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魔鬼城恐龙谷之探

龙人

<p class="ql-block">美篇昵称:龙 人</p><p class="ql-block">美 篇 号:1473420</p><p class="ql-block">新疆魔鬼城是以雅丹地貌为核心的国家AAAAA级自然景观景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乌尔禾。景区总面积260平方千米,雅丹地貌核心区约22平方千米,海拔约350米。其地层属白垩系湖相沉积,在长期风蚀及间歇性水蚀作用下,形成了垄岗、堡丘、土柱等雅丹地貌。因大风穿过岩丘时发出类似“鬼哭狼嚎”的声响,被称为“魔鬼城”。被《中国国家地理》评为“中国最美三大雅丹”第一名,是国家5A级景区。也曾作为《卧虎藏龙》《七剑下天山》等影视剧的取景地。</p> <p class="ql-block">在当地蒙古族和哈萨克族语言中,魔鬼城有类似“苏鲁木哈克”“沙依坦克尔西”等名称,意为“鬼山”。因这里常年大风呼啸,声音恐怖,且地貌诡异、荒无人烟,故被称为魔鬼城。</p> <p class="ql-block">我们随北疆品质游旅行团来到国家AAAAA旅游景点“魔鬼城”,我们的旅游大巴停在景点门外的停车场。</p> <p class="ql-block">进入乌尔禾魔鬼城首先看到的是“特色文化走廊”,它是景区的文化展示类设施之一。入口以“枯树拱洞”为造型,契合戈壁荒漠的自然氛围。它是景区的室内展示空间,是景区串联自然景观与文化科普的节点,游客可通过该走廊了解魔鬼城的地质、历史背景,补充游览中的文化体验。</p> <p class="ql-block">为了保护景区内环境,外来所有车辆不得入内,进入景区后必须换乘景区内电瓶车并按指定的路线绕一圈。电瓶车在景区内单向循环行驶,转一圈大约需要一个小时,游客可以在沿途这5个站点自由上下车。</p> <p class="ql-block">景观车沿景区指定的环线行驶,我们在车上欣赏沿途景观。导游说这里景区特色主要是雅丹地貌景观,形态多为多层台阶状,有“孔雀迎宾”,“海狮望月”,“狮身人面像”“孔雀迎宾”等<span style="font-size:18px;">20余处象形景观,栩栩如生</span>,均是依据风蚀后的岩体形态赋予的趣味名称。</p> <p class="ql-block">这个象形景观被称为“魔鬼城情人街”或“双面人”(也被叫“魔鬼夫妻”)。该雅丹因同一岩体不同方向看过去可呈现出两张不同的人脸形态(一似男性、一似女性)而得名,是景区的标志性象形景点之一,听说其形象也被用作景区门票的设计元素。不过,由于雅丹地貌“横看成岭侧成峰”,从不同角度观看会有不同的想象,所以它还也有一些其他的称呼,比如“相依为命”、“双塔峰”等。</p> <p class="ql-block">这个被称“定海神针”的土山以高耸纤细的独立土柱为特征,顶部略有收窄或圆润,因形态像传说中镇海的神针而得名,是风蚀作用下残留的坚硬岩层柱体,和大同土林的“擎天柱”在地貌材质(砂岩为主)、环境(戈壁风蚀区)上更契合。</p> <p class="ql-block">导游指着窗外的土丘说,这个顶部圆润高耸,形态类似佛塔或埃及金字塔,因此被景区命名为“佛塔”(部分游客也会称为“金字塔”)。</p> <p class="ql-block">这是魔鬼城观光车的第二站(也被称为“骆驼园”站)是骆驼骑行的专属站点,同时会搭配欣赏狮身人面像等象形景观。</p> <p class="ql-block">这个景观是乌尔禾世界魔鬼城的“大地之手”装置艺术,是景区近年新增的网红打卡点。它以巨型手掌造型为主体,掌心设置观景平台,游客可登上掌心俯瞰雅丹地貌。属于景区结合自然地貌打造的“沉浸式打卡景观”,并非天然雅丹,而是人工艺术装置。</p> <p class="ql-block">“狮身人面像”是景区标志性的象形雅丹景点之一。该雅丹岩体经风蚀后,形态呈现出类似古埃及狮身人面像的轮廓(面部轮廓、高耸的“头部”造型),因此被景区命名为“狮身人面像”。</p> <p class="ql-block">景区观光小火车的经过第4个停靠点,以电影《卧虎藏龙》取景地为主题。这里还有骆驼商队主题雕塑群。