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福的高铁梦&七祖行思出家故里&武功山下源头/原创/刘谷庭转载中国评论网首席评论员王琎

美友2791965顾客集

<p class="ql-block">安福的高铁梦&七祖行思出家故里&武功山下源头/原创/刘谷庭转载中国评论网首席评论员王琎</p><p class="ql-block">2024年7月18日 </p><p class="ql-block">江西</p><p class="ql-block"> 安福有三梦,一言高铁梦,一言武功梦,一言福䘵梦。本篇先讲讲高铁梦,安福的高铁梦往大一点说或者是安福的交通梦,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安福细伢子,至今还是不甚明白为什么二千多年前秦始设郡县,竟然在今天的安福境内设了安成、安平两个县治,更为奇特的是安成(县治大致在现在的严田隶属长沙郡),而安平(县治大致在现在的枫田隶属九江郡后改为隶属豫章郡),现在的安福县域照我们今天说竟是由两个省分而治之,两个县治离郡所在地都十分遥远。但安成、安平两县治实际上离的很近,且之间没有重山巨水的阻隔,这种状态直至隋唐设置安福县(隶属吉州)复为结束。本应交往十分方便的两地,因为县治的设置而被人为的割裂开来。这是一段史话,可能安福的交通一向不是太好。 在京九线未开通时,安福县、永新县是吉安市最先通火车的地方,当时安福、永新铁路的人气,连吉安都比不上的。1970年开始兴建的浙赣铁路支线——分文铁路(原名井冈山铁路),北起分宜站,穿越安福县内的赤谷、山庄、连村、江南、寮塘、甘洛、洲湖、金田、石溪、洋门等10个乡镇,南伸到永新县文竹镇,全长158.45千米。主要部分在安福县,跨经安福县境内64.96千米。设分宜、栗木、松山、大光山、安福、太平、洲湖、金田、厚溪、永新、文竹11个停靠站。原计划北起浙赣线分宜站,然后直达中国第一个革命根据地——井冈山。以达到当年决策者的“井冈山道路通天下,革命事业代代传”政治目标。由于当时处于“文革”时期,修建铁路没有进行详细的论证与规划,没有考虑到沿线的经济发展,加之技术、地理环境、财力等制约,铁路最终没有修上井冈山,也没有连接湖南、江西两地,成为一条断头路。该线路已于2003年停办客运业务,目前线路路基还在,并时而有机车通过,有一定的利用价值。</p><p class="ql-block"> 目前的安福有铁路但没有实际运营的铁路,更没有高铁。江西省还有安义县、武宁县、修水县、上犹县、崇义县、安远县、全南县、宁都县、寻乌县、石城县、永丰县、遂川县、奉新县、万载县、靖安县、黎川县、宜黄县、金溪县、广昌县、余干县,共20个县未通铁路,这些地区的铁路发展较为滞后。如下图所示: 各地都在抢抓机遇,江西规划或正实施的高铁包括昌景黄铁路、‌昌九客专、‌长赣高铁、‌瑞梅铁路、‌温武吉铁路、‌安庆至景德镇铁路,‌以及衡茶吉铁路扩能改造、‌皖赣铁路扩能改造。许多没有铁路的县市有了一圆高铁梦的可能,江西要打造“六纵六横”的铁路综合运输大通道。 安福唯一可能参与的咸宜吉铁路。咸宜吉铁路规划已纳入《江西省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16-2030年)》和《吉安市铁路发展规划(2017-2030年)》中的远期规划项目,研究线路起于湖北咸宁站,经宜春,终于吉安西站,线路全长约367.14公里。该铁路等级为Ⅰ级;正线数目:速度目标值为250km/h及以上。本项目估算总额为452.6亿元,建议“十四五”期间开工建设,2030年前建成。</p><p class="ql-block"> 规划研究线路自武咸城际咸宁南引出,上跨咸通、杭瑞高速后至通山,在通山西侧设通山站,出站后线路继续南行至修水设修水站,出站后上跨规划常岳九铁路至铜鼓,在铜鼓东北侧S40附近设铜鼓站,出站后线路上跨在建的蒙华铁路,之后线路从三十把和大围山两省级风景区中间空隙穿过至万载,在万载东侧设万载站,出站后线路沿S381至宜春,在既有宜春站附近上跨沪昆客专、沪昆铁路后设本线宜春站,出站后线路折向东南从武功山景区和仙女湖景区之间穿过后沿分文铁路至安福,在安福东侧设安福东站,出站后线路折向西南,沿分文铁路至永新,在永新西北侧新建永新站,永新至井冈山段利用长赣铁路,安福至吉安段利用新余至吉安城际铁路。</p><p class="ql-block"> 新建咸宜吉铁路途经湖北、江西两省,串联咸宁、通山、修水、铜鼓、万载、宜春、安福、永新、井冈山、吉安等十县市。咸宁至永新段新建线路长度约367.1km,其中经由吉安市安福县、永新县,吉安境内建设里程约92.1km。 因此安福有圆高铁梦的可能,但是由于安福既不处在全国“八纵八横”高铁主线上,仅仅作为江西“六纵六横”的补允,其作用将大打折扣,经济的带动功能有限。安福的交通自古以来不爽,可能与其所处位置息息相关,既不通江达海,又不沿江沿边,再则与中心城市相距遥远,还不在中心城市与中心城市的连接线上。如此一来,安福的高铁梦,安福的交通梦还要做下去。</p> <p class="ql-block">本文的作者刘谷庭,男,汉族,1963年8月出生,江西安福县彭坊乡人,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历史专业,硕士研究生学历,高级经济师。曾任江西省证监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浙江证监局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刘谷庭的夫人刘蓓在横龙镇井溪自然村度过童年、少年时代,现为南昌大学副教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