砖石间沉淀的厚重,待登顶北八楼的刹那,天地开阔,“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壮志豪情,瞬间在胸中激荡开来。</p> <p class="ql-block">  八达岭长城的石阶在脚下蜿蜒,像一条沉睡千年的巨龙脊梁,每向上一步,空气里都裹着几分历史的厚重。</p> <p class="ql-block">  谁也看不出三姐已是近80岁的人,她脚步稳健,攀登的劲头丝毫不输我们,连旅行团里的同行者都忍不住朝她竖起大拇指。</p> <p class="ql-block">  等爬到高处,视野突然被猛地拉开:连绵的城墙顺着山脊起伏,一头扎进远方的云雾里,阳光洒在城砖上,把岁月留下的斑驳痕迹照得格外清晰。</p><p class="ql-block"> 脚下是历经沧桑的砖石,眼前是辽阔壮丽的山河,这一刻,所有的攀登疲惫都烟消云散,只剩下心头翻涌的震撼与自豪。</p> <p class="ql-block">我们一行七人登上北八楼最高峰!👍</p> <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感谢您的支持,请继续关注北京秋游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