</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魔鬼城景区内景观车第5站的“恐龙谷”站下车。下车即可看到马路对面的“恐龙谷”醒目标识和一个不完整的恐龙化石模型。标识牌包含区域导览图(标注了恐龙雕塑分布、互动项目点位),兼具指引与科普功能。据说该区域依托乌尔禾地区白垩纪恐龙化石发掘的地质背景打造,是景区“雅丹地貌+史前生态”双主题的核心展示区。</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导游说约1.6亿年前的白垩纪时期,这些区域曾是淡水湖泊或沼泽,水草丰茂,适宜恐龙生存。地壳运动后湖泊干涸,恐龙遗骸被沉积物覆盖,经风化侵蚀逐渐暴露。</p><p class="ql-block">干旱气候与风蚀作用使化石得以完整保存。然而乌尔禾恐龙谷的剑龙化石、鄯善的恐龙足迹化石层、奇台的巨型蜥脚类恐龙化石均属世界级发现。</p> <p class="ql-block">魔鬼城地区在白垩纪时期曾是一片湖泊,是乌尔禾剑龙、准噶尔翼龙等古生物的栖息地。20世纪60年代,地质古生物考察队在魔鬼城一带发现了完整的魏氏准噶尔翼龙化石,此后又陆续发现40多处化石,恐龙谷便是基于这些化石遗迹打造而成。</p> <p class="ql-block">这是“恐龙谷”区域的剑龙雕塑,是景区结合地质背景打造的体验景观。乌尔禾地区曾是恐龙栖息地,岩层中发现过恐龙化石,因此景区在“恐龙谷”站设置了多种恐龙雕塑(含剑龙、三角龙等)。</p> <p class="ql-block">在“恐龙谷”区域的三角龙雕塑,也是该区域的代表性体验景观之一。三角龙是乌尔禾地区出土化石对应的恐龙物种之一,景区通过1:1复原雕塑还原其形态,搭配科普标识牌,兼具观赏性与科普性;该雕塑属于“动态/互动式模型”(部分同类雕塑可模拟发声、动作),是景区增强游客体验感的设计。在这个恐龙谷站点核心区域,与剑龙、霸王龙等雕塑共同构成“古生物主题体验区”,呼应乌尔禾“恐龙故乡”的地质背景。</p> <p class="ql-block">这是乌尔禾魔鬼城“恐龙谷”区域的霸王龙雕塑,是该区域的核心标志性景观之一。该雕塑以霸王龙(乌尔禾地区古生物化石对应的肉食性恐龙代表)为原型,采用“拱门式”造型(恐龙躯体跨越步道),兼具观赏性与互动性,是游客拍照打卡的热门点位。</p> <p class="ql-block">恐龙谷内有众多逼真的恐龙复原标本模型,有的站在悬崖上,有的趴在峭壁上,生动地再现了恐龙的生存环境 。从入口广场左侧依次为恐龙诞生、慈母呵护、危险袭来、艰辛历程、恐龙争霸、和谐家园6座雕塑作品,完整呈现了恐龙从诞生、兴旺至灭绝的过程 。</p> <p class="ql-block">这是霸王龙与三角龙互动造型雕塑,也是该区域的网红打卡核心景观之一。造型还原了肉食性恐龙(霸王龙)与植食性恐龙(三角龙)的对峙场景,通过“霸王龙咬合三角龙颈盾”的动态姿态,增强了场景的故事性与视觉冲击力。采用“步道穿越式”布局,游客可从雕塑下方的步道穿行,沉浸式体验古生物生存竞争的氛围。其互动式造型既契合乌尔禾的古生物化石背景,也满足了游客“沉浸式打卡”的需求。</p> <p class="ql-block">恐龙蛋雕塑含完整恐龙蛋模型与破裂的蛋壳造型,还原了恐龙孵化的场景,搭配后方的恐龙骨骼模型,强化“古生物繁衍栖息地”的氛围,游客可近距离观察模型细节,直观了解恐龙蛋的形态特征。在乌尔禾地区曾出土恐龙蛋化石,该景观是对当地古生物繁衍遗迹的艺术化还原,兼具观赏性与科普价值。</p> <p class="ql-block">恐龙谷游玩结束我们又回到了恐龙谷景区电瓶车候车站。这里是也是景区的特色休息区,其设计风格与魔鬼城的雅丹地貌(土丘、风蚀岩层)相融合,呈现出自然粗犷的质感。我们在这里休息等待景观车返回景区大门。</p> <p class="ql-block">坐在复古小火车造型的景观车上驶离恐龙谷,车窗外雅丹的土黄轮廓渐远,恐龙雕塑的轮廓也模糊成戈壁里的剪影。风裹着沙粒轻拍在脸上,像把刚才见过的“狮身人面像”“大地之手”都揉进了风里。那些被岁月雕出的棱线、被阳光晒暖的土坡,还有驼铃的余响,都成了戈壁里没说尽的故事——风蚀的不只是岩层,也是一趟把苍茫装进口袋的旅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