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清晨的阳光洒在河北美术学院南校区的石板路上,我背着相机穿过拱门,抬头便是那几座高耸入云的尖塔。它们像从童话里搬出来的城堡,灰白色的墙体在蓝天映衬下显得格外梦幻。今天是2025年11月1日,我特意选了这个普通的日子来走一遍这所充满奇思妙想的校园。没有节日的喧嚣,只有微风拂过树叶的沙沙声,和远处教学楼里隐约传来的钢琴声。</p> <p class="ql-block">走到主广场时,人渐渐多了起来。一群学生围在中央雕塑前拍短视频,笑声在空旷的石阶间回荡。那座哥特式城堡般的建筑静静矗立,尖顶刺向澄澈的天空,拱门下的阴影里,几个背着画板的同学正低头速写。我忽然觉得,这里不像一所大学,倒像是某个被遗忘在现实边缘的艺术乌托邦——历史与幻想在这里交织,而青春是唯一的通行证。</p> <p class="ql-block">沿着回廊往北走,一座高耸的塔楼出现在视野中央。它的尖顶像是要触到云层,外墙雕刻着繁复的纹样,阳光斜照时,光影在石缝间跳跃。我驻足良久,看几个摄影社的学生架着三脚架调试光圈。他们说,这座塔是学校最早的地标之一,曾出现在无数毕业照的背景里。我按下快门,仿佛也在记录一段正在流动的时光。</p> <p class="ql-block">转角处的钟楼让我停下了脚步。表盘上的指针指向十点一刻,但我觉得时间在这里早已失去了意义。广场上三三两两的学生走过,有人捧着热咖啡小跑,有人坐在长椅上读诗。我倚着栏杆,听见风从塔顶掠过的声音,像一首未完成的奏鸣曲。这座校园,总让人误以为下一秒就会有骑士骑马从拱门下驰出,或是公主推开彩窗探出身来。</p> <p class="ql-block">午后我去了湖边。水面如镜,倒映着远处城堡的轮廓,几片落叶轻轻漂浮,被微风推着缓缓前行。一对情侣坐在岸边写生,女孩的围巾被风吹起一角,男孩笑着伸手帮她按住。我蹲下身,用镜头捕捉那抹跃动的红。湖心的小岛上,一座迷你塔楼静静守望,仿佛守护着所有不愿长大的梦。</p> <p class="ql-block">傍晚时分,我爬上教学楼顶层的观景台。夕阳把整片建筑群染成金色,尖顶像熔金铸成的火焰,直指渐暗的天幕。几辆汽车停在广场边缘,车窗映着余晖,像散落的星子。远处北校区的灯光次第亮起,像是童话镇即将开启夜宴的信号。我忽然明白,为什么有人说这里是“中国的霍格沃茨”——不是因为它像某部电影,而是因为它让每一个走进来的人,都愿意相信魔法的存在。</p> <p class="ql-block">下楼时路过一片开阔地,石墙与玻璃交错的建筑在暮色中透出暖光。游客们仍不愿离去,孩子们在雕塑前追逐嬉闹,父母举着手机不停拍照。我站在人群外静静看着,一位老人牵着小孙女的手,指着塔尖说:“那是画家住的地方。”小女孩用力点头,眼睛亮得像星星。那一刻我忽然鼻尖一酸——原来梦想的种子,有时就藏在这样一句温柔的谎言里。</p> <p class="ql-block">双塔之间的小广场上,一场即兴的音乐表演正在上演。吉他声、笑声、掌声混在一起,惊飞了几只栖在屋檐的鸽子。我靠在柱子边听了一首《平凡之路》,主唱是个戴眼镜的男生,唱到“我曾经失落失望失掉所有方向”时,全场安静了一瞬,随即爆发出更大的共鸣。原来在这座看似梦幻的城堡里,每个人都在认真地活着,认真地追梦,也认真地平凡。</p> <p class="ql-block">夜色彻底降临后,我回到最初的那座城堡前。钟楼的表盘泛着柔和的光,游客少了,校园恢复了它本来的节奏。几个晚归的学生抱着书从图书馆出来,脚步轻快。我坐在台阶上,翻开随身带的本子,写下一行字:“2025年11月1日,我在一座不会醒来的梦里,度过了清醒的一天。”</p>
<p class="ql-block">这座校园,不属于任何既定的风格,它只是大胆地成为了自己——一个让艺术长出翅膀的地方。而我,只是一个幸运的过客,在它呼吸的节奏里,听见了自己内心深处的回响。</p>