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8月12日</p><p class="ql-block">续三 Z166列车上</p><p class="ql-block">放弃了经历拉琼拉垭口5830米,就意味着人生留下了一大遗憾!</p><p class="ql-block">当晚近凌晨冒雨进入阿里中线的中枢措勤县。意味着216国道段287公里最高段走完,也是中国国道中最牛之一。</p><p class="ql-block">休整后,一切都恢复了正常。准备继续按路书计划实施阿里中线、阿里北线,走上317国道然后回到拉萨。8月18日的火车票都己买好。谁知又冒出一个晴天霹雳:队员世上走一趟的自行车辐条断了三根,很可能昨晚绑车不当造成的。空车骑骑还摇摇晃晃,加驮包走沙石搓板路绝对不行。这一天想尽办法都无法解决,连求助的110到处打电话寻问。地处羌塘无人区边缘,藏北高原,阿里深处,己是叫天天不应了。忽然大家都出现这样的幻觉,是不是有天意所为!为什么成功翻越桑木拉达坂后先遇到了十公里的烂路,之后便是遇雨风阻,再到后来千年的美朵村今年竟然撤了,现在自行车又出了问题。冥冥之中自有天意:藏南段己顺利的结束;216的萨嘎县至措勤县的过渡段刚己骑完。己经骑行了第44天,就不用再骑了!阿里中线北线,属羌塘草原,藏北高原无人区域,方向难辨,沙石土路,不如一路剩车游玩,不耽误阿里沿途一错再错的风景。一致决定,顺天意吧,把自行车寄回拉萨,人成背包客一族,包车游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今天中午,从措勤到尼玛县,还是那位美朵村的驾驶员,三十岁不到,为绑车不当连连道谦,我们一点没有责怪的意思。他家乡就在扎日南木错附近。他只开车,完全按照我的路书上的线路行驶。这天,一路尽显阿里风光,辽阔的草原上,藏野驴、藏羚羊是它们的天堂。蓝天里满是白云朵朵,天地相连。沙石土路,一路颠簸,队员们说,幸亏没骑车。60公里的路一会儿就到阿里地区第一大湖,西藏第三大湖曾经200元收费的扎日南木错。扎日南木,藏译为大湖的意思。登上小山观景台俯瞰壮美的山河,湖水湛蓝,远山(冈底斯山脉)如黛,蓝天白云,碰上这一美景,绝对是上天赐给的!驾驶员也说,出现这么好的天气一般机会不多。曾经的游客中心和酒店,己成空空如也。这是我路书上的第一个宿营点。饱览了扎日南木错后,直奔当惹雍措。按路书经过军仓乡、来多乡时,我们看到了仅有短短的一条破旧的街,看不到几个人。一切那么陈旧,一切那么苍凉!但有的地方正在建设,军仓乡正显阿里中线深处的真实写照!军仓乡是我们路书申的第二个宿营点。军仓乡到来多乡需60公里。来多乡要大些,街长人多,房屋旧了点,但也能显示出曾经的繁华。这是我们路书中的第三个宿营点。远处的雪峰连绵,湖水铺陈,牛羊,藏驴,藏羚羊和谐相生,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来多乡到文部南村也需80多公里。出了来多乡翻过几道山梁便看到达果雪山。</p><p class="ql-block">达果雪山地处冈底斯山中段北麓 。其与当惹雍措一起被本教徒奉为神山圣湖,是古象雄文明的摇篮。下山,便看到一片蓝色水域这便是当惹雍措。当车子经过中段观景台时雪山下的当惹雍措尽显蓝宝石一般。当惹雍措位于达果雪山下,它被西藏最古老的雍仲本教奉为圣湖,是西藏的第四大湖,是中国第二最深的湖;也是仅有的六大雍错之一。南面的达果雪山与当惹雍措一起被雍仲本教奉为神的圣地曾在此盛极辉煌过。四千多年这里就出现了象雄国和象雄文化,他们信仰变是本教。本教的核心就认为万物皆有灵性。对山川日月的崇拜。后辛饶弥沃发展为雍仲文化,有藏医术、文字、天文历法、占卜等,是藏族文化根基。有这么一说:没到过阿里等于没到过西藏;不了解本教文化等于不了解藏族文化。可以这么说象雄文化4000年前和中原文化一样凌驾于世界文化之巅。只不过是鲜有知道,本教现被重新认识,让藏族文化更自信。象雄古国分为上象雄(今冈仁波齐和玛旁雍错一带)中象雄(就是这里)和下象雄(孜珠寺一带)。中象雄地区几千年来都是青稞麦的主产地,因而是农耕与游牧产生富饶,强盛和文明,雍仲本教的文化影响己传至西域、南亚、西亚甚至欧洲,尤其是“卍”字符号和琼隆银城的琼隆,即大鹏鸟。影响了欧洲。可惜的是松赞干布时期将妹妹嫁于象雄国于里应外合将象雄国灭掉。松赞干布统一了青藏高原,为了至上的权力,灭掉了本教,引来了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即使废掉本教但依然继承了本教的经幡、玛尼堆,马龙达、煨桑,转山转水,石头兽骨刻字等等。本教,被写为苯教,是对本教的恶意,现应正本清源。</p><p class="ql-block">当我踏上这片神奇土地的时候,从不信佛信教的我,被这有着4000年前文明的象雄古国深深的吸引。轻抚白塔,触摸冰凉,却能触到一个民族最深的根。千年前的日月仍照此方,远古的风依然吹拂过我们,只是换了人间。徒留今人面对着苍穹,遥想那失落的辉煌!</p><p class="ql-block">站在佛塔前,迎着雪山圣湖吹来的风,隐隐约约中仿佛是远古的呼唤,又仿佛与我们窃窃私语,似乎是在相互交流着。忽然想起我们一路骑行不也是对山川生物、日月星辰的崇拜吗?不也是和诗与远方的理念一致吗?难道我们长途骑行者都成了本教徒?不得而知,罢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不舍的离开了古老的文部南村,也完成了对象雄古国和象雄文化的好奇奇心,特地问了当地人,证实他们转山转水转佛塔还是按原始古老的走法即逆时针运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文部南村即路书上的第四个住宿点,向第五个住宿点文部村奔去,路过村旁的当穹错,这是曾和当惹雍措同一个湖的如今己分开了成了一大一小湖,当穹错也有拥有着当惹雍措的蓝。</p><p class="ql-block">连续盘山翻过垭口进入了阿里北线向第六个住宿点尼玛县驶去。</p><p class="ql-block">特为留意路边网红的打卡点:“大力神杯”天然石雕。望着这天然的大力神杯石雕,除了力量与团结的象征,它未经雕琢,却与人类为竞技荣耀创造的符号不谋而合,仿佛自然早已洞悉人类对梦想的拼搏追求;它的鬼斧神工,与人类的精神追求在这一刻达成了奇妙的默契,让人想起为梦想而奔赴的瞬间,本就与天地同频!与自然同框!这不就是我们小分队的真实写照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今天,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大力神杯</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