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孔子对于礼乐的理解是:安定上层,治理社会,礼是最好的措施。而改变风俗习惯,乐是最好的办法。所以礼乐制度是为了国家治理而设立的,儒家的基本思路是改变现有的风俗习惯来适应管理制度,就是用乐来支撑礼。把这个基本思路发扬广大,就有了行天理、灭人欲的结果。人类的所有欲望都是不对的,都要适应管理的要求。克己复礼变成了灭己合理,本来的克制变成了消灭,这其实是对孔子思想的误解,孔子讲的是个人的修为,是自愿的方式。而后世特别是宋代理学讲的是消灭个人的任何欲望,是法律,是惩戒。这就是宋代歪曲了的儒学给社会带来的灾害。那么,新文化运动的反孔并非反对乘传了五千年的文化传统,而是反对被理学推向反动的伪儒学、压迫的专制体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