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日子和好日子

潜龙勿用(拒私聊)

<p class="ql-block">我读《易经》,感悟到的就是它的博大精深,感叹我们的老祖宗真的很有智慧。“一阴一阳之谓道”这句话就是来自《易经》,阴阳就是一个事物的两个面,它们是不可分离的。一个硬币有正面也有反面,它们能分离吗?</p><p class="ql-block">“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日子不好过的时候,就要穷则思变,就要努力改变现状,等以后时来运转了,好日子就来了。日子好过的时候,如果不珍惜,任性挥霍,甚至乱发脾气,个性张扬跋扈,仗势欺人,以自我为中心,只顾自己,不顾他人,不知道同情可怜的人,等以后时乖命蹇的时候,或者等以后年纪大了,体弱多病了,头脑糊涂了,被子女嫌弃了,你的苦日子就来了。</p><p class="ql-block">所以日子好过不一定是好事,日子不好过也未必就是坏事。就像是“久病成良医”,病了本来不是好事,但是因为病了他才知道保养。他知道吃饭只吃七分饱,甚至只吃三分饱;知道冷了要添衣服,热了要吹电风扇;知道晚上早点睡,早上早点起;他的日子会过得非常有规律,非常悠闲;他的性情也会变得相对温和,对可怜的人也更有同情心。这样的人虽然被疾病缠身,如果注意保养,他还能活很多年,他就能带病延年。如果他同时还行善积德,日后还能得到很大的福报。</p><p class="ql-block">而有些人从来不得病,但是只要一得病就得大病,得重病,就躺在床上一病不起了。就是因为他们平时自我感觉良好,不注意保养,又抽烟又喝酒;饮食不节制,男欢女爱不节制;晚上不按时睡觉,早上不按时起床;因为身体好,他们个性也特别张扬,特别令人讨厌。所以不病则已,一病就是大病,就是重病,就是治不好的病,最后一命呜呼,令人惋惜。</p><p class="ql-block">“祸福相依”是一阴一阳之谓道,苦日子和好日子也是“一阴一阳之谓道”。好日子是在苦日子里努力奋斗得来的,苦日子是在好日子里不知珍惜,任性挥霍招致的。</p><p class="ql-block">所谓“趋吉避凶”,很多人认为日子好过的时候都是吉利的,日子不好过的时候都是凶险的,其实没有这么回事。日子好过的时候没有吉,日子不好过的时候也没有凶,所谓吉和凶都是人的观念造成的。所以很多人都喜欢过好日子,不喜欢过苦日子。</p><p class="ql-block">当我们明白了“福祸相依”的道理,我们也就不怕过苦日子了,反过来对好日子我们就会产生一种戒备心。因为好日子过久了会使人意志消沉,不思进取,它会软化人的斗志。就像一支军队,如果平时不演习,不训练,养尊处优,没有忧患意识,一旦有外敌入侵,就不要指望他们能打胜仗。</p><p class="ql-block">如果有人打击你,嫉妒你,将你当做对手,说明你做得好。如果没有人将你当做对手,根本就没有人在意你,说明你完全是在混日子。有些事情我们要反过来想,所以真正有本事的人不害怕有人打击和嫉妒他们。现在美国总跟中国斗,就是因为中国做得好,中国有超越它的势头,中国动摇了它的世界霸主地位。中国人的日子好过了,美国人的日子就难过了,如果不是中国高层远见卓识,未雨绸缪,加强了国防建设,这种好日子肯定会招来灾祸,这也是“祸福相依”的原理。国与国之间是这样,人与人之间也是这样。</p><p class="ql-block">所以,苦日子没有凶,好日子也没有吉。苦日子苦到最后就会转化成好日子,好日子好到最后也会转化成苦日子。我们看到有多少家庭由盛而衰,又有多少家庭由穷变富,这样的事儿我们见得还少吗?所以我经常在网上发评论说,女人嫁人千万不要看男人有钱你就嫁,千万不要有拜金思想,你怎么知道他现在有钱将来还是这么有钱?</p><p class="ql-block">所以如果我们意外得到非常巨大的一笔财富,我们一定不要高兴得太早,同样的道理,当我们丢失了一笔财富我们也不要过分难过。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塞翁得马,焉知非祸”,马搞丢了,你怎么知道它不是福?突然有一天,走丢的马又回来了,你又怎么知道它不是祸?得之不喜,失之不忧,这就是塞翁的智慧。</p><p class="ql-block">“失马”和“丢财”,“得马”和“得财”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一个道理。所以我们要超越吉凶,就要站得高看得远,我们就不会被眼前的得失所蒙蔽,我们就不会只想过好日子,而害怕过苦日子。我们要“退一步想,过十年看”,十年以后我们再回过头来看,很多事情是凶是吉都能一目了然了。</p><p class="ql-block">所以好日子没有吉,苦日子也没有凶。我们不要总想着过好日子,也不要总是害怕过苦日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特别声明:本文为作者原创作品,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转发微信朋友圈和微信群不属侵权,允许转发微信朋友圈和微信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