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昵称:王朝</p><p class="ql-block">美篇号:54728980</p><p class="ql-block">图片:绿如蓝</p> 导语 <p class="ql-block">2025年10月15日,与几位好友同行,深入西北大地的褶皱之中,探访了一处如大地调色盘般的丹霞奇观——月牙沟。这一天的旅程,仿佛穿行于亿万年地质演化的画卷之中,红岩叠嶂、光影流转,令人恍若置身洪荒之境。</p> 初入奇沟 <p class="ql-block">“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这是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诗句。当我初入月牙沟,便觉此言极是。沟口狭窄,仅容一人通过,两侧紫红色砂岩高耸,似要将人吞噬。阳光只能从狭窄顶部透入,形成一道道光柱,宛如梦幻之境。周围的一切都那么新奇,我怀揣着好奇与期待,踏上这未知的探秘之旅。</p> 地貌之奇 <p class="ql-block">“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的这句诗,用在月牙沟的地貌上再合适不过。这里的地貌形成于亿万年前,地壳运动与山洪冲刷造就了独特的白垩纪砂岩地质。顶部狭窄如月牙,底部开阔呈穹庐式结构。紫红色的岩壁上,绿苔、黑色腐殖质及白黄色泥膜相互交织,在阳光照射下,色彩斑斓,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p> 色彩之妙 <p class="ql-block">“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里描绘的色彩之美,在月牙沟也能寻到踪迹。月牙沟的独特之处在于其罕见的蓝黄红橙交织色彩,宛如火焰凝固于石壁之上。行走在狭窄通道中,两侧岩壁渐次收拢,头顶一线天光随脚步流转,时明时暗。色彩在光影变幻中流动不息——深红如血,橙黄似焰,偶见幽蓝如夜隐现其间,令人恍若穿行于梦境。</p> 象形之趣 <p class="ql-block">当我抬头,峡谷顶端那一线天光让我怔然,崖沿植被似兔如鸟,“补天石”“月牙铲”等象形岩层,“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杜甫《望岳》的这句诗,让我在看到沟内象形岩层时感触颇深,像精心雕琢的艺术品。它们形态各异,栩栩如生,让人浮想联翩。我在这些象形岩层间穿梭,仿佛置身于一个奇幻的世界,每一处都充满了惊喜与乐趣。</p> 溪流之韵 <p class="ql-block">我沿着溪流漫步,感受着这份宁静与惬意。“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杨万里《小池》中的诗句,描绘出了月牙沟内溪流的宁静与柔美。底部的溪流潺潺流淌,清澈见底,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点点银光。溪水顺着地势蜿蜒前行,发出悦耳的声响,仿佛是大自然演奏的美妙乐章。</p> 光影之魅 <p class="ql-block">继续往前走,狭窄沟顶透入阳光,形成如波浪纹理般的动态光影,随时间舞动,宛如神秘光影秀。月牙沟内的光影奇观。使我想起林逋“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这句诗,让我想起张掖丹霞地貌,多色层叠,是中国最美七大丹霞地貌之一。其独特光影效果登上《中国国家地理》封面,引得无数摄影爱好者纷至沓来,真是大自然的绝妙馈赠。</p> 感悟之深 <p class="ql-block">“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的这句诗,让我在此次月牙谷之旅中有了深刻的感悟。通过这次游历,我不仅领略了大自然的壮丽与神奇,还学到了许多关于地质学、生态学的知识。在这美丽的自然景观中,我感受到了生命的渺小与伟大,也明白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这次探秘之旅,将永远铭刻在我的心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