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2025年9月22日下午,我们走上密歇根大街桥( Michigan Avenue Bridge)也称为杜萨布尔桥( Dusable Bridge)观光。杜萨布尔是芝加哥最早的外来移民定居者,此桥的命名有纪念开拓者之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大桥四周高楼密集,箭牌大厦、芝加哥论坛大厦左右对立,但无憋蹙压抑之感;西班牙哥特式风格、古典风格、文艺复兴风格,现代派风格随处可见,虽风格各异,却有相得益彰之意。桥南端连续拥有芝加哥艺术博物馆、千禧公园等著名地标的南密歇根路,桥北端是壮丽一英里商业街,所以,这座桥梁就成为芝加哥市的重要交通枢纽,这座桥也可以说是世界上罕见的城市桥梁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向东望去,芝加哥河泊着各种游轮,一艘大型游轮满载游客缓缓向西驶来,又一艘绿色的快艇飞驶而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水天一色的东方有一架湖岸大道桥架在两岸,据说桥下的水是芝加哥河和密歇根湖的交汇处。那么,芝加哥河水向东流了吗?我们对此很感兴趣,于是走下南桥头堡来到芝加哥南河滨走道。</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芝加哥最富活力的公共空间之一——芝加哥河滨步道(Chicago Riverwalk) 的起点。这条步道沿着芝加哥河延伸,串联起餐饮、休闲和观光活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靠着南河滨步道的铁栏杆看着一艘艘船儿在碧波荡漾的河面穿来穿去。芝加哥河全长251公里,贯穿整个芝加哥市区。几乎每条南北向的街道每隔160步,就有一座钢化大桥直接穿过芝加哥河。这些大桥非常古老,基本上是1900年左右建造的,在芝加哥河航运繁忙的时候,这些钢化大桥是可开合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河南岸放置了一座历史纪念物——"二战时期潜艇水密舱壁"的模型。这座纪念物是为所有美国海军潜艇人员而设立的。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之后,在威斯康星州马尼托瓦克建造的28艘潜艇在前往战场的途中进入芝加哥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扇门是从USS Trout(SS-566)上抢救下来的。出于安全考虑,这扇门已无法使用,但游客仍可以通过这扇门穿过"舱壁"。体验一种"恍然大悟"的时刻,将过去与现在联系起来,透过门洞看到湖岸大道桥的景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那么,芝加哥河的源头在哪儿呢?据考证,芝加哥河系统主要由三条分支组成:北分支是最长的一条分支,其源头可以追溯到芝加哥北郊的森林湖/弗农山地区附近的湿地;南分支的源头在芝加哥西南郊的湿地和溪流,靠近芝加哥航道;主分支历史上是南、北分支在芝加哥市中心汇合后形成的河段。</span></p> <p class="ql-block">🔺 主分支:历史上是南、北分支在芝加哥市中心汇合后形成的河段。</p> <p class="ql-block">🔺流经中国城18街</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00年以前,在自然状态下,芝加哥河向东流入密歇根湖。现今远离密歇根湖,向西倒流,最终汇入密西西比河水系。</span></p> <p class="ql-block">🔺1900年以前芝加哥河水流入密歇根湖</p> <p class="ql-block">🔺现今汇入密西西比河水系</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为什么芝加哥河要改流向呢?这是一个关于芝加哥河非常经典且重要的问题。它的源头和流向在历史上发生过巨大的人为改变,这也是芝加哥河最独特的地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19世纪,随着芝加哥城市的快速发展,生活和工业污水直接排入芝加哥河,然后流入密歇根湖。而密歇根湖正是芝加哥的饮用水源。这导致了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如霍乱和伤寒的爆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当时的芝加哥河流速缓慢,几乎是一潭死水,污水无法有效稀释和排走,在夏天甚至会发酵产生甲烷气泡,被称为“气泡河”,恶臭熏天,严重影响了城市环境和居民健康。1900年之后,为了解决污水污染饮用水源的问题,芝加哥进行了一项被誉为世界级工程的壮举——逆转芝加哥河的流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面对这场公共卫生灾难,工程师们发现,芝加哥市西高东低,而西南方向的伊利诺伊河水位低于芝加哥河。他们决定通过挖掘运河,利用这一自然地势差,让河水自然地向西南改道。他们提出了一个大胆到近乎疯狂的计划:改变芝加哥河的流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核心工程:他们挖掘并加深了芝加哥卫生与航运运河,将芝加哥河与德斯普兰斯河连接起来。芝加哥卫生与航运运河于1892年破土动工。他们进行了精确的坡度计算,最终确定的坡度为每英里下降0.26米,以确保水流能平稳地反向流动。德斯普兰斯河是伊利诺伊河的支流,而伊利诺伊河最终汇入密西西比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利用水闸控制:通过建造一系列水闸,他们人为地抬高了密歇根湖的水位(相对于运河),使得芝加哥河的水不再向东流入湖泊,而是被迫向西,沿着新开挖的运河,一路流向密西西比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成就:这个工程于1900年通水,被誉为公共卫生和工程学上的一个奇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芝加哥河流向的逆转是一项基于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并通过精密工程设计实现的伟大工程。这项工程本身,以及如今已成为城市休闲绿带的芝加哥河滨步道,就是它最好的丰碑。</span></p> <p class="ql-block">🔺视频:河湖交汇处见证了历史丰碑</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河湖交汇处,还能看到一座具有纪念意义的百年喷泉(Centennial Fountain),它建于1999年,旨在庆祝芝加哥水处理系统建成一百周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20世纪初,人们对跨流域污染的环保意识还很薄弱。当时的核心矛盾是“本地饮用水安全”与“下游河流污染”。芝加哥选择了前者。不可否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密西西比河确实成为了新的受污染水体。直到后来,随着环保运动的兴起和《清洁水法》的出台,芝加哥才开始建设大型污水处理厂,对排入运河的污水进行处理,大大减轻了对密西西比河流域的污染负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经过河湖交汇处的湖岸大道桥,我们穿过一条通道来到密歇根湖畔的海军码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海军码头的南面立了一块纪念碑,这是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ASCE)为表彰芝加哥河改道的那套系统而设立的。它在2001年9月19日被指定为"土木工程历史古迹",碑文称赞其为"塑造20世纪社会生活质量的杰出范例"。它就像是这段传奇历史的一个官方认证和缩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逆转芝加哥河工程在土木工程史上具有里程碑地位和重要影响与意义。它成功地将城市的污水引离了密歇根湖,极大地改善了公共卫生,是芝加哥得以发展成为现代大都市的关键。同时,这条人工水道将五大湖水系与密西西比河水系连接起来,形成了从墨西哥湾直达大西洋的内陆航运大动脉,对美国中部的经济至关重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芝加哥河的“逆天改道”,是一个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为了解决自身迫在眉睫的生存危机(饮用水污染和瘟疫),而采取的“两害相权取其轻”的工程壮举。它以“以邻为壑”的方式,将污染输出到密西西比河流域,保全了密歇根湖和芝加哥自己,但在实施时也曾引起了著名的诉讼:密苏里州将伊利诺伊州告上了美国最高法院,但最终芝加哥赢得了官司,工程得以继续。这背后有复杂的政治、经济和技术考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个案例至今仍是工程伦理、城市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复杂关系的经典教材。它展示了人类改造自然的巨大能力,同时也警示我们,这种改造往往会带来深远且意想不到的后果。</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