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明白

幸运13

人这一辈子,都在忙忙碌碌.其实不得已而该操心的事,也就有限的几种,如果腹的食物御寒的衣,还有遮风挡雨居所.余,有则锦上添花;无,似乎也影响不了吃喝拉撒.<br> 有首歌这样唱道,“人生就象一杯酒,有的苦,有的乐.”从箪食瓢饮,到衣食无忧,生存的基本需求解决之后,便该知足常乐.尤如对面五幢有户人家正在装修,整天价除了电锯电钻打破小区宁静后,那些干活的工人还常常冷不丁吼上两嗓子,让人感到一种亲切的苦中作乐.<br> 吃饱穿暖后的民众,自然而然会产生更高层次的追求,如文化的需求,娱乐的需求,健身的需求,交际的需求,以及证明自己能耐的需求.<br> 年轻时,攀登、挑战、突破,意图更多、更高、更好,当勉励与赞扬.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就在这自强不息之中;<br> 年长后,锐气渐消,选择与世无争,修身养性,亦为明智之举.令人欣慰的是,如今老年世界,这修身养性四个字,正呈现出空前的勃勃生机.<br> 君不见,群众文艺舞台上,中老年人压倒性地占据了大半壁江山;老年大学的声乐班、舞蹈班、摄影班、美术班,报名者众,一缺难求;社会办的瑜伽馆、插花艺术、茶道研习所,学员不少;还有无数自发形成的民族舞、模特队、练拳习剑的小团体,遍布城市的每个角落.<br> 这林林总总,无不展示出日子好起来的民众,对精神生活产生了浓烈的兴趣与依赖.参与这些集体活动,既能健身,又结识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给寻常的柴米油盐,多了一份生动.<br> 以前,刷微信朋友圈,会觉得那么多大道小道消息,有效地填补了自个儿的孤陋寡闻.尽管大多数信息如过眼烟云,这边看了,那边忘了.如今,为了某种兴趣而凑到一起的朋友圈内,则有眼神,有语速,有温度.经常面对面在一起切磋,有种亲近感悄然弥漫,被共同的磁场凝聚在一起的个体,相互取长补短,彼此间的存在感,大大地优于微信上的朋友圈.<br> 分声部练习,一旦合排,那和声迴旋,每个人顿时会感到那旋律上了好几个档次;某个动作做的不到位,身边的队友即时纠正,比等待老师更贴心;画好的习作,拍下的片子,几位学友先凑在一起点评,容易接受,便于纠正;<br> 好些因共同的爱好聚拢来的“票友”,勿需老师指教,各个对着电视自学成材.谁的姿势好看就向谁学,谁的动作协调,就集体沿用.这样的成果,自成一统,别有风味,因为众采所长,大家都有成就感.<br>  愿老天下老者都愈活愈明白!<br> <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