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从脑到心的距离到底多远?这不是知识和讲道理能到达的地方,一切源于你带着勇气、坚韧和毅力去经历方可到达。</p><p class="ql-block">【我以为】三十岁时,我以为“知道”就是“做到”,脑里装着无数道理,便觉得心会自然跟上。每天“茫、盲、忙”,意识聚焦在<span style="font-size:18px;">用外在获得的物质,被认同、鲜花掌声,获取权利和名誉等,一切向外求占据生命时空。</span>直到我46岁母亲去世的那年,看似无法面对失去母亲的伤痛,实则是因为注意力失衡而导致<span style="font-size:18px;">情感家庭被入侵“掠夺”,身体健康问题百出、</span>患了严重的抑郁症而不自知。好在无法承受的失去让我从此走上了爱的觉醒道路。也因此从一个幼教守望者蜕变成身心灵导师,创办了基础课程【爱的觉醒创造幸福伴侣】【21天涅槃重生内在体系构建】</p> <p class="ql-block">践行爱的觉醒生活方式直至今日乐此不疲。教学相长、本愿渡众生、反被众生渡。也深刻体悟到从脑到心的距离到底有多远!</p><p class="ql-block">在无数次“七天创造幸福伴侣”课程上,遇见太多太多学员分享,懂所有沟通技巧,却还是忍不住对父母、伴侣、孩子发脾气”,好像是一种习惯(实质上就是不被看见):因此,我认为从脑到心的距离,从来不是知识的灌输,而是跨越认知与感受的漫长跋涉,只有带着觉察去经历。</p> <p class="ql-block">大脑总爱用逻辑丈量世界,用“应该”框定生活。比如:我们在课堂上记下“倾听四要素”“表达要和善而坚定”的准则,脑里清晰明了“伴侣需要亦爱亦尊重”“自我需要接纳”的道理,可真到生活里,一句不中听的话、一个不合预期的举动,还是会触发本能的反驳与指责。该发火还是发火,不该毁灭还是要毁灭。</p><p class="ql-block">由此,诞生了21天涅槃重生内在系统构建的课程,严格说是爱的觉醒生活方式,是从知道方可做到,做到方可得到,得到方可成为的旅程。大部分的人在第一个阶段就被大脑劝退啦!比如:脑里知道“被伤害是一种误会”,心却还在旧伤疤里隐隐作痛;脑里规划了无数“自我成长的路径”,心却被恐惧与犹豫绊住脚步。大脑是理性的地图绘制者,心却是感性的践行者,地图再清晰,也抵不过脚下的荆棘与内心的摇摆。</p><p class="ql-block">这段距离,藏在“知道”与“做到”的缝隙里,也躲在“向外求索”与“向内看见”的转折中。课程里,我们分组练习“向内探索”:有人脑里一直认为“伴侣不够关心自己”,直到在同伴的陪伴下回溯过往,才看见心底真正的渴望是“被重视”;有人脑里执着于“必须做到完美”,向内探索后才发现,那是童年时“只有优秀才被爱”的执念在作祟。大脑习惯用标签定义问题,心却需要通过感受触碰本质。从脑到心,是卸下逻辑的铠甲,允许自己脆弱、允许自己迷茫,允许自己本来的模样,只有在接纳真实感受的过程中,让道理真正扎根。</p><p class="ql-block">相互疗愈,是缩短这段距离的温柔桥梁。课堂上,有人分享自己“明明想靠近孩子,脑里却总冒出‘要严格管教’的声音”,立刻有同伴回应“我也是,理智告诉我要包容,心却忍不住焦虑”。没有评判,只有“我懂你”的共鸣。我们在众多疗愈工具使用中,放下大脑预设的“正确话术”,用真心链接、真感情就是好文章、心心相印;在“过往和解”环节,不再用大脑的“应该原谅”强迫自己,而是跟着心的节奏,慢慢与过去的遗憾握手言和。那些热泪盈眶的瞬间,那些彼此陪伴的温暖,让大脑里的道理有了温度,让心与脑慢慢同频。</p><p class="ql-block">每次21天的课程落幕时,听着每个人的分享可以融化所有付出的辛劳。曾经“懂技巧却不会爱”的大姐笑着说:“原来不是道理没用,是我没让心跟上脑的脚步。”是啊,从脑到心的距离,从来不是遥不可及的天涯,而是愿意停下脚步,倾听内心的声音;是放下评判与焦虑,接纳不完美的自己;是在彼此的陪伴中,让理性的认知与感性的感受相拥。</p><p class="ql-block">这段距离,或许需要用耐心丈量,用勇气跨越,用爱滋养。但当有一天,大脑的道理不再是束缚,而是心的铠甲;当认知的光芒照亮内心的角落,当“知道”自然化作“做到”,我们会发现:从脑到心的距离,不过是一场与自己和解的旅程。而这场旅程里,每一次向内探索的勇气,每一次相互陪伴的温暖,都在让这段距离慢慢缩短,直到脑与心融为一体,让爱与幸福,成为生活最本真的模样。</p><p class="ql-block">感恩爱的觉醒生活方式的践行者们,我们是一生的同学、生活中的闺